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社会产品可以分为公益物品和私益物品。这两种物品的供给是互为条件的,只有均衡提供,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过分重视私益物品的生产而忽视公益物品的供给,不仅妨碍私益物品的生产,也将影响社会公正和社会团结。促进私益物品和公益物品的均衡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党内是否团结和谐,不仅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质量和成败,而且直接影响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因此要努力探索增进党内和谐的有效途径,切实抓好党内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3.
沈忻昕 《理论界》2007,(12):52-53
本文认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推动和实现全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合芸权益都要保护;对社会各阶层人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  相似文献   

4.
民族宗教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以爱国主义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营造地企和谐、团结、稳定、发展的环境,实现合作双赢,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密切地企和谐关系;二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地企和谐氛围;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打造地企和谐的人才环境。  相似文献   

6.
社会环境建设是实现民族关系有效调控的重要条件.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调控机制,就必须在动态发展中充分考虑社会环境建设中的种种问题,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兼顾民族平等与经济效率,妥善管理人口迁移,努力营造民族团结的社会氛围,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7.
研究新疆社区建设中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必须对文化因素进行由内而外的研究,以引起足够重视。良好的社区环境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首要因素;制度文化建设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文化,维护社会团结稳定;以人为本的社区行为文化,有利于构建新型社区文化和和谐安定局面;社区精神文化有助于和谐的社区建设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需要依靠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其中包括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思想是具有浓厚藏族文化特色的大乘显密宗佛教,它的心性哲学,对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和实践以及对现实人生的高度关注,都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要积极引导伊斯兰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扬善抑恶,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伊斯兰教经过自身改革与调整,已发展成为信教群众自主自办的宗教事业,其教义与社会主义文化在爱国意识、团结意识、行善意识等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对引导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相处具备了良好条件。但在"引导"过程中仍应注意:必须在法律政策范围内"引导";要加强对宗教人士的团结教育;要坚持"求同存异"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郎益君 《理论界》2008,(4):29-31
统一战线工作、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统一战线是党凝聚力量的有效工作方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党的执政能力是社会发展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最终达到的理想状态。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作用,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展和谐民族关系与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民族关系既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内容,又是其要实现的最终目标;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和谐;树立“三个离不开”观念,实现各民族友爱合作、社会团结和睦;加强各民族互助互利,实现社会对口支援、互动共进;在国际舞台上继续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抵抗外来不良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阶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3种不同的社会类型,每种社会类型的和谐性质必然不同,由此决定了3种不同的社会和谐境界.在阶级社会只能达到社会和谐的虚伪之境;社会主义社会要通过努力构建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的真实之境;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现有矛盾的真正解决,是社会和谐的自然之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青年文化建设融入和谐元素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当代青年文化建设中融入和谐元素的途径主要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让青年享受公平正义给他们带来的益处;弥补商业文化冲击后的道德缺失,使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成为青年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粘合剂;发展市场经济,创建青年成才与就业的良性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4.
创建和谐校园,有一个标准的问题。有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是前提,有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关键,有较高文明素质的学生是核心,有法制、民主、安全的环境是保证,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条件。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和谐的校园犹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复杂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未来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关于如何建构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恰当地理解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准确地判断一个阶段的社会和谐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认为,社会和谐的本质是社会整合以及在整合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行动(者)三个维度的整合则是社会整合与秩序的前提。目前,中国社会和谐的结构、制度和行动整合在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还存在重大缺陷,面临重大挑战,社会和谐的实现还是一个很长的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6.
党内和谐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基本要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和谐是指构成党的各主体要素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按照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要求,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执行使命的相互交往的活动关系中形成的思想统一、民主团结、文化和谐、制度健全、心情舒畅、富有活力、友好相处和融洽共事的党内生活状态。它主要包括了思想和谐、组织和谐、作风和谐、制度和谐、利益和谐、行动和谐等六个要素。增进党内和谐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保持思想统一;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不断扩大党内民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肃党的纪律;坚持维护团结统一,做到自强与开放的统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等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明了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并用“十个和谐”来解析构建和谐社会的综合体系。重点提出了提高党的构建和谐社会能力需要着重解决的六个问题,即匡正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整合社会关系,重点整合阶层之间的关系;缓解社会矛盾,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推动社会公平,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维护社会稳定,有效化解社会安全隐患;加强党内和谐,使共产党成为团结和谐的示范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关系和谐。这种社会关系和谐用"和衷共济"表示最有特点,最为贴切。一个社会的社会关系状态若达到了"和衷共济",这样的社会便可认为是和谐社会。要建成真正的和谐社会,必须具有"和衷共济"的社会整合机制,具体来说包括大众参与机制、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大众参与机制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共建中来;社会利益关系协调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起来;精神激励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振奋起来,这样就能"和衷共济",富民强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和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新时期干群关系的新特点,要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基础和前提是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基本方式和手段是团结—批评—团结;而一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则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徽州社会科学》2007,(11):4-19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