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天国宗教“邪教”说辩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春涛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2):101-110
文章首先考察了“邪教”一词的历史渊源,分析了传统与当代“邪教”概念在具体定义上的本质区别,强调不能沿用封建社会的正统观念,将“邪教”视为历史上民间秘密宗教的代名词。接着,作者针对太平天国宗教是“邪教”一说,就洪秀全是否是一个借宗教起家的“骗子”和“淫棍”,如何理解洪秀全在起义前夕所发布的恐怖性宗教预言及其“造神”举措,如何理解洪秀全对内部所实行的严格控制,圣库制度与邪教敛财是否是一回事等逐一进行了辩驳,对借“邪教”说全盘否定洪秀全与太平天国的偏向提出了质疑。作者还就围绕"邪教"说所反馈出的学风等问题谈了自己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2.
陆扬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达·芬奇镜子说辩正陆扬(华中师大文学院副教授武汉430070)关键词达·芬奇镜子说自然第二自然小宇宙神性达·芬奇生前为写作《画论》、《力学》、《解剖学》三部未竟之著断断续续记下的大量笔记,死后为弟子继承。30年后,芬奇的弟子始从老师的手稿中编纂画论,... 相似文献
3.
玉君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84,(1)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将《祝福》中的“诡秘”注解为“诡诈神秘,使人难以捉摸”。这样注释,既不合该词本义,又曲解了鲁迅的用意,大有辩正的必要。“诡秘”的正确含义应该是“隐秘难测”或“(行动、态度等)隐秘不易捉摸”。“诡”是个多义词,除“责、欺谩、诈、怪、异、违、毁、变”等多种意义外,尚有“隐秘、隐蔽”一义。例《〈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相似文献
4.
杨建新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1)
提起“西域”,人们脑海里立即就会显现出一个一定的地区,而且似乎是清楚的。但是仔细推敲起来,特别是比较具体地指出它的范围,说出它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似乎并不容易。许多著作和文章在谈到“西域”时,就几乎各执一义,相差万里。解放后出版的通史迄今不过五、六种,而对“西域”的解释,就达四、五种之多。特举几种有影响的著作来看: 范老的《中国通史》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和中西关系,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和敍述。在这部通史的第二册中,专门对“西域”作了解释。按范老的看法,在汉代,“西域”有广、 相似文献
5.
李岩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6):100-102
"六经皆史"是章学诚在其《文史通义》的卷首提出的重要论断,关于这一命题,学术界说法不一。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即"六经皆史"的提出、内涵、意义及阶级实质来通观章学诚"六经皆史"的全貌。通过具体论述认为,"六经皆史"是章学诚经世致用史学思想的核心,它是以持世救偏的姿态出现的,是封建社会后期的一种社会思潮,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组表示并列相关的排比句,全国统编教材高中第二册语文的注释和不少资料均将“兴焉”讲作“兴于此”,“生焉”讲作“生于此”,而独将“备焉”讲作“生于此”,而独将“备焉”讲作“具备了”.我们觉得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8.
宫长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
在迄今的“初税亩”探讨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今抒已见,对“初税亩”作以辩正。一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行之“初税亩”,《汉书·食货志》述云:“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繇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故鲁宣公‘初税亩’,《春秋》讥焉。于是上贪民怨,灾害生而祸乱作。”《五行志》又云:“是时民患上力役,解于公田。宣是时初税亩。”师古曰:“解读曰懈。”班固把行之“初税亩”,归结为“公田 相似文献
9.
张发祥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9,(2)
陆九渊的“六经皆我注脚”说,是在宋儒沉溺于辞章和空谈义理的文化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锋芒是指向朱学流弊。它的提出,对突破宋儒通过笺注经书来表达思想理论的框框,破除对传统权威的迷信以及克服儒学复兴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保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5)
《苏秦始将连横》是《战国策》中的名篇。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学术界对这句话中的“秦”字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指的是秦国,如刘忆苎在《战国策选讲》里解释道:“他(指苏秦)既不满意家人的态度,但又不敢怨恨他们,而把造成这种情况的罪过归于秦国不采用他的建议,以致不能‘衣 相似文献
11.
