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十九大报告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来,学者们从形成背景、理论渊源、发展历程、逻辑内涵、重大意义等维度,对其进行了多个层面的研究阐释,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今后贯彻落实这一思想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是仍需看到,由于这一思想正式提出时间不长,学者们研究时间有限,现有研究成果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四个方面:整体性研究有待提高,实证研究有待加强,跨学科研究有待拓宽,国际视野有待扩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此之后,我国学术界兴起了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对这一创新理论成果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对国内近期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框架内容、逻辑建构、影响和地位、理论特色、科学方法论、语言和文风特色、具体涉及领域等九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和分析,对于全面掌握目前学术界研究动态和研究现状,从而对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哲学方法论的科学凝练和本质凸显是思想理论不断走向体系化、成熟定型的重要标志.当前学界主要从重要地位与现实意义、理论底蕴与实践基础、丰富内涵与科学体系、基本特征等方面,初步构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研究图景,但在研究的学理性、思想性、创新性方面有待突破.为进一步推进这一研究,应在深入探究方法论之于理论体系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的专门系统研究,全面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促进人民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是当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构建动力机制、健全引导机制、完善保障机制有利于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构建动力机制,需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发认同的情感动力,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认同的利益动力,以理论的科学性增加认同的思想动力;健全引导机制,需要以理论研究为支撑,完善教育机制;以正确舆论为导向,强化宣传机制;以阵地建设为平台,健全导向机制;完善保障机制,需要壮大经济基础,突出利益认同;健全民主政治,增强政治认同;坚持文化自信,强化价值认同;夯实民生基础,巩固社会认同;推进绿色发展,提升生态认同.  相似文献   

5.
6.
社会主义在其5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由理论到实践、理论与实践并行发展的进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结果,它们之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及一致性。梳理这种联系及一致性,既揭示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新境界,对推进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是目前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系统性文献分析方法和计量分析法,对这一理论成果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发现: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呈现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与历史贡献相结合的研究逻辑,其理论成果主要集中体现在内涵解读和理论诠释.但由于这一重大命题正式提出的时间较短,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应在综合性研究的基础上增强研究视角的多学科拓展,强化研究内容的多维深化,提升研究方法的多学科借鉴,进而不断推动对该科学理论的学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把握和阐明毛泽东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主要有三大密切联系的分析理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文化谱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文化谱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文化谱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文化谱系为主线,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整合以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整合,强化和更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我认同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生动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新视野、新气象、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概念甫一诞生即受到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学界主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出场逻辑、科学内涵、逻辑体系与主要特征、重大创新与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理论研究无止境,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研究深度不够,创新性不足,方法单一等。未来,应加强基础性问题研究、深化学理研究、丰富研究方法,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题,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是让人信服又能有效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论创新蕴含了在对中国和世界的清醒认识上与时俱进,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马克思主义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信息传播和接收方式,也重塑了宣传思想工作的生态环境。宣传部门要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宣传普及效果,就必须正视互联网媒体在科学理论传播上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从加强认识、把握特点、优化平台、创新方法、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等层面入手,厘清网络传播重要价值、遵循网络传播内在理路、夯实网络传播媒介渠道、丰富网络传播方法手段、筑牢网络传播制度体系、健全网络传播体制机制,确保新思想网络传播有序推进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研究,既要从政治上看学术问题,也要从学术上看政治问题。运用文本学解读、发生学描述和总体性研究方法,对其理论框架、核心范畴、基本理论和原创论断进行归纳总结,可使哲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专题研究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得出相对系统、简明、权威的学理结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研究应当立足于整体性、总体性、系统性,创新运用文本分析、发生学描述、辩证综合等方法,澄清牵强附会或相互割裂的片面理解,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初步的理论方法、框架、范式和范畴,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线索、系统方法和全景视角。  相似文献   

14.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当代运用和发展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它从现实矛盾出发,确立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在理论上形成了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定位、理念思路、路径举措,又将这些理论运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实践,在相应的制度规划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时代升华,以利于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这一思想体系内蕴着一种辩证否定逻辑,呈现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较为系统的解决理路,从而转化为自觉主动通过完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地回应了时代主题——要建设全面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历史背景深远、时代特征鲜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以五位一体统筹发展为框架,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的经济现代化为基础,重心向政治和社会现代化转移,以党的领导核心制度优势为支撑实现对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的赶超,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高度,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与时代同步、与国际同轨,形成了系统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工作作风,也是习近平同志一贯重视的工作方法,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全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离不开调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创新同样离不开调查研究。当前,我们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就是要在正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相似文献   

19.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推进新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思想认同、增进公众的政治共识。然而目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模式、策略、平台、效果等还存在一些不足,其原因主要包括思想认识不到位、载体手段不新颖、示范效应不突出、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今后要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如新兴媒体的有效运用、理论宣讲的有效开展、社会实践的有效推进、榜样力量的有效引领、保障措施的有效运行等,切实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时代特征和人民需求为逻辑起点和内生动力,立足新时代这一党和国家发展的最新历史方位,创造性地、历史性地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三大时代课题做出科学回答和深刻诠释,实现了重大理论创新、关键领域变革与重要实践突破的良性互动,彰显了科学世界观与实践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标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长期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成功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