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岩 《西藏研究》2001,(2):102-104
继 1 967年的英文版《西藏政治史》(Tibet,A politicalHistory)之后 ,1 976年 ,夏格巴在做了大量增补的基础上 ,于印度出版了同名书的藏文版。目前 ,上述两个版本在国内都已有了中译本 (均为内部版。增补后的译本书名更改为《藏区政治史》 ,此译更为准确 )。出于鼓吹“西藏独立”的需要 ,夏格巴在其书中引用各种藏文档案史料时 ,下了一番增减、删改、歪曲甚至杜撰的功夫。西藏自治区《西藏政治史》评注小组编写的《夏格巴的〈西藏政治史〉与西藏历史的本来面目》(民族出版社 1 996年版。以下简称《评注》)一书 ,对夏…  相似文献   

2.
最近,西藏经济理论界就《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下简称“设想”)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们认为“设想”较好地体现了方向性、原则性,基本的构想也是好的,但作为发展战略的研究显得过于单薄,而且确定度也不够。例如,“设想”中提到,目前西藏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到本世纪末根本上解决温饱,一部分人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这里“温饱”和“小康”的标准是什么?食物构成将达到一个什么水平?人均收入多少?恩格尔系数约多少?因为消费结构的确定,将决定我们战略中对农牧业发展目标的  相似文献   

3.
西藏的本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Bon)这一名称来源于动词“本巴”(Bon-pa),“本巴”一词表示用拼作圣歌的咒语去交通神灵。后来,当“本”(Bon)进入西藏并同西藏佛教接触时,“本”字则承担了佛教“法”(chos)字的全部含义(“法”字的梵文为 dharma)意为“教法”,或“真谛”。从此,“却英”(chos-dbyings;dharmdhātu)这种绝对的领域,“无限潜在的实体”,在本教中则被称作“本英”(Bon-dbyings)。萨迦派的扎巴坚参(grags-pargyal-mtshan,1147—1216)在其所著《王统世系》中根据最古老的文献资料描述本教早期传入西藏的情形时指出,本教或其更早的宗  相似文献   

4.
《明史·辅教王传》、《西番诸卫传》及《野获编》卷30、《广志绎》卷5均记载,明代来京路线,是限定“从四川雅州入”。而对从河州(临夏)、洮州(临潭)来朝贡的,则拒不延接,不予赏赐。足见雅州乃明廷与西藏的交通枢纽。在明代从雅州进出西藏,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一是取黎州经飞越岭入藏;二是取天全六番经罗岩州入藏。前者如《松窗梦语》卷3谓西藏贡使取黎州入京是其证。后者如《明史·大宝法王传》谓武宗朱厚照派宦官刘允入藏,取“天全六番出境”是其证。  相似文献   

5.
托玛斯·曼宁(Thomas Manning)是进入西藏拉萨的第一个英国人。事在1811—1812年。在这以前英国驻印度总督瓦伦·哈斯廷斯(Warren Hastings)曾先后派过两个使者去西藏,但都没有能到达拉萨,即中途折回。因此,在英国人的著作中,曼宁一直被说成是一个非凡的英雄人物。 1904年英国武装入侵西藏的军事头子荣赫鹏(Francis Younghusband),在所著《印度与西藏》一书中关于曼宁的“访问西藏”,有专章叙述,说他是“不可抗拒的英国探险家”;又说“当时恰值吾人与西藏关系最淡”的时候,他“能在1904年远征之前,克奏虏功”。在英国1917年出版的《国民传记词典》中,曼宁有传,说他是  相似文献   

