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中国和埃及的友好关系得到全面发展,两国间的友谊愈益巩固。政治关系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使埃及成为我国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的贸易重点国家。我国在埃及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重新取得突破,对埃及的经济技术援助发展顺利。在这世纪之交,在深厚的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推动下,中埃关系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埃及友好关系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埃及是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非洲阿拉伯国家。纳赛尔时代,两国关系总体良好;萨达特时代,两国关系有进一步发展;穆巴拉克时代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两国关系有了全面发展并于1999年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合作关系。两国间的经贸、文化合作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中埃友好合作关系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3.
埃及是首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非洲阿拉伯国家。纳赛尔时代,两国关系总体良好;萨达特时代,两国关系有进一步发展;穆巴拉克时代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两国关系有了全面发展并于1999年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合作关系。两国间的经贸、文化合作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中埃友好合作关系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埃及是中东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优越的地缘位置使埃及在国际舞台异常活跃.本文分别对纳赛尔、萨达特和穆巴拉克时期埃及的外交政策作一回顾,对埃及外交的目标和主要大国关系进行了梳理,最后分析了制约埃及未来外交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创建于1822年的埃及学是一门研究古代埃及历史与文化的综合性学科.中国埃及学建立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尚有很大差距.但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埃及学也有了较快的发展.1985年,我国加入了国际埃及学家协会,国内学者也陆续出席国际埃及学家大会;国内有三所大学先后成立了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世界上古史·埃及史研究所和埃及研究中心;我国学者发表了一批埃及学论文和专著,撰写了古埃及文明的通俗读物,翻译了国外埃及学著作,为中国埃及学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先后访问了中国、韩国和日本,这次出访被认为是穆巴拉克总统东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很大的成功.4月12日,埃及《金字塔报》发表文章对穆巴拉克总统访华的目的和收获作了报道和披露,文章认为,中国是个大国,目前她正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考虑到这一因素,“埃及希望凭借两国之间存在的一切相似之处和日益发展的友谊,同它全面加强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和阿拉伯国家相隔千山万水,但相互间的通商却很久远.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就是中阿人民友好关系与经济联系的有力证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根据平等互利原则,逐步发展了同阿拉伯国家的贸易.1955年的万隆会议后,我国扩大了在亚非地区的影响,有力推动了我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关系的发展.埃及、叙利亚、也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等是首批与我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并与我国签订贸易合作协议的阿拉伯国家.70年代末,除少数海湾国家外,我国与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全面的经贸合作关系.进入80年代后,我国和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关系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同海湾国家的贸易,由于双边正式外交关系的建立而突飞猛进,贸易额均超过了其他阿拉伯国家.到目前为止,我国几乎同所有的阿拉伯国  相似文献   

8.
对外贸易格局反映着各国一定时期的外交理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世纪70年代以来,埃及对外贸易格局以偏重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传统贸易关系为主,同时又兼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目前,在埃及对外经济交往中,埃中经贸关系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两国在经贸数量、种类、规模上都有较大的发展.深化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是解决埃及对华贸易逆差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进一步巩固双边关系、推动经贸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切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重视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埃及爆发"七月革命"后,纳赛尔上台执政.纳赛尔领导的埃及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利益,与西方大国矛盾日益尖锐.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加深了埃及对新中国的了解,并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经过多方努力,埃及与新中国终于建立了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埃及的贸易往来源远流长.从公元前1世纪起,中国的丝绸便在埃及流行,中国也从埃及输入琉璃和各种香药等物品。其后,中埃间的贸易关系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才因太平洋战争的影响而中断。1953年,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批货物被辗转运至埃及,但中埃贸易往来的真正恢复和发展是在万隆会议后,并且对中国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贸易往来产生了深远影响.1955年4月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期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和以纳赛尔为首的埃及代表团曾就加强两国各个方面的合作问题举行会谈,其中贸易往来主要由中国对外贸易部部长叶季壮同埃及工商部部长穆罕默德·阿布·努赛尔商谈,这为两国后来的贸易往来铺平了道路.万隆会议结束后,阿布·努赛尔回到开罗对埃及《共和国报》记者说,中埃两国代表在万隆就加强两国经济合作举行的会谈意义重大,“埃及和中国之间建立广泛的贸易关系对埃及是有利的。中国可以购买埃及的大量棉花,同时在中国也有埃及所需要的商品。”5月中旬,直接从万隆至我国访问的埃及宗教事务部部长巴库尔和开罗大学教授卡迈尔,也同叶季壮部长就增进两国间的贸易问题进一步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