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批判意识及抵制非洲自由战士A.卡布拉尔认为,“对人民的永久的、有组织的压迫”是殖民主义的核心内容,因此,重新肯定文化传统便不能不成为反殖民主义的中心问题。但是他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为什么一种文化理论会成为我们时代压迫理论的核心。一种对文化的强调则是对现代技术思想的挑战,由此看来,印度的文化、批判意识及社会变化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哲学前提的现代文化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西方哲学的突出特征,不仅在于它集中地考察人的文化世界,而且在于它立足文化反思进行哲学前提的自我批判。在我看来,理解这个问题是认识现代西方哲学的必要前提。 一、“语言学转向”与文化批判 与人们把近代西方哲学的变革称之为“认识论转向”相呼应,人们常常把现代西方哲学的变革概括为“语言学转向”。这种转向把哲学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引向了现代的文比批判。 “认识论转向”是要求哲学家在建立关于世界的理论之前,必须先有关于意识的理论,“没有认识论的本体论为无效”;“语言学转向“则要求哲学家在建立关于意识以及世界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孙晶 《日本研究》2009,(2):10-17
日本的“批判佛教”是肇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曹洞宗的思潮。其代表人物是曹洞宗宗门大学、驹泽大学教授衿谷宪昭、松本史郎和伊藤隆寿等。“批判佛教”的内容涵盖了宗学批判、佛教学批判、哲学批判和社会问题批判等诸多方面,而其核心仍然是佛教学批判。正如松本史朗在其宣言式的论文《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一文中所说的那样,他们认为作为中国佛教和日本佛教的重要思想基础的如来藏思想,是一种实体论或“基体说”(dhAtu—vAda)。其实质是肯定现象世界背后有一种永恒不变的实体,而这是与原始佛教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上的“无我”或“空”的思想相矛盾、相对立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如来藏概念与佛性、本觉观念密切相联,“批判佛教”的倡导者对如来藏的批判,也扩展到了对中国佛教和日本佛教阿的佛性与本觉思想的批判。批判佛教因为其立论的挑战性和研究方法的争议性而在日本佛学界、中国佛学界乃至欧美佛学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至今仍在持续。本文拟以末木文美士教授、花野充道教授、桂绍隆教授、织田显祜教授等的研究为中心,就最近日本学术界对“批判佛教”的回应做一概观,并就其中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意义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化批判及其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批判及其维度王国有以往对于“文化”概念的不断疏离,使得文化批判失去总体性维度:或者停留于制度、器物等社会文化的表层,无法实现文化质的飞跃;或者局限于意识形态批判,陷入脱离生活世界的乌托邦情结。本文拟从人的生活方式入手,挖掘文化及文化批判的深层、丰...  相似文献   

5.
描述生活,批判生活,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深层内涵,借助于批判日常生活来探索理想境界,这正是文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明清时期,以《金瓶梅》、“三言”、“二拍”等为代表,兴起了一股世俗小说的潮流,它们直接面对广大的市民群众,描摹和揭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实际,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作了充分的批判。这种批判与当时以李贽等为代表的理性文化批判相映成趣,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次较完整的文化启蒙运动。一、广泛的读者群众:世情小说对日常生活批判的现实基础任何文化批判如果不能被群众接受,不能转化为群众批判的力量,其影响力都是极其…  相似文献   

