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粮食生产在"十连增"的形势下,粮食进口量却大幅增长,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成为目前的热议,也受到中央高层的格外重视。本文概述粮食安全的概念,分析我国粮食增长与供给的基本特征,揭示狭义与广义粮食自给率概念的差别、计算结果的差异与结论的不同,并对提高今后我国的粮食安全水平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
3.
统计分析发现,我国粮食“十一连增”期间区域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且变动速度有加快的趋势。实证结果表明:各省市粮食生产产量和播种面积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区域经济特征、政府财政、资源禀赋等因素对临近省市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各省市粮食生产的空间效应以及其内在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是这一期间粮食区域格局变动的重要原因。粮食区域格局中空间效应的凸显,为今后合理布局粮食生产资源、优化财政支持方向并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创业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而种植不同作物产生的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农民的创业行为。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非稻区,水稻种植区农民创业行为的概率低2.9%。该结论在考虑遗漏变量、样本有效性以及采用工具变量法等多重检验下,仍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水稻种植区在农田灌溉模式下形成的集体主义文化,通过人际信任、风险偏好两条作用渠道对农民创业行为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民创业行为打上了出生地种植文化的烙印,主要表现为相较非稻区出生的农民,稻区出生的农民创业概率更低。而且,水稻种植的集体主义文化对女性农民创业的抑制效应更强,也会促使农民更多地采用家族企业的创业形式,其概率高8.2%。 相似文献
5.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19
加入WTO后,我国粮食市场更加开放,国内粮食市场与世界粮食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先从粮食整体角度,利用VAR模型研究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接着利用协整模型研究我国粮食分品种进出口贸易是否存在"大国效应"。结果显示:从粮食整体来看,我国粮食进口存在"大国效应",但我国粮食出口并不存在"大国效应";从粮食分品种来看,玉米以及大豆的进口存在"大国效应",而我国大米进口不存在"大国效应",但是大米出口却存在一定的"大国效应"。我国是玉米出口大国,玉米出口却不存在"大国效应"。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0-22
河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资源利用效率直接关系粮食生产是否能够健康发展。根据河南省未来十年粮食生产战略工程、河南农业资源的特点、实地调研数据,以及目前利用耕地、水、环境投入物等投入资源的使用情况,结合生态经济理论,河南应改进上述资源利用方法的针对性措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0—2020年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核密度函数动态演进模型、LMDI方法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分析农药施用量的变化特征,农药施用强度、农业种植结构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等驱动因素对农药施用量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种植结构等因素在2000—2020年和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期间对农药施用量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效果显著,农药施用量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但呈现出下降趋势;农药施用强度对农药施用量具有促进作用,农业种植结构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对农药施用量则具有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产业结构对农药施用量具有促进作用,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种植结构对农药施用量则具有抑制作用。据此提出,应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等,以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1998—2012年山东省粮食种植收益及产量数据,运用SVAR模型对粮食种植收益与生产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计量经济分析。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对于产量增长率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玉米净收益增长率的响应值表现为正负交错,小麦则先减弱,后增强,之后趋于稳定;对于净收益增长率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玉米产量增长率的响应值亦表现为正负交替,小麦则先增强后减弱,且存在时滞。方差分解分析表明,粮食产量增长率及净收益增长率的变动均主要受来自其自身的结构冲击的影响。由此得到启示:粮食种植收益持续增加不能单方面的完全依赖粮食增产;种植收益增加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很小。为此,省政府应采取措施:(1)完善粮食价格支持机制;(2)提升粮食种植业的科技含量及单产水平;(3)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4)继续完善粮食补贴政策,改进对粮农的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9.
10.
中部地区对于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中部六省之一,湖北省在粮食安全上也做出了积极贡献。运用DEA方法分析1990-2004年湖北省粮食生产投入要素,揭示湖北省在粮食生产投入要素方面的运行效率,发现湖北省粮食生产存在投入过多,要素投入有松弛量,尤其是2004年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投入;同时发现,湖北省粮食生产存在规模过小的制约,需要适当扩大生产规模,发挥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单位面积利润变化与我国粮食种植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粮食作物内部以及不同粮食产区之间的视角出发,先后分析了我国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对利润变化趋势;并进一步研究了单位面积利润的变化与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以及单位面积利润变化的成因。研究表明,农作物相对利润的变化与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高度相关。将利润进一步分解,发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间的调整源于价格与成本的变化;粮食作物内部之间的调整源于价格比与产量比;当前针对粮食主产区的最低粮食收购价格政策可能是造成我国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结构调整与区域比较优势对我国粮食
主产区农业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西方区域经济研究中应用广泛的位移-份额分析法,探讨了我国粮食主产区、主产省在1992~1995、1996~1999和2000~2002三个不同时期的农业结构变动和区位优势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主产省的总位移特征总是与其差异位移保持高度一致,而反映农业产业结构效应的均衡位移则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是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但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区位优势的充分发挥配套将更好地促进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增长保持或超过全国农业平均增长水平,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500-506
以2004—2013年我国三大主粮的分省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广义熵指数与分项分解方法,研究粮食连年增产背景下我国粮食成本的变化特征与差异来源。结果发现:2004—2013年三大主粮的成本差异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但2009年以来三大作物的泰尔指数均明显增加,主产区的成本优势相对稳固;土地成本与人力成本增长尤为迅速,两者占总成本的比例上升了10个百分点,其中人力成本是三大作物成本差异最为主要的来源,土地成本、增产性投入与省工性投入、增产性投入分别是稻谷、小麦和玉米成本差异的重要来源;在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与务农机会成本攀升的背景下,省工性投入逐步替代劳动力投入将是基本趋势,因地制宜促进土地流转,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将是从农业供给侧化解当前"高产量、高进口、高库存"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后,沈阳市农业进入了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时期。受耕地资源减少、粮食供给压力增大和经济作物缺乏区域优势等条件的制约,在保证粮食稳产的前提下,本文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潜力进行了分析,得出调整的潜力在于粮食作物内部的结论,并提出了指导思想、调整原则及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开发市场、实行产业化生产经营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刘景景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6-48
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已呈现出明显的老化趋势,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农业劳动力结构老化并没有对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有显著的负效应。但分区域研究表明,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或需求有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农业劳动力结构老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同,东部地区已显现出负向影响,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则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登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9-35
本文运用中部地区1995年-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保护和发展偏好,扭曲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这造成了以重工业和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对区域金融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以市场机制为发展基础的第三产业以及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力地推动了区域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7.
借助样本数据,利用超越对数粮食生产函数、产出弹性及替代弹性,对粮食生产资源中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内部替代关系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农业基本建设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可耕地面积的日渐不足;中国农业生产正在由人力投入向科技投入过渡。从而为政府管理部门对资本、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更有针对性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生产资料市场化改革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结构调整实质上是劳动力、资本、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在各部门的重新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它既受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更受到要素市场发育成熟程度的影响。文章从投入结构调整机制入手 ,分析了生产资料市场化程度以及农业各部门相对收益对农业投入结构调整的作用 ,回顾了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的改革发展历程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许靖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35-37
针对湖南粮食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发生根本性转变,粮价持续下跌,农民增收缓慢等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结合湖南省各地实际情况,明确指导思想,突出改制重点,优化区域布局,通过加强稻田改制的引导和服务,突出抓好种子工作,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新思路。强调在继续抓好优质稻开发的同时,大力推进湖南稻田耕作制度改革是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