何亦凡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61-68
在唐代,正音不再是世家大族的文化优势,而是各级官员被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自觉的文化追求。以"言辞辩正"为考察对象之一的铨选制度、科举口试制度和进士科诗赋检韵制度共同组成了唐代官方语音制度体系,对唐代正音的推行以及中国汉语共同语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唐末至宋的历史书写中,语音已然成为评价各级官员的重要因素,这恰是唐代长期推行正音之后的社会文化反映。 相似文献
12.
祝秀权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
《诗经》"四始"说源自于《毛诗大序》,《史记·孔子世家》"四始"说与《诗大序》"四始"说具有相同的含义.《诗经》"四始"的概念,既不是指"风"、"小雅"、"大雅"、"颂"四部分,也不是指《关雎》《鹿鸣》《文王》《清庙》四首诗,而是指《诗经》中作为最早的《诗》文本的"正风"、"正小雅"、"正大雅"、"周颂"四部分内容."四始"说和"正变"说有紧密的联系,"正诗"就是指"四始"."四始"概念的提出,在编《诗》者那里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陆九渊十分熟悉佛教之说,与禅僧交往比较密切,心学思想体现出明显的禅学特征。他反对佛教的祈福功能,主张为学应如禅学明心见性般简易直接、直契本心。在接引弟子时,陆九渊往往采取禅宗高僧式的直契学者本性,使其顿悟本心凡圣不异、人人不异。陆九渊借用了禅学的观念、禅僧的机锋和作风,用于发展自己的思想学说,提出与程朱理学不同的学术思想、学术理路,这是对儒学的发展。应该具体分析陆九渊思想中的各种知识因素,探讨禅学在其思想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才不会陷于一种简单和武断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田同旭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84-90
关于罗贯中之籍贯,以山西太原说与山东东平说之争论最为激烈。主山西太原说者,依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认为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主山东东平说者,依据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认为罗贯中是山东东平人。又有学者提出"东太原说",致使罗贯中籍贯的争论更加复杂化。罗贯中籍贯山西太原说的合理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山西太原说"有直接而明确的文献记载,"山东东平说"则至今未发现有直接而明确的文献记载;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之"东原",不仅指山东东平,也指山西太原,"东原罗贯中"应是山西太原罗贯中之意;古今只有一个位于山西的太原,所谓山东之"东太原郡",是个侨置而虚设在山东的地名,有郡名而无实地,其实质指的还是山西太原。 相似文献
17.
梁堂华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6,(2)
科研论文中参考文献和注释的注录存在一些明显不同的做法,从而使这一问题显得比较随意和混乱。从参考文献和注释的内涵以及内在区分考虑,引文(包括直接引文和间接引文)应以参考文献而不是注释形式加以标明;参考文献一般应标明具体页码,注释则一般不存在指明页码的问题;注释应置于参考文献之前。 相似文献
18.
19.
刘月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Z1)
“焉”是在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作兼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连词、结构助词和词尾等。能准确地分辨它在具体句子里的词性、词义和语法功能,对于阅读和教好古代散文,都是有益的。下面分别谈谈“焉”的各种用法。 一、作兼词。 兼词是一个字兼有两类词的意义和作用。“焉”用作兼词,它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此、彼)”。“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个词,“之(此、彼)”指代什么,都必须依据具体的文义来判定。就语法功能来看,兼词“焉”通常用动词、动宾结构或者形容词之 相似文献
20.
刘文性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88,(2)
匈奴作为我国北方的一个非常强大的民族,曾经在历史舞台上活动了数百年之久。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至今仍有许多地名被认为是以匈奴民族的语言命名的。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这些地名进行着研究和探讨。座落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山丹县与永昌县之间的焉支山,便被认为是以匈奴语命名的地名之一而被广泛地进行着研讨。这种研讨,无疑对我国北方古代民族史,特别是匈奴史的深入研究,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然而,迄今尚不能断言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