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土族作为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他们在长期的农牧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创作了大量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涉及民歌和舞蹈两部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随着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生成发展环境的变化,土族地区部分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处于濒危消亡状态;应采取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不断探寻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传承的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2.
土族是全国56个民族中人数相对较少的民族之一,"班斯纳得那"是土族民间信仰活动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有些土族聚居地,还保有这一古老的文化遗存.几年来,笔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思考,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班斯纳得那"的文化蕴含进行了分析、整理,认为现在的"班斯纳得那"中尽管有其他民族文化的成分,但仍保留了大量古老的土族文化成分,对土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间歌谣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以及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审美情趣。它不仅是一种艺术现象,也是一门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的研究对象。民和土族的民间歌谣也一样,它不仅是民和土族人民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段,更具有社会历史价值。探析土族民间歌谣语言的语言特点,是我们理解和认识这个民族群体必不可少的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1992年9月5日,青海省土族研究会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在西宁正式成立。土族研究会的成立,是土族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它对土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将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土族研究会是由本民族研究人员为主体,包括省内各族各界热心于土族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组成的全省性民间学术团体。  相似文献   

5.
藏汉民族对土族宗教信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族聚居区处在藏文化圈和汉文化圈的结合地带 ,土族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连接地带文化。这种文化在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 ,又大量吸收了藏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土族的宗教信仰深受藏、汉民族的影响 ,藏传佛教、汉族民间信仰和萨满教在土族的信仰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但藏传佛教和汉族民间信仰对不同地区土族的宗教信仰影响程度各有所异。  相似文献   

6.
浅谈土族民俗中的生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族民间祈求生育的风俗所包容的文化内涵 ,反映了土族人民的良好愿望和民俗心理 ,文章对此研究和探讨 ,有益于革新除旧 ,建立新的生育观念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土族自元末明初形成至1949年全国解放,其历史大致可以分成两个时期:(一)封建领主统治时期,时间约为十四世纪中期至1931年,即与土族地区的土司制度相始终;(二)封建地主统治时期,时间约为1931年土司制度废除至1949年全国解放。在封建领主统治时期,土族地区有三种  相似文献   

8.
土族轮子秋运动是土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 ,创造出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运动 ,本文试就从轮子秋起源、变迁、功能及与群众文化关系 ,探讨其民俗价值。  相似文献   

9.
宝卷念卷是明清以来带有信仰特质的民俗宗教活动,土族活态宝卷念卷是最近发现的唯一现存的少数民族宝卷念卷。这一民间说唱与民俗宗教文化是土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土族宝卷中《佛说大明六字真言嘛呢经》是土族宝卷中历史最早,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部宝卷。这部宝卷保留了民间教派宗教的思想内核,但受当地浓厚的藏传佛教的影响,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梳理土族民间叙事诗所塑造的各种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分析其所体现的独特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探究从中反映出的土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樊晓丹 《西部蒙古论坛》2020,(1):99-106,128
近年来,由于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庄村在经济生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经济生活变化引起的小庄村土族语言使用现状的改变,至今还无人进行专门的实地调查研究。因此,本文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依据实地调研资料,对小庄村土族语言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详细客观的描写,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了当地土族语言掌握的整体情况。并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了当地土族语言的使用状况,以及他们的语言态度,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日本学术界对我国甘青地区土族语言文化的研究情况。他们主要研究了土族语言的不同方言,土族格赛尔及其词汇,正字法;土族语言能够维持的社会原因;民间故事类型,民族服饰等。  相似文献   

13.
河湟两岸的撒拉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针对其音乐文化的研究则显不足。本文以撒拉族音乐文化为视角,探讨河湟地区民族音乐所表现出的地域性、民族性、融合性、多元性等特征,总结出该地区音乐文化的某些独特魅力和艺术特色,从而展现其珍贵的艺术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定民族的服饰能准确传达出这一民族文化体系的特征。本文以土族服饰图案为研究对象,以现象社会学中的行为意义理论为视角,通过对土族服饰图案所表达的象征意义的梳理,探索土族在民族过程中的具体社会事实。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全球最大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国家图书馆图书"中文及特藏数据库"中,收集1986~2005年间有关"土族"和"撒拉族"研究的文献,进行研究主题、主要发文期刊、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四方面统计分析,试以文献资源为依据来看我国近二十年来的"土族"和"撒拉族"研究。  相似文献   

16.
Nationalism in Western art music has long been a source of intense controversy. Scholars have struggled to provide an adequate definition of the phenomenon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success; principally because it has always been assumed that the national in music must include purely musical elements in its definition. This assumption has led to often grossly inadequate ideas about how nationalism in music is created by a composer and perceived by a listener. A brief review and reassessment of traditional attempts to define nationalism in music may shed new light on the aesthetic realties of the national in music.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和多族群的统一国家,族群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亦是其显著特点。以世居西北的少数民族——土族为个案,可从历史人类学的视野对历史脉络中的国家观与国家认同意识变迁进行研究和阐述,借以考察少数族群的历史记忆和国家认同观的建构历程,透视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民族关系的现实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杨永红 《西藏研究》2007,1(4):53-58
吐蕃军事研究是吐蕃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吐蕃军事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作者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叙述了吐蕃军事发展的特点,重点阐释吐蕃军队的组织、作战、受佛教影响等内容,提出了吐蕃军事发展的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的时代,文化发展应该加强民族化、本土化。蒙古族音乐资源丰厚,这是发展民族声乐的基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