6.
评西方受众理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认为 ,传递者与受众的关系根本不是什么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 ,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 ;要准确理解受众 ,仅仅有文化批判眼光是不够的 ,还必须回到主体与主体的传播关系中 ,亦即在“主体间性”中把握受众。受众研究的“类主体”思维的实质是把受众当作可资利用的“潜在消费者的聚合体”。哈贝马斯、霍尔等人在受众研究上的理论思维秘诀 ,不仅仅在于深刻的文化批判 ,更重要的是在主体间传播关系中重构了受众观念 ,树立了具有主体间性基础的传播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7.
衣俊卿 《求是学刊》2003,30(3):5-13
2 0世纪的人类文化精神处于一种背反和自我冲突的境遇 :繁荣与危机并存。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世界历史“轴心期”的理性文化精神框架在 2 0世纪一方面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 ,同时也清楚地展示出自身的局限性或极限 ,因此 ,存在着人类精神新的、重大突破的可能性。突破的重要标志是文化的自觉。文化的自觉是我们理解 2 0世纪人类精神状况和历史深层内涵的核心。实际上 ,文化的自觉和文化的焦虑是同一个历史进程和思想历程。 2 0世纪的文化危机一方面引发了以 196 8年的“五月风暴”为代表的自发的文化反抗 ,另一方面使文化批判成为 2 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主题之一。在 2 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谱系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以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现代国家批判、现代性批判等丰富的主题为我们全面理解 2 0世纪的文化危机和文化批判理论提供了最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8.
刘方喜  赵树军 《阅江学刊》2012,4(3):88-96,120
建立在马克思“财富哲学”和“关系哲学”基础上的“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从由“实体经济”而“符号经济”的财富流转过程,来批判性地反思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符号在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和后果。从“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关系哲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资本的当代新形态,融入了艺术等文化因素的“符号经济”以及竞争性文化符号消费的无度扩张,一方面,“向内”制造人的等级差异、激化人类内部的“社会冲突”;另一方面,竞争性符号消费又导致物品的无度消耗,进而导致自然物质资源的无度消耗,“向外”激化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冲突”。当今全球社会冲突与生态冲突在相互激化中日趋尖锐。“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9.
何萍 《求是学刊》2007,34(3):25-31
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哲学传统,这种文化哲学传统是对维科文化哲学的批判继承。在继承方面,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采取了文化哲学的范式,把实践看作是人的自我创造活动,从人的文化性和生物性的统一上说明人的文化创造是如何可能的,把人的历史创造、人的发展看作是不断克服自身的自然性而走向文化性的过程;在批判方面,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工业阐发人的理性,并以此作为人的文化创造的感性基础,把近代哲学的抽象的理性改造为人的现实的批判的活动,从而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哲学品格。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这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品格中发展出马克思主义的工业文化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0.
杨威 《求是学刊》2005,32(6):20-23
一般而言,哲学和文化理论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非日常生活领域,作为传统文化根基的日常生活世界很难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然而,无论从文化哲学角度,抑或从社会发展角度,也无论从学理层面,抑或从现实层面,日常生活批判这一研究课题都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人关注的“问题域”。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独特见解,不仅为社会历史理论提供了一种透视人类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的新视角,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理论视域的重大转换,并具有现实的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意义。一、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人类学的新格局:文化批判(下)肖俊明四、当代文化人类学中的两种文化批判技巧当代西方文化人类学中的两种文化批判技巧颇得“他山攻错”之神髓。明确地讲,当今文化批判的主旨正是前文所提到过的:藉国外从事的民族志研究解决本国的问题。两种文化批判技巧分别为认...  相似文献   

12.
弗罗姆和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倡导所谓“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用弗洛伊德关于个体心理分析的理论来“补充”、“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某些“批判”。由于他们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最本质的东西;不能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吸收弗洛伊德思想的积极因素,因而虽然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揭露也有某些积极意义,但他们的所谓“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歪曲”和“篡改”,因此,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理性”概念是康德整个“批判哲学”的理论基石之一。本文拟从康德“三大批判”入手,对“理性”的含义作一粗浅分析。 1 《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全面展示了康德的认识论。他认为:认识指在 经验范围内主体对存在的把握;认识的区间就是经验本身,经验之外的 “物自体”不是认识机能所能把握的;认识对象是经验到的“实存”;认 识主体运用主体的“感性直观”把握“实存”,形成了具有时空形式的“现象”,“现象”是“感性认识”的结果。而对“现象”的进一步抽象把握是认识的深化,表现为运用一系列主体概念、范畴系统地对“现象”进行分解、组合、…  相似文献   