6.
何宗英 《西藏研究》2001,(3):111-116
去年春天,我在《被篡改的历史——评(西藏通史)(汉文版)中的一段译文》(《西藏研究》汉文版2000年第2期,第80、81页)一文中,坦率地指出了《西藏通史》汉译本中存在的个别有违学术规范的倾向性问题,而对汉译本中触目惊心的误译并未一一提及。我在文末提醒读者“汉译《西藏通史》并非原汁原味”,确属扼腕三叹之的论。此文付梓后,知我罪我,自有公评。近闻《西藏通史》汉译修订本可望在不久的将来面世,令我感慨系之:无论汉译第一版出了什么问题,这毕竟是恰白先生领衔主编的《西藏通史》走出藏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Ethnic Group不能作为"民族"的英文对译--与阮西湖先生商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世界民族》1998年第2期刊发了阮西湖先生写的《关于术语“族群”》一文。在文中,阮先生认为ethnicgroup不能翻译为“族群”,“在国外人类学文献中,ethnicgroup一词就是指‘民族’”。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而且,如果这样用下去,约定俗成后,将会造成更多的麻烦,因为ethnicgroup与“民族”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名词或术语。例如,《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ethnic条云:1)ofanational,racialortribalgroupthathasacommonculturaltrad…  相似文献   

8.
赵心愚  徐晨 《民族学刊》2022,13(2):74-80, 140
《有关丽江史地的文献》是法国汉学家爱德华?沙畹1912年发表在国际汉学杂志《通报》(T’oung pao)上的一篇论文,雅克?巴克1913年在莱顿出版的《么些研究》(Les MO-SO)一书将其收入,作为此书的第三部分。《有关丽江史地的文献》第二部分“路线指南”中的“路线A”资料译自清代西藏地方志《西藏图考?程站》,是这篇论文的重要内容。沙畹将这一资料全文翻译并详加注释,说明他在相关研究中重视并充分利用清代西藏地方志资料,也说明沙畹此时有将滇川藏毗邻地区纳入其中国史地研究的兴趣与考虑。  相似文献   

9.
政 治“西藏问题”的由来与出路(美国)沈已尧《中国西藏》2000.1西藏独立是帝国主义侵略西藏的产物——在《百年西藏》出版座会上的讲话阿沛·阿旺晋美《中国西藏》2000.1西方人笔下的西藏农奴制度德吉《中国西藏》2000.1  相似文献   

10.
从“蕃”和“乃”的词源看西藏农业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远古时期的旧石器时代,西藏高原就有了人类的活动。可见,藏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藏语因此也保存了许多古词,本文仅从“蕃”和“乃”字的词源探讨西藏农业起源的一个侧面,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学者。 一、从“蕃”看西藏农业的起源 自古迄今,藏族一直自称蕃(bod)。那么“蕃”这一称谓起源于何时呢? 近代西藏著名的历史学家根敦群培在其所著《白史》中记载:“吾等此处,以最初时在自己语中即呼之为‘蕃吉域’(蕃境)”,在《贤者喜宴》中也可看出“蕃”早在松赞干布前就已  相似文献   

11.
12.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mbers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Ethnology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重构社会控制体系,完善、加强对社会失范行为的社会控制,是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壮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为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构建新的社会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以及国家赋予的自治权和立法权,注重从当前壮族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来制定适合壮族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为当代壮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论锡伯族萨满神歌的心理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历史中 ,锡伯族创造了与自身的生产方式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相适应的萨满教 ,并不断发展丰富 ,萨满教成为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萨满教延续千百年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是治疗疾病 ,保障氏族的生存繁衍。锡伯族萨满治疗患者是在歌、舞、乐三者浑然一体的场景中 ,即在“跳神”场景中进行的。歌、舞、乐三者是古老时代集体创作的产物。在萨满“跳神”过程中 ,他和助手及众人共同吟唱的神歌 ,对患者产生了心理医疗功能。  相似文献   

19.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牧业文明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关于部落的历史。本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尚没有专司史诗演述活动的职业化艺人。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集体记忆时代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呈现出从历史化向传说化和神话化过渡的文类特征,也具有集体记忆所承载的时空要素及其与群体传承的关联性等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20.
才让 《中国藏学》2020,(1):119-129
文章选取15世纪萨迦派代表性人物的传记,包括桑杰贝、班钦·释迦却丹、绒敦·释迦坚赞、俄尔钦·贡噶桑波、古格班智达扎巴坚赞、贡噶南杰、果沃热绛·索南僧格、达仓译师等著名萨迦派大师,介绍各传的作者、成书年代、资料来源、主要内容、版本等。这些传记反映了萨迦派各支系的兴起及萨迦派在15世纪的中兴历史,是研究萨迦派历史的重要文献。所收传记之顺序按人物生活年代编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