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庞进 《唐都学刊》2006,22(4):126-129
《帝王世纪》等古籍称炎帝与龙关系密切,是其母感应“神龙首”后所生;流传于陕西、湖南等地的一些民间传说或直称炎帝为龙,或言炎帝死后化为赤龙。何光岳等学者考证炎帝为伏羲女娲的直系后裔,而伏羲女娲有“龙祖”之称。考古发现的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龙塑、龙纹,为炎帝族崇拜龙提供了佐证。龙的文化精神可概括为“容合(兼容、包容、宽容,综合、整合、化合之简称)、福生、谐天、奋进”,炎帝精神与龙的精神具有同一性。对炎帝文化,可从史实、人文两个方面来考察,史实炎帝是人文炎帝的生发点和基础,但不能代替人文炎帝;人文炎帝可以包括史实炎帝,是华夏儿女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精神圣殿,是龙的传人世世代代都要高高举起的一面大旗。  相似文献   

2.
阎世斌 《学术交流》2006,3(2):30-34
龙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图腾。龙是中华民族先祖表达人生理念和精神追求的信息载体,具有两个基本的象征意义:其一,龙是“三栖动物”,能潜、能走、能飞,象征多能,表现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其二,龙是由多种动物肢体、器官组合而成的综合体,象征团结,表现“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自强不息是英雄主义的基础;厚德载物是爱国主义的基础。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中国龙文化的传承方向和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明醒 《社科纵横》2009,24(2):133-134
本文对中国龙图形和龙文化作了介绍,指出龙文化在历史继承过程中,以纵向和横向的方式传承,纵向传承的特征是继承、创新和发展,横向传承的特征是交流和融会。龙文化和艺术以图形和语言文字两种方式继承和发展。从龙的理念发展到龙的艺术是继承创新过程。要从龙的形成发展中受到启迪,增强科学发展观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王平 《学术交流》2007,2(10):42-45
龙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确立和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和目标,可以在古老的龙文化中追寻其思想源头和精神动力。龙,英文译为"dragon",在西方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邪恶的象征,这与中国在国际社会努力构建和塑造良好的大国形象是背道而驰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在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的观念、思路、形式和手段的同时,必须关注语言翻译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新审思和认识对外翻译在构塑与传播中国国际形象中"有何作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卷首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本期“文化研究”栏目刊发了三篇文章。袁第锐先生的《“龙的传人”说质疑》,从上古有关龙的传说到春秋战国时龙的形象以及秦汉时期龙与皇帝皇权相连的历史事实和资料,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龙这一形象在中华民族生活历史上的演...  相似文献   

6.
车金良 《社科纵横》2009,(9):159-162
图书馆文化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为中介,环境文化为表层的结构体系,具有激励、导向、约束、凝聚及辐射等功能。图书馆价值观是图书馆文化的灵魂,它从意识形态的深层影响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精神文化通过功能发挥作用,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必将促进现代图书馆事业的更好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要用一种动物来象征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大概非龙莫属。中国人被称作"龙的传人",中国的龙文化自成一体且内涵丰富。龙,在这个星球上或许从未存在,但在中国人的心中却无所不在。If any creature deserves to be the embodi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pirit, it should be the Chinese Dragon which has rich connotations. Chinese people usually called themselves the "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 The creature, Chinese Dragon,  相似文献   

8.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遗存、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红色资源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资源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政治引导功能、文化传承功能、道德示范功能、意识形态功能、教育教学功能、历史镜鉴功能。  相似文献   

9.
余剑春 《探求》2006,(3):43-45
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特征,党政机关先进性教育活动及其成果中体现出来的先进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涵,赋予机关文化建设新的内涵和价值理念。同时,通过机关文化的构建,探索机关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以文化精神的内涵和功能,发展先进性教育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的民间形态——文化视阈下的中国民间年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画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年画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和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流派,其作品反映了相关地区各自不同的文化品性和地域特色.年画以最贴近民众、最贴近生活的文化形态,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民族和文化的生存和延续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年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和自身特有的文化功能.年画将为发展和繁荣现代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民意基础、历史依据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庞进 《唐都学刊》2014,(4):81-85
从厘清相关概念入手,从形象、民俗、景观、理论四个方面,对龙文化的传承创新进行考察,可以看清龙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参与、见证、标志、整合、助推、引领关系,进而明晰中华文明就是一定意义上的龙道文明,而龙道信仰则是中华文明的中枢系统.  相似文献   

