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下浏阳河防洪大堤,来到仙人村,就到了胡雪兰老师的家。胡老师的家是农村最常见的一栋二层楼房,上下六间一目了然。不同的是走进她的家门让人分明感觉到了一股浓郁的教育气息。胡老师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工作36年,担任过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务。1992年退休后,她主动担当长沙县黄兴镇仙人市学校少先队辅导工作,很快又在家门口自费办起了“希望工程”———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领着我们前去采访的是长沙县关工委主任易俊芳,这位老教育局长谈起胡老师创办的“希望工程”,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她介绍说胡老师办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相似文献   

2.
伍金梁 《老年人》2006,(8):37-37
第一次看到《老年人》杂志,是在和妈妈发生了一次不愉快的争论之后。妈妈退休那年,爸爸不幸患病去世了。虽然我和妹妹经常回去看望她,但妈妈始终都不能从痛苦中摆脱出来。直到有一天,热心的刘阿姨给妈妈介绍了一位丧偶的王伯伯后,她老人家的脸上才露出久违的笑容。但我和妹妹却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小学里仅有的三位老师是父亲王进程、母亲汪秀珍(校长)和儿子王晓东。 教室就设在自家院内,共三间,两间土房,一间临时搭建的棚屋。如果说还有什么固定资产的话, 就要数家里承包的那7亩山地了,甘肃的黄土种粮食不灵,亩产小麦仅200来斤,算起来,靠着 这块山地,王老师家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千余元钱。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广东某小学的校长承包一辆豪华客车,带着全校的老师去海南旅游。校长顺便带上太太,太太的花费由他自己掏腰包。学校的女教师居多,校长带头和男同事一起细致照顾那些晕车的女教师。大家都被校长的温柔体贴感动了,都很羡慕地说,校长夫人有福气。每次游览完景  相似文献   

5.
陪父亲睡觉     
母亲已经70多岁了,自父亲三年前去世后,我和姐姐曾多次接她,要她跟我们一起生活,可她总是说:“自己过,既轻松又自在,我可不跟你们在一起搅和。再说,我也舍不得这些老邻居……”无奈,我们每逢节假日、双休日都要去看望母亲。  相似文献   

6.
纯洁     
闻老师是一位长我近三十岁的老同事,由于对他特别敬重,他退休后,我常常去看望他。渐渐的,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不过他跟我谈起他与他妻子的故事,却是在他妻子去世之后。他妻子去世后那些天,他心里一直非常难受,在短短几天时间里,他就一连写了几十首怀念她的诗。他称小他10岁的妻子为"老杨"。说老杨虽然出身很苦,但天生一副好嗓子。而且天性活泼,人又特别聪明。家里供她读书,一直读到高小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街办小学教书。"那年头特别注重宣传,老杨能歌善舞,很快就引起了我们县文化馆的注意。1957年底,县文化馆要选拔一些业余文艺骨干,组建农村文艺宣  相似文献   

7.
琼斯夫人今年已经92岁了,除了患有一些常见的老年病之外,视力很不好,双目接近失明。丈夫去世以后,由于生活难以自理,她决定住进养老院。  相似文献   

8.
吴奶奶是生活在青岛市社会福利院的一位老人。她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参加院方组织的活动,与别人的交往也不多,但她与同屋居住的王奶奶平时互相照顾,相处得十分融洽。而前些日子,王奶奶突发脑溢血去世了,这对吴奶奶打击很大,吴奶奶像失去了一位至亲,非常难过,精神抑郁。她经常失眠,胡思乱想,有时半夜哭泣,  相似文献   

9.
李家英 《老人天地》2013,(12):38-39
今年暑假期间,已79岁的老读者李家英老师踏上了湖南开往新疆的火车。人们纷纷猜测她独自旅行的目的,其实她长途奔波目的只有一个——“团聚”,因为她的学生们不忘师恩,无论她在哪里,都还想着她……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Bok校长……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同学:有一句话我等了30年,现在终于可以说了:“老爸,我总是跟你说,我会回来拿到我的学位的!”  相似文献   

11.
文龙 《当代老年》2008,(5):11-11
基本案情:肖女士被肖先生与妻子王女士收养,成为肖先生夫妇的养女。王女士去世后,留下了与肖先生共有的一套房子,但未留有遗嘱。王女士没有其他的子女,父母也都先于她去世。肖先生在妻子去世后,写下了放弃继承权的声明,称自己自愿放弃继承妻子房产的权利,同时将房产中属于他的部分无偿赠给养女肖女士所有。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颍上县新集镇中心学校老师刘家勤的母亲张秀英今年106岁了。别看她年龄这么大,却耳不聋,眼不花,睡得香,吃饭香甜,血压正常,头脑清楚,虽说因胯骨骨折,不能下床活动,但还能穿针引钱,接听电话,和家人们常叙家常,每天晚上能兴趣盎然地看电视看到10点钟。老人如此高寿,她有哪些生活特点呢?近日,笔者采访了老人及其家人,他们介绍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字:  相似文献   

