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藏区寺院经济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寺院在藏区是藏族传统文化汇聚之地,在其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了数量庞大、内容繁杂的历史档案.为便于整理、编目、利用,文章根据档案的内容将藏区寺院历史档案分为:综合类、所依类(寺庙建筑)、人员管理类、财产管理类、经济类、诉讼类、文化类.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未来各项事业的大发展,不能没有今天的教育发展做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和牧区,经济方式落后,生产  相似文献   

4.
藏区寺院藏书的形成及其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藏区寺院是藏族历史上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它扮演着文化中心的角色。藏区寺院的佛教典籍的翻译历史悠久,翻译的佛教典籍数量多而保存完整,佛教典籍的翻译中形成了许多鲜明的特色。文章从编辑学的角度,探讨藏区寺院佛典翻译中形成的编辑特色。  相似文献   

6.
寺院教育与藏族文化及藏区现代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寺院教育作为藏族传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不仅在藏族文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也将对藏族现代教育产生深刻影响。文章简略论述了寺院教育在藏族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并就寺院教育对藏族现代教育的影响问题作了探讨。旨在批判地吸收寺院教育中的合理成份 ,为发展藏族现代教育 ,促进藏区社会的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7.
一拉卜楞寺(以下简称拉寺)座落在甘肃省夏河县境内,自1710年第一世嘉木样大师修建闻恩学院,到五世嘉木样于1941年修建上部学院落成,历经270余年的兴建、翻修、扩建,已成为具有六大学院(扎仓)、48座佛殿和囊欠(活佛住所)、500多座僧院、五百活佛、三千喇嘛,统辖108寺的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著名寺院之一。这样庞大  相似文献   

8.
9.
10.
西藏民主改革前的寺院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寺院经济在民主改革前西藏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寺院通过同世俗贵族政权结合、掌握了西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寺院住持既是教主,同时又是封建主。我们知道,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一定阶级建立自己的上层建筑,最终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  相似文献   

11.
在四川近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百万藏族人民。我们把这里做为区域经济来考察,总结其十年改革发展的经验,对研究、探索九十年代民族地区经济工作,也许是有益的。十年改革开放期间,四川藏区国民经济实现了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结束长期徘徊局面,加速向商品经济转化;工业发展走出了新路子;城乡贸易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藏区十年来经济发展的正确估价是:纵向比较,速度高,变化快,成绩大;横向比较,和全国、全省的发展水平差距在拉大。面对藏区经济这种发展形势,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改革开放,坚持民族平  相似文献   

12.
安平 《中国藏学》2007,(2):76-82
清代前期,藏区社会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封建农奴制统治后,经济有了缓慢的增长,但它远未适应当时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材料与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当时整个藏区土地关系与经济形态、产业结构及制约藏区经济发展因素的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一时期藏区经济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讲寺院经济是特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区寺院在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的同时,利用寺院优势和宗教界人士的影响力、号召力,在“以寺养寺”、“以劳养寺”过程中,兴办的经济实体、开展的多种经营活动的总称。寺院经济作为一个特定的经济成分,其活动与效区整个经济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引导寺院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按照我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快发展寺院经济,是关系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关系到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亟待研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伊斯兰教寺院经济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伊斯兰教寺院经济是作为上层建筑的中国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基础之一。从其形成、发展迄今,经历1000多年的实践积累,自我调适,日臻完善,已经生长为比较完整、独成体系、具有其自身运行机制的复杂系统。 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寺院经济结构问题,可以按其寺院经济来源、寺院经济类型、经济的自然形态表现形式,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构成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藏族寺院经济发生发展的内在缘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藏族的历史上,以寺院为中心的僧侣阶层聚敛了大量的财富,控制了藏区的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生产服务部门,成为左右藏区经济的重要力量。并且,宗教组织对经济的控制,一直延续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在宗教经济史上,象藏区这样,宗教组织积累着巨额的财富,并长期延续的现象极为少见。那么,在藏族历史上,寺院经济发生发展并长期延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以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6.
宋元时期是藏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促进了当时藏区人口的发展及与周边地区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使人民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为藏传佛教的兴起和发展、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试论用经济方略治理青海藏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中央政府大都采取“安藏必先安青”的政策 ,所以用经济方略治理青海藏区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 ,青海藏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不利因素 ,因此必须坚持从青海藏区实际出发 ,抓住历史机遇 ,趋利避害 ,扬长避短 ,才能促进青海藏区的稳定和发展。本文的具体措施建议为 :大力发展有机农牧业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培养人才 ;加大扶贫力度 ,加快资源开发 ;优化产业结构 ,扩大对外开放 ;加强民族团结 ,维护藏区稳定。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藏族主要集中分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包括合作市、夏河、玛曲、碌曲、卓尼、临潭、迭部、舟曲七县一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以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陇南等地,这里多处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海拔高,气候严寒,人口稀少,社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牧业生产在甘肃藏区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贯穿了甘肃藏族部落制社会自形成到今天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周智生  张云培 《民族学刊》2018,9(1):25-31, 107-109
清末民初的云南藏区社会,存在着多个民族或阶层共同构成的藏区社会体系,其中不同的社会群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藏区集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诸功能于一身的寺院,既是宗教机构,也是权力中枢,对藏文化圈内的乡村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寺院与藏区各方势力联合起来,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手段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为藏区社会的变革以及近代化转型提供了可能性。在宗教体制下,寺院对乡村社会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对乡村社会提供宗教、政治、经济等服务。而乡村社会一方面乐于接受这种配套式的援助,并对寺院进行反哺,如对寺院提供宗教和经济的供养,担负寺院正常运转的职责,这种互惠的关系维系着藏区寺院和乡村社会之间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乡村社会在寺院过于强势的控制下,每当与寺院发生矛盾纠纷时,乡村社会就会通过特殊的途径表达不满,如向当地政府对寺院进行控诉,或发起武装反抗,但乡村社会始终不放弃宗教上的虔诚和割裂对寺院的供养联系。寺院与乡村社会的互惠聚生关系,将宗教“福荫”下的宗教和民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藏区社会的发展变革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结构与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主要从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的经济现状出发,分析尼僧寺院的所有制情况以及收入支出状况,总结具有代表性的尼僧寺院的经济结构与模式,对藏传佛教尼僧寺院经济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