14.
牟焕森 《探求》2002,9(4):15-20
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对国际上生态视角的技术批判思潮有重要影响,关于马克思有没有生态学思想的讨论、马克思是不是人类中心主义者的研究、尤其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理论阐述,构成技术生态批判的重要方向。重视技术生态批判思潮对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这些理论反应,对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求和实践探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傲慢的”民族主义、极端的国家主义和纯思辨的表达形式是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只有在对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进行科学批判的过程中才有新哲学的构建,这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这一文化逻辑不是在独立的传统哲学框架内形成和发展的,而是在历史学批判、社会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对我们在中国发展马克思哲学有两点重要启示:其一,撇开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和研究的关注,缺乏马克思主义各个研究领域的对话和交流,就会违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和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规律;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是通过对当代具体科学成果方法论上的概括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反思,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进程、机制、特点、规律及其趋势做出哲学层面上的科学解释并为实践提供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所有的智慧活动最终指向由人类自己创造却又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现实世界。“批判哲学”力图通过文化对策,在为人类生存争得优先权的前提下,重构自然、人、社会的总体性关系,以企实现现实世界的合理存在,从而建立了具有解放意义的理性文化观。一、超越自然的生命对策康德断言,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文化问题都与当下存在着并向历史提问的现实人自身有关。文化不是一种外在于人、在历史中自发产生作用的非人格异己力量。应该意识到,现实是走向未来的文化起点,文化则正是当下生存的人自己驾驭自己的全部内容。不过,人不是自动机器,也不是传统…  相似文献   

17.
西方审美文化的绵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文化概念在西方历史语境中经历了演化过程。斯宾塞最早从创造健康的文明生活角度提出审美文化概念。莫里斯接着从“人民艺术”出发阐释审美文化,让其服务于打破“富豪社会基础”的“社会革命”。盖格尔的“文化风”和利维斯的“文学文化”概念都具备了审美文化内涵。沃尔佩和阿多诺分别对“资产阶级审美文化”和“文化产业”作了批判。今日审美文化研究应当注重发掘其历史性与绵延之维,并从当代文化立场作出新的批判和创设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作为现代性的激进批判和否定 ,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切入中国学术界 ,被一些知识分子所捕捉并引入中国的文化争论之中。后现代主义似乎天生与中国文化有着某种缘分 ,很多西方后现代思想家对中国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 ,同样 ,它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一进入中国的文化争论之中 ,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的兴趣和广泛的关注。后现代主义思潮自身的极端性、异质性和中国文化定位的复杂性使中国学者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分别持极其不统一的价值态度 ,其中既有后现代主义的积极推行者 ,更有尖锐批判和反对者 ,也有温和的客观研究者。总体说来 ,前期研究中 ,对后现代主义的激进批判占据了中国学界的主导地位。而在今天 ,置身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 ,人们开始对后现代主义持更为全面的、具体分析的态度。有的学者提出要对后现代工艺论、后现代思维论和后现代价值论采取“一分为三”的态度 ;有的学者断言 ,后现代主义是上一世纪末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化思潮 ,对它可以进行各种批判 ,但绝对不应当漠视 ;有的学者断言 ,作为一场文化运动 ,后现代主义潮起潮落 ,会有竟时 ,但作为一种理论 ,它将是一个永远不可替代的透视角度 ;还有的学者在批判的基础上强调后现代主义所代表的哲学范式的转变对于转型期中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对待历史传统文化不是盲目崇拜,更非厚古薄今。“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他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态度和始终坚持的原则,亦即批判与继承并举,改造与发扬同步,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发扬的过程中改造。他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这既是对全党提出的要求,也是他毕生一贯遵循的指导思想和一贯坚持的立场。在他看来,中国革命不能没有马列主义的指导,否則我们就难以从旧的历史轨迹中解放出来;但是马列主义必须和中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而“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然而,马列主义又决然不能与其相对立的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思想相结合,而只能  相似文献   

20.
卡西尔是本世纪西方文化哲学著名的代表人物。他把康德的“理性批判”发展到“文化批判”,并对人类诸多文化现象作了认真反思。本文集中论述了卡西尔的历史哲学理论,对于历史认识的符号学阐释、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历史有无规律等问题作了深入研究。认为卡西尔用“符号世界”来界定历史学,既肯定了历史认识对象的客观性,又承认它的不确定性;既肯定认识主体的受动性,又承认它的主观性,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了历史学的学科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