13.
围棋在我国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墨客中有很多人都喜爱下棋,因而留下了不少棋坛轶闻。 三国时的魏人阮籍,一日与朋友下棋,家人匆匆跑来告诉他:“老夫人去世了。”朋友听了站起来不下了,可阮籍执意不肯。终局之后,阮籍饮酒三斗,嚎啕大哭,吐血数升,体重一下子减了好几斤。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婚事     
邱晓冬 《老年世界》2006,(19):11-11
28年前,父亲得了肺癌,抛下母亲及我们兄妹7人,撒手人寰。 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白天在责任田里忙农活,晚上在家里忙家务,那时大哥在部队服役,二哥、我及弟妹们全还在上学。母亲倾注了全部心血,一人独自拉扯我们长大成人。那年,母亲刚刚40岁。后来曾有一位邻村小学离异的王老师有意与母亲再组家庭.但母亲怕贫困的家庭委屈了王老师,又怕影响我们兄妹的感情.同时,更担心乡亲们的闲言碎语。王老师来我们家几次后.母亲便坚决不准他再来.把自己的感情埋藏在内心深处。  相似文献   

15.
陈少敏是中共女杰,颇具传奇色彩,她曾以“扮贤妻掩护徐老赴湘”等经历而闻名。“文革”中,她受到冲击和迫害,被说成“在中原工作时期执行过刘少奇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可她去世时,悼词却又说她“自觉抵制刘少奇右倾投降主义路线”云云。1983年清明节,刘少奇夫人...  相似文献   

16.
"老谢!"校长这样叫他. "老谢!"同事这样叫他. "老谢!"学生也这样叫他. "老谢!"几乎是学校所有人对谢连喜的称呼. 其实,"老谢"不老.到他离开的那天,他还没满55岁;"老谢"职务也不高,只是学校的一名普通老师,兼任学校校企合作处的副主任.但校长、同事、学生叫他"老谢"的历史,却过去了20多年.  相似文献   

17.
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英国时间4月8日上午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一时间对"铁娘子"的追悼四起,人们对她的评论也褒贬不一。撒切尔夫人当政时,英国曾经流行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女孩问男孩:"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男孩说:"当首相。"女孩很吃惊:"男人也能当首相吗?"由此可见撒切  相似文献   

18.
文化宫     
《老年人》1996,(2)
文化宫找声音一对老夫老妻吵架,一连几天赌气不搭话。一天,老先生翻了抽屉翻衣柜,弄得一地狼藉,老太太吼道:"你到底找什么呀?"老先生哈哈大笑:"谢天谢地,我终于找到了你的声音。"(陈修生)小霸王甲:你说在学校听谁的?乙:听老师的。甲:不对。乙:听校长的...  相似文献   

19.
裴老师是一位中学心理老师,她向我求援,因为她接了一位很难帮的学生。 佳雯,一所重点中学的初二女孩,从小接受专业体操训练,多才多艺,成绩优秀。不过,她的心理却极其脆弱。只要与她交往的同学在某方面比她表现好,她就不高兴,甚至指着人家鼻子破口大骂。她受不了老师的批评,即使校长只是批评她所在的年级或班级,她也会大哭一场。上学期,班主任发现,佳雯一不开心,就用刀片割手背,有时甚至是在课堂上。面对流满鲜血的双手,佳雯无动于衷,甚至有些得意,却吓坏了身边的同学。  相似文献   

20.
□王淑珍老人今年83岁,早年患上精神病,一生没有生育。但熟悉王奶奶的人却都说她福气好,因为她有一个视她为亲生母亲的继子,有一个温暖的家。王奶奶的继子名叫周家新,今年49岁,是湖南津市雪丽造纸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提起他们母子俩的情缘,还得从头说起。周家新身世坎坷,刚出生就被人抱养,两岁时养母去世,养父续弦,继母就是王淑珍。那时,虽然家境艰难,但有继母疼爱,周家新的童年还是过得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哪知好景不长,一场政治风暴又把这个家庭摧垮了。王淑珍是湖北黄陂人,因有过一段给国民党军官当姨太太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