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为全面剖析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发布特征和内容,并提出未来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文章通过系统检索,获取了2009—2021年我国国家层面的171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文本,运用统计学相关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在对政策条目进行历时分析和发布机构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政策力度”的三维分析框架,进一步对政策内容进行多维量化分类和交叉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政策分析框架下,政策工具丰富多元,但内部分布不均衡;改革注重服务质量提升,但各个目标之间分布差异较大;力度大的专门文件数量较少, 总体调控能力偏低;各交叉维度分析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错配和结构失衡。建议完善政策内部结构,增强政策工具运用的均衡性;发挥政策目标—力度协同效应,提高改革的契合度;破除制约政策体系完善的制度因素,从根本上推动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轨迹、施政重点与政策探索调整方向,文章基于扎根理论,借助NVivo12软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2018年5月国家医保局挂牌成立的时间为分界线,将2009—2020年国家各部门发布的医保相关政策文件分成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开放性编码。结果显示,经过三级开放性编码,2009年1月至2018年5月的政策文本提炼出91个概念、26个范畴,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的政策文本提炼出92个概念、29个范畴。对比两个阶段的开放性编码结果,分别从范畴层面和概念层面进行梳理与剖析可得到,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年均政策发布数量是之前的3.2倍,主要在“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和“待遇保障机制”三个领域较之前有较大幅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激励机制,促使其控制医疗成本和提高医疗质量,使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相一致。如何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与提高医疗质量之间取得平衡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目前推行的按病种付费方式能够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需关注其对医疗服务可及性、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整合等方面的影响。中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要加强医疗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逐渐引入按医疗质量和绩效付费方式;同时扩大捆绑支付范围,促进形成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从而提升医疗体系的整体绩效,推动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中国医保制度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医保待遇调整与支付既具有全民参保的基础和改革深化的机遇,也面临刚性增长压力和复杂的社会挑战,这不仅要求医保待遇的动态调整与支付制度的复合式改革,更需要两者的协同联动.因此,应当将重构均衡作为深化医保改革的重要任务.在目前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政策规范更加统一和支付改革持续推进的现状下,应理性看待当前医保在公平性、可持续性、支付效果、保障效应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通过制度整合、管理磨合、运行耦合、资源聚合、治理融合等机制促进医保待遇与支付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5.
传统工艺是民族传统手工业创新发展的根本,是影响民族传统手工业创新发展思维转变的核心。通过对12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访谈文本资料整理,运用扎根理论重新审视民族传统手工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及其相互逻辑关系,通过修订范畴与概念,提炼出两类主范畴,一类是包括“传统工艺”“技艺传承”“产品开发与创新”三个方面的核心能力主范畴,它们决定了民族传统手工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另一类是影响价值创造能力的五个关键因素主范畴,涉及“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品牌建设”“政府政策”“空间位置”五个方面。在坚持“突出特色,差异发展;多元融合,价值创造”的基本理念下,核心能力与关键因素共同作用于民族传统手工业创新发展理论框架的构建,推动传承人、企业、政府及相关人士从关注传统工艺的技艺传承转变到注重传统工艺的价值创造上来。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患者对医保政策知信行及医保服务满意度现状及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医保政策精准宣传及提升医保服务效能措施,文章对江苏省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开展问卷调查, 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和医保政策知识、态度、行为、医保服务满意度5个部分,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低收入人群医保政策认识薄弱,青年人群及异地就医人群医保政策行为意愿低,医保服务满意度低。建议以患者对医保政策的现实需要为导向,创新宣教形式; 以精准政策宣传纠正认知偏差,提升医保行动意愿;以信息化为抓手,提升医保服务效能;以普惠性商业医疗险为补充,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医保支付方式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作为医保改革的关键政策,在其推进落实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出控费和提质的双重导向,公立医院如何解读与应对,已成为新时期医疗卫生领域的“必答题”。文章将多源流理论与标尺竞争理论有机结合,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定性推导出DRG控费提质双重导向在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得到现阶段尚存在矛盾点的结论。通过医保、医管双视角,对DRG改革中控费和提质矛盾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细化,再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与落实DRG政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文章详细分析了淮安市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支付方式,着重研究了淮安市城镇职工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并抽取淮安市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各一所,深入研究淮安市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基金购买医疗服务的支付方式控费现状。  相似文献   

9.
DRG支付方式改革是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聚焦DRG支付方式改革的政策议程设置问题,能够凝练出DRG政策出台的逻辑路径和政策目标,继而为后续DRG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基于多源流理论,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及政治源流对DRG政策议程设置的过程进行分析,探讨DRG政策的形成机理和政策目标。研究发现,DRG支付方式政策的出台是问题源流、政治源流和政策源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问题源流——费用控制、医保管理;政策源流——专家倡导、政策探索;政治源流——执政理念、公众需要”,三者动态耦合,打开了DRG支付方式改革的政策之窗。为进一步推进DRG政策体系的完善与落实,在问题源流方面,政府应增强问题意识,不断疏解DRG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在政策源流方面,鼓励专家和各利益相关者参与政策制定过程,持续优化政策储备;在政治源流方面,把握国家重要战略的引领方向,积极践行国家医保改革理念。  相似文献   

