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唯美主义视角下王尔德童话中主人公的苦难.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王尔德在童话的写作过程中注入了唯美主义的意图.相对传统童话,王尔德笔下主人公所经受的苦难是异乎寻常的,王尔德童话中没有传统的反面角色,主人公的苦难都是自身引起的.这两个特点都反映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作为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为艺术而艺术"是王尔德唯美主义艺术观的精髓,他运用多种体裁的创作实践着自己的艺术主张。本文着重从不被人们重视的王尔德童话作品《夜莺与玫瑰》的分析中,探究他的唯美主义的特征,认为在这篇童话作品中,王尔德通过虚构的故事和幻想的形象,充分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讴歌和假、丑、恶的鞭挞。同时,也将唯美主义的艺术观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王尔德的喜剧置于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从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的特点以及消费文化对王尔德喜剧创作的影响两个方面,论述王尔德喜剧创作与唯美主义的矛盾,揭示了王尔德喜剧创作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4.
王尔德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作家、唯美主义流派的中坚。他奇才敏思、锦心秀口,文章刻意求工、天衣无缝。他的童话感人至深、美不胜收,"在英文中找不出能够跟它们相比的童话"。我们不妨打个比喻:如果说安徒生的童话是清澈小溪的话,那么王尔德的童话就是碧绿深潭,凝重深邃、意蕴无穷。取得这样的审美效果,与作家的唯美主义理论密不可分,它不仅影响到童话的形式,而且制约着童话的内容。王尔德不仅以艺术的观点进行创作,追求形式的完美,而且在用艺术的精神探讨生命现象:赞美浇灌美丽的生命之花的涓涓爱流,抨击玷污、毁灭它的恶德败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王尔德自身的因素,以及圣经原型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主人公莎乐美的塑造,从而进一步理解王尔德所提倡的唯美主义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   

6.
消费文化下的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的矛盾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彬 《理论界》2006,9(9):162-163
王尔德作为19世纪末唯美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在他的文艺理论、作品和他的生活中体现出明显的矛盾性特点。本文分析了在19世纪末的维多利亚时代崛起的商品消费文化,探讨了唯美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指出消费文化和唯美主义的相互渗透与平行,说明了王尔德于唯美主义艺术形式的多重镜像中寻求主体认同感以对抗资本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尝试,从而对王尔德的矛盾性及其意义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7.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著名的唯美主义作家代表。他的童话用隐藏在童话外衣下的残酷折射了世间的冷酷和不公。在童话中,他始终贯彻唯关主义理念,对人物景致的刻画美轮美奂,而这唯美的刻画却总是逃脱不了死亡和悲惨的结局。完美的情节和悲惨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这种反差之下读者的心被撕成了碎片;在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中,读者与王尔德的呐喊产生了共鸣,听到了王尔德对于真善美无声的呼唤。  相似文献   

8.
乔国强  陈娴 《江汉论坛》2007,(2):107-110
王尔德通常被认为是一位在创作中宣扬"唯美主义"、在理论上反对现代主义的作家.事实并不尽然,王尔德在"理论"与"实践"中常常有不相一致的地方.他在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秉承了波德莱尔关于"审丑"等理念,实践了现代主义的一些创作精神.本文试从分析比较王尔德与波德莱尔之间的"师承"关系入手,阐述王尔德在<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是如何"玩弄"罪孽的并藉此指出<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9.
作为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奥斯卡·王尔德一生都在贯彻唯美主义思想.其童话作品从文字表达、取材立意和内在精髓上都深刻体现了唯美主义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拉斐尔前派诗歌对唯美主义的开拓:一、拉斐尔前派丰富的诗歌创作为英国唯美主义的发展和兴盛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二、拉斐尔前派通过诗画结合,丰富了唯美主义形式美的表现技巧;三、拉斐尔尔前派"灵肉合致"的思想,丰富了唯美主义对"美"的表现手段.同时,以王尔德作为切入点,论述了拉斐尔前派诗歌对唯美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