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荒诞来自人与世界的冲突,荒诞产生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对立。荒诞意识在卡夫卡的小说中,则具体表现为夸张变形、矛盾悖谬。荒诞不仅是卡夫卡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卡夫卡重要的艺术手段。卡夫卡最大的特点是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通过荒诞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再现了现代人的荒诞处境。  相似文献   

2.
也论卡夫卡小说的荒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论界一般认为,卡夫卡小说的情节框架是想象的、梦幻的、超现实的,因此实际上他的小说具有“荒诞性”。这类观点没能完全理解“荒诞”这一范畴的内涵。实际上,用“荒诞性”来阐释卡夫卡的小说时,它主要是指称卡夫卡小说所表现的意义被颠倒、正义被颠倒的生存现实之特性。卡夫卡在情节、细节、语词等三个形象层面的构筑中,力图处处展示生存现实的荒诞性。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与中国新时期荒诞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诞小说是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新秀.本文采用比较文学视角,对卡夫卡和中国新时期的荒诞小说创作从求同与辨异两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并深入到东、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去寻根探源.  相似文献   

4.
荒诞与真实——卡夫卡的《变形记》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夫卡的<变形记>通过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表现了现代人在巨大的社会生活压力下承受了超负荷的身心压力,终被异化了的现实.小说荒诞中见真实,真实中寓荒谬,形象地揭示了人的本能及无意识,深刻地展现了人的本质世界.  相似文献   

5.
西方现代派文学在微型小说中的典型运用之一便是荒诞手法,荒诞作为美学上的一个范畴,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它运用丰富的表现手法、独特的审美功能、反常的审美形态、离奇的审美构成从理论的高度把握和反映人类的社会状况。只要运用得当,能起到抨击、讽喻不合理现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鲁迅与卡夫卡都是伟大的现代小说家,他们都着力塑造了许多现代人形象,试图探究现代人直面荒诞困境时生存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鲁迅与卡夫卡小说中的三类人物,即觉醒者、追寻者和反抗者、昏睡者,他们的精神立场相近而又相异,并具有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叙事学的研究已形成了一股国际性的叙事学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的潮流,在现代西方文学中,卡夫卡小说艺术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的出人意料的情节铺展与荒诞离奇的场景描写以及冷峻而滑稽的文字,常常流露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才能。卡夫卡的叙事具有耐人寻味的两面性,本文对其小说中的叙事风格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一方面他描绘出黯淡、残酷、荒诞的世界景观,辐射出痛苦、惶恐、焦虑、绝望的情绪;另一方面他的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冷嘲、怪诞和滑稽的情绪。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出现借鉴西方及拉美文学的荒诞小说,它们或借鉴荒诞手法表现其荒诞意识,或蕴有荒诞效果;主要表现形式有:准荒诞小说、荒诞效果小说、荒诞小说等。  相似文献   

9.
追寻格里高尔生命的踪迹,我们看到,只有在失去“人形”之后,他才变成了“人”。因此,我们不妨把“人形”看成一种象征,一种平庸而无意义的日常生活方式的象征,一种虽生犹死、令人绝望的社会化生存状态的象征。失去“人形”,既是格里高尔潜意识中的一种企盼,又是他对社会对现实的一种抗争。通过格里高尔并不渴望恢复人形这一荒诞情境,卡夫卡揭示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不是偶然飞来的横祸,而是一种躲藏在日常生活之后的普遍现象;不是从外到内的突变,而是从内到外的一种蜕化过程;人的谋生手段和方式使人异化为非人  相似文献   

10.
其一 ,卡夫卡在作品中习惯用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 ,作品往往给读者一种荒诞不经 ,难以理喻的感觉 ,但是从它们挖掘出的真实更让读者触目惊心 ,难以忘却 ;透过《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荒诞离奇的经历———一觉醒来变成了甲虫 ,卡夫卡用非理性 ,荒诞的手法向我们揭示了人与社会 ,人与人间的真实关系 ;其二 ,《变形记》荒诞的情节背后实则是作者卡夫卡自己经历 ,思考的痛苦投影。  相似文献   

11.
许地山小说艺术魅力主要来源于小说情节的丰富性,结构的有序性和语言的多样性。创造这魅力的动力源泉机制是整合,这个整合理应归之于文化整合。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整合不是简单的1加1等于2,而是1加1大于2。两种文化渗透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内涵已远远地逾越单一的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卡夫卡的叙事具有典型的玄学特征,这既造成了他的神秘与难解,又使其小说独具艺术魅力。由于卡夫卡的犹太出身,他的心理原型和人格构成无不打上孤独的、犹太文化的印记,并最终使他形成了一种悖谬化人格。在大多数情况下,卡夫卡的写作和其他活动都具有主客观悖逆的特点。因此,卡夫卡不得不用分裂的视角去看待一切,这形成了他在小说叙事美学上的独特立场。在卡夫卡看来,表面真实的东西往往最不可靠,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和内心世界无处不在上演着一幕幕滑稽戏;事与愿违,这是命中注定的,行动就意味着失败与毁灭,人生悖谬莫过于此。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不愧是叙事艺术的高手,通过对他小说中叙事人称、叙事聚焦和叙事方式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他小说的精湛和高明之处.当然,叙事情景中的人称、聚焦和方式是可以相互交织的,比如,叙述者可以采用第一人称内聚焦的方式客观叙述,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外聚焦的方式客观叙述,海明威的作品都是对这几种方式结合使用,同时不停变化的.比如由内聚焦可以转变为外聚焦,第一人称可以转化为第三人称,一般间接引语可以变成自由直接引语.通过对叙事情景的演绎,海明威构筑了一个个变化莫测的瑰丽的小说世界,同时也导演了一场场精彩的人生戏剧,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是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确是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4.
荒诞派戏剧是二战后流行于西方戏剧舞台的重要流派.代表性作家贝克特和尤奈斯库通过貌似荒诞怪异的故事和人物,对现存的社会价值观、政治道德秩序以及传统人际关系的异化进行了嘲弄、批判和鞭挞,代表了当时西方思想界对在经历了二战浩劫之后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反思与追问.荒诞派戏剧吸收了当时先锋艺术的成果,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白先勇是一个对时空极其敏感的作家,时空作为一条主线,几乎贯穿了他全部的小说创作.文章认为白先勇运用意识流的叙事手法对叙述视点的选择和自由变换,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弹性空间,成功地在短篇小说中容纳了接近中、长篇小说的内涵,外在世界转入隐秘的内在 ,叙事时空压缩,内心活动扩张,以此构筑意识流程的焦点辐射,成为白先勇行之有效的一种多变的叙事结构手法.其意识流程及焦点辐射,从单向到多向,从直向到逆向,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意识网络结构,彰显白先勇意识小说独特的叙事艺术,并把艺术审视的目光由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6.
论余华小说的修辞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先锋作家的一员,余华在小说形式方面的探索颇多骄人的成绩,特别是对具体修辞格的运用多有创新,使小说文本意蕴格外丰富起来。分析余华小说中的反讽,隐喻和象征,简化与省略等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村上春树长篇小说中的叙述视角、叙事结构、以及叙事时间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解读村上春树第一人称叙事的独特魅力和城市孤独者的主人公形象,熟练而匠心独运地运用双线推进的叙事结构,以及巧妙地安排叙述时间,反映了当今日本社会青年人孤独的心境以及失落的精神状态,表现村上春树了对全人类普遍孤独的关注,激起了世界范围内无数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