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熹的茶缘     
佚名 《社区》2012,(32):18-19
朱熹(1130~1200年)字无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晚年自称“茶仙”,朱熹幼年丧父,早年全靠义父刘子羽抚养照料。父亲朱松嗜茶成癖,虽没有留下遗产,但却教会了他饮茶。朱熹与茶结缘可以说是家传。说来有趣,朱熹从他诞生之日起便与茶有缘。在他降生的第三天,行“三朝”洗儿之礼,当时家人以宋代贡茶名“月团”为他洗三朝,朱松曾无限感慨地留下一首《洗儿》诗:  相似文献   

2.
朱熹的父亲朱松是宋代名臣,也是道学中人。朱松虽然没有创建系统的道学思想,但也经历了一个从求道、体道再到行道的过程,体现了从"仁义"到"天理"的道学思想发展进路,在宋代道学发生史中具有代表意义。朱松的道学思想是朱熹理学得以形成的一股源头活水,这种家学传承具有重要的学术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的复杂思想成为历代学者争论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多数学者认为他主要是受儒家的影响。宋代儒学大家陆九渊声称:“李白、杜甫、陶渊明皆有志于吾道”,陶诗中就有“先师有遗训”一说,这“先师”当然不是别人,无疑是孔孟。但还有其他种种说法,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就说:“渊明之说者庄老”,一口认定陶渊明的思想主要是受老庄哲学的影响;近代学者梁启超则说他是受佛教的影响,是一位“厌世的乐  相似文献   

4.
邓肃是宋南渡时期著名谏官和爱国诗人,为人刚正,关心民瘼,交游亦十分广泛,李纲、陈瓘、陈渊、杨时、朱松、张元干等皆与之结为至交。考察邓肃的交游情况,可以对他的生平、气节等有更深刻的了解,对李纲、陈瓘等人的才情品行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能洞见南渡时期风云变幻的社会现实和时代风气。  相似文献   

5.
论小学在朱熹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是末学,又不可或缺朱熹毕生从事学术研究,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在涉猎的众多学科中,对于小学这样一门学问,他是并不看重的。他发挥程颐的观点说:“今之学者有三:词章之学也;训诂之学也;儒者之学也。欲通道,则舍儒者之学不可”(朱熹文集卷三十二《答张敬夫问目》)。在这里,朱熹把训诂之学断然排斥在“通道”的途径之外。在《答杨元范》一书中,他又明确地说:“字画音韵是经中浅事,故先儒得其大者多不留意”(文集卷五十)。他批评北宋神宗时“士之所以学者,不过章句文义之间,亦有浅陋驳杂之弊”,又指责吕祖谦“力主文义章句之学,意已稍偏”(…  相似文献   

6.
许衡(1209~1282)字仲平、号鲁斋,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人。是中国13世纪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元人有“北有许衡,南有吴澄”之称,后又有“南北二许”(指许衡、许谦)之说,把他和南方著名的学者吴澄(1249~1333)并称为元代思想家的“双璧”,并与东南的著名学者许谦(1270~1337)并称,可见他在学术界占有很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生在福建延平。出身于官僚家庭。祖籍江西婺源,是当地大族。他的父亲朱松就是一个尊孔的家伙。由于他从小就受到尊孔教育的薰染儒家的一套封建道德在他思想上烙印很深。据说他曾发恨起誓地说:“不遵照儒家的教条办事,就不是人”。十八岁考中进士以后,一直在官场混了几十年,受到了统治者的重用,给皇帝当过老师。朱熹死后,他的臭名更是青云直上。一二二七年,南宋理宗追赠他为太师,封信国  相似文献   

8.
明朝学者杨慎(号升庵)在谪居云南的数十年间,不顾嘉靖皇帝派人监视,满怀对生活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遍游滇中名胜,广交各界学者和民众。永昌(今保山县)、大理、临安(今建水县)、昆明、安宁等地,都留下他的足迹;安宁温泉、剑川石宝山等处,有着他的题咏;昆明西郊高峣的“碧峣精舍”(在今高峣小学校舍内)是他的长居之所。在这简朴的住宅里,他一面讲学,一面著述,经过三十五年辛勤劳动,给  相似文献   

9.
朱熹出身在一个衰败了的封建官僚家庭,他的家世是“婺源著姓,以儒名家”。父亲朱松深受二程理学的熏陶。朱熹从小在父亲的教育下学习儒家经典,也涉猎一些其他书籍。他后来回忆说:“熹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14岁时,遵从父亲遗嘱,拜当地名儒胡宪、刘子翚和刘勉之为师,其中“事籍溪先生为最久”。籍溪即胡宪,古书记载他既“会悟程氏之说”,“又好佛、老”。朱熹受到他们的悉心教诲,“虽释、老之学,亦必究其归趣,订其是非”。  相似文献   

10.
陈亮(1143—1194年)字同甫,号龙川,浙江婺州(今金华)永康人。他自幼博览群书,关心国事,喜谈兵略。面对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政治局面,他曾向孝宗先后呈上《中兴五论》和四次奏疏,力主抗金,反对苟和。他尖锐地抨击当时儒士、权贵和朝庭屈膝求和的既定国策,声称“今世之儒士自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也”;“今世之才臣自以为得富国强兵之术者,皆狂惑以肆叫呼之人也”;“通和者,所以成上下之苟安而为妄庸两售之地  相似文献   