10.
新华 《山西老年》2020,(2):55-55
国家医保局日前就关于将健康体检纳入医保范畴的建议进行回应时指出,目前基本医疗保险还没有能力将支付范围扩大到包括健康体检等非治疗性的、预防筛查的项目。医保基金俗称"救命钱",当然应该精打细算。更何况,如今体检领域存在诸多乱象,诱检、错检、过检等时有发生,贸然将体检纳入医保,医保基金将冒很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国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趋势,也是缓解我国“看病难”问题、推动分级诊疗、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效率的关键举措。文章在梳理国内外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的概念与内涵,并结合我国在整合医疗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对医共体的研究,分析了我国整合医疗卫生服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财政投入、协同机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薪酬制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安徽省S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为例,利用CIMO模型分析建设的政策背景、改革措施、干预机制和取得的成果。S县通过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付、健全人才管理、推动资源下沉、整合信息平台、畅通双向转诊以及推动医防融合等措施,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工作推进机制、医保基金总额预付制为核心的利益共享机制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但是也存在不完善的利益分配方式,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与管理。最后,提出要强化政府办医责任,多部门合作,共同推进改革;医共体内“两包”(医保基金和公卫基金打包支付给医共体)和“结余留用”机制要稳定并长期坚持;强化医共体的监督考核,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3.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是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文章总结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在破除“以药补医”,改革补偿机制方面的探索情况和成效,指出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财政对医院的补偿有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到位,医药利益链条并未斩断。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发挥监管作用,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强对药品流通、销售环节的管理和监督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二元"经济社会向"一体化"转型的开创性、灵活性、未定型制度背景,以及就业形式、劳动关系多元化、非就业人群普遍存在的民情,我国基本医保立法依循了"改革试验、政策构建、试点推行、法律总结"的路径,并以城乡"三三制"的"分割"制度呈现。城乡三项基本医保的政策构建和立法路径启示,"分割"城乡三项基本医保制度的逻辑中隐含着"整合"逻辑,《社会保险法》以参保人制度、筹资制度、待遇支付制度、管理制度为主要"区分"环节,"分割"并确立了城乡三项基本医保制度体系,这正是"整合"城乡三项基本医保制度的关键环节,也是整合式基本医保立法规范设计的着力点和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我院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及增长原因.方法 调查2000年至2010年我院医保患者的收入状况,以2010年为例分析影响医保费用的因素.结果 控制入出院人数,坚持合理用药、检查治疗,控制人均费用,降低医保患者住院费用,从而降低医院亏损.结论 医保费用科学有效控制,需"医""患""保"三方共同努力,使医保事业及医院建设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关注老年人就医需求,解决老有所医问题成为越来越紧迫的社会课题。文章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样本医院,基于医院视角对65岁以上医保患者的就医状况进行分析,包括病种人次、人均费用、费用支付比例等指标状况。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医院、医保、医药联动形成合力,更好地推进老年医疗服务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中遇到的障碍 (一)医保工作人员认知水平有限 因各地医保工作者对新医改付费机制的内容掌握有限,对很多细节上的问题理解有偏差,这不仅导致新付费机制在操作中出现了误差,也可能使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全民医保:我们准备好了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国在实现全民医保进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在实现全民医保中急需解决的六大问题,并就新形势下医保工作如何应对提出对策和建议,即制度建设向系统整合与区域统筹转变,参保扩面更加依靠体制机制创新转变,保障待遇向稳定均衡公平和创新支付机制转变,管理服务向系统、精确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打包支付对患者就诊流向的影响,选取福建省某国家试点医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分析和间断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该医共体实行医保打包支付前后患者就诊流向指标变化。结果显示,改革后门诊患者县域内就诊人次、县域就诊率上升,住院患者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下降趋势放缓;门诊患者基层就诊率下降,住院患者的基层住院人次及占比下降趋势放缓。医共体实行医保打包支付有助于引导患者回到县域内就诊,但尚未推动患者向基层分流。未来需进一步完善医保打包支付机制,提升医共体整体及基层服务能力,落实配套制度建设,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相似文献   

20.
医保基金的合理监管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当前医保基金行政争议存在医疗机构以诉讼解决医保争议的意愿不强、协议监管行为性质难以确定、违反医保协议的责任尚未厘清、医疗专业性容易引发单方监管合理性质疑等问题,不利于医保基金安全的有效管理。通过保证行政相对人的协商利益、构建第三方专家咨询制度、成立第三方调解委员会等形式构建多元化的救济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医保基金行政争议,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