12.
王向辉 《唐都学刊》2014,(3):111-116
龙一般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圣物,龙原型更是先秦学术界的热门问题,其研究可谓浩如烟海,但笔者以为依然存在探讨的空间.夏商周秦四代,皆是玄鸟崇拜时期,玄鸟代表太阳,因此中华民族最初是太阳的子孙;而龙崇拜来源于古蛇恐惧,最初是禁忌巫术原理下巫术活动里的中介物,在上古历史中更多是邪恶的象征,直至龙的怪胎褒姒灭周,演变到《史记》汉高祖故事,龙才取得了图腾上的神圣地位,“龙之传人”对“太阳子孙”的取代,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文化大悲剧.  相似文献   

13.
李令福 《唐都学刊》2006,22(4):14-19
从《忆长安》等唐诗证明,在唐代诗人的城市印象中,唐都长安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是曲江,因为曲江系盛唐文脉所在,那里有全体长安人共同参与创造的崭新而又开放的文化。龙首原是唐长安城的龙脉,曲江是唐长安城内最大的湖池,构成长安城的水脉。曲江之所以能成为唐长安城文化中心(文脉),是因为她正位居唐长安城的龙脉与水脉的交汇处。  相似文献   

14.
龙蛇之辨与阴阳之化——说龙在中国神话哲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艳  李俊标 《唐都学刊》2007,23(4):22-26
在中国神话中存在一个鱼-龙;龙-蛇对应转化的思维模式,它所叙述的是人类生命由盛而衰、由死而生这样一个不断循环变化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龙相当于“道”的概念,它以亦阴亦阳,界乎二者之间,而又超越三界的神性生动地诠释了中国的传统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运用性别视角重读悦城龙母传说的基本母题,如“无父”“漂来的女婴”“拾卵豢龙”“误断龙尾”“济物放生”“侣白鹿友黄猿”“至圣显灵”等,阐释其所蕴藏的远古时期岭南女性的生命观、母教观、自然观与主体精神.指出被岭南百姓世代奉为神祗的龙母,不仅是一个尊贵的地方神祗,同时也是一个有性别标识的尊贵的地方女神,她不但开启了岭南女性文明之源,也是岭南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她以她阴柔的精神气质与凡俗的品格,极大地丰富了中华龙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发展哲学、交往理论、新儒学、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人学、经济哲学、公共哲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等具体哲学研究领域的兴起,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理性正在重新为自己定位世俗化和向生活世界回归。哲学回归生活世界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应用哲学所代表的对生活世界的外在审视或外在规范的方式,一是文化哲学所代表的对生活世界的内在启蒙或内在教化的方式。相比之下,后者更为深刻。中国文化哲学的建构途径是促使对人的形而上的思考同实证的文化批判的统一、人本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精英文化与市民文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的赛场文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 0 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 ,那时将使全世界人民的目光焦点对准北京。奥林匹克的赛场文化一直是奥林匹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人所要求的社会性格和现代体育 ,特别是现代竞技体育所提倡的观念是一致的。奥林匹克赛场就是这样吸引着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不同贫富的人纷纷涌向它。  相似文献   

18.
满族对北京的文化奉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京师是满族的聚居区,其地域文化受到满族民族文化多向度的影响。北京话,是经过满族依据本民族语言特点来重塑汉语北京方言的文化结晶;旗人作家们在创作中体现了京腔语言的风采神韵,开创了“京味儿”文学流派;满族在京剧和曲艺等北京传统表演艺术的形成与完善方面贡献良多;满族的习俗曾给予北京文化以熏染;而昔日满族人的性格气质,也在当下北京人的精神文化层面留有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