11.
黄氵晋是元代著名学者 ,他生活在元代中期浙东地区 ,学源上承接朱熹理学和浙东事功之学 ,又受陆氏心学、张载气学、唐氏经制之学的影响。在元代特定的文化背景下 ,他以合和的态度 ,追求矛盾各派的融通。他的学术主张既是元代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又对元代及元代以后的学术走向产生了很大影响。探讨他的学术思想 ,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乾隆年间,正当对王渔洋及其神韵说毁誉不一、争论纷纭的时候,诗人、学者翁方纲来山东任提学使,他对这场争论说了几句引入注意的话。他说:“至于严沧浪之论诗,上接王官遗意,先生(指王渔洋)盖亦偶借拈之,非直以此概千载诗家也”(《渔洋诗髓论》)。这里称渔洋的神韵说是对严沧浪、司空图论诗学说的“偶借拈之”固然不妥,但是他认为神  相似文献   

13.
颜元(公元1635—1704年)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清初大思想家、教育家,他以“驾一叶之舟而欲挽其流”的大无畏精神对统治中国达数百年之久的理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成为当时最坚决、最勇敢的反理学战士。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赞扬“其对旧思想之解放最为彻底”,近代学者钱穆先生也指出:“其气魄之深沉,识解之毅决盖非有南方学者如梨洲、船山、亭林诸人所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  相似文献   

14.
叶适(公元1150—1223年),字正则,学者称之为水心先生,浙江永嘉人。他出身于贫穷的知识分子家庭,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高中榜眼,历官宝文阁待制、江淮制置使。他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爱国思想家,永嘉事功学派集大成者。永嘉事功学派与朱熹为首的道家派,陆九渊为首的心学派形成鼎足之势。“乾(道)、淳(熙)诸老既殁,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两派,  相似文献   

15.
归纳(induction)这个词儿,并非中国所固有,而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这个译名的翻译、流传和固定的过程,是同东方民族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觉醒过程息息相关的。这里,不能不提一提近代日本学者西周(1829—1897)和中国学者严复(1853—1921)、梁启超(1873—1929)等人的劳绩。 西周是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的传播者。他早年修习儒学。1862年奉德川幕府之命,赴荷兰留学,  相似文献   

16.
针对钱学森晚年叩问,将陈寅恪与同时代学者进行学术比较,认为陈寅恪治学特点体现为学贯中西、坚持"求真"、重视史料、诗史互证、理解之同情、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将陈寅恪与同时代学者进行命运比较,大师晚景尤为凄凉,最是文人不自由。假若历史可以假设,陈寅恪将成就另外一个陈寅恪(大师典型)。在转折年代的文化更新何其艰难,陈寅恪一生将学术作为生命象征和存在意义,这样也造成他个人史的悲剧与学术史的交织。  相似文献   

17.
在汉学史上,郑玄(公元127-200年)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他是“汉末之通儒,后学所取正”(李谧语)的伟大学者。其学“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后人称为“郑学”。郑学主要成就在经学、文献学和训诂学。本文拟就郑学的渊源、特色、成就、问题,作点概述,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8.
王襞是明代著名学者,泰州学派核心人物,王襞的佛道情结,除了受他的师友影响之外,更多地是为了避灾消难,补儒之残,为发展与宣传王学争取更大的自由空间。晚年崇尚仙道,目的是消除心中的烦恼,促进心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的话     
多年前已知悉米列娜、瓦格纳教授在组织多位学者围绕清末"百科全书"开展研究,曾两度举办学术研讨会,并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建立了一个"清末百科全书数据库"。2013年5月,瓦格纳教授受复旦大学光华杰出人文学者讲座基金的邀请,做了一系列演讲,在交流中,了解到他与米列娜教授主编收录十位学者讨论"百科全书"的一本专书,受《复旦学报》之托,约下了这篇稿子。这是一项揭示清末民初中国百科全书发展历程的研究成果。尽管以"百科全书"来命名还有争议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先生的学者之路经历了曲折多姿的过程。他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体制化学术训练,却通过自我摸索探寻到研治国学的正途:受近代以来古史研究学术新风影响,他自少年起就领悟了地下出土实物与纸上传世文献对勘的读书法,并在长期阅读古籍的过程中,从经史子集扩大到工艺杂著,逐步完成文物研究的知识积累;通过文物的收藏和捐献,他进入了"好古—集古—考古"的传统学术轨辙,也参预到"从个人研究到集团合作"的现代学术序列;他因一贯钟情于"社会百工技艺",受此"无言之美,产生无言之教",最终圈定以物质文化史研究为中心的治学范围;又由于追踪王国维、胡适等国学大师的考证方法,他精于"文史研究与实物相结合",不囿于"以书证书",而是拓殖于"以物证史"的学术新领域,具有学术创造的意义。沈从文先生从文人到学者的转身,使其接榫于中国"学者而兼文人"的大传统,并成为这个传统在现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