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代赋予使命,使命呼唤担当.青年是国之未来,是民族复兴关键力量之所在.青年必须保持高度思想自觉,勇于担当使命.党和国家为青年发展提供了优良环境,当代青年要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厚其修养,壮其意志,砺其气节,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  相似文献   

2.
使命与担当是引领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认清国内外纷繁复杂的新形势,解决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落实新时代"两个阶段"的新战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使命担当。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而言,其使命担当的内涵既包括作为青年所肩负的普遍使命,还包括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所肩负的特殊使命。践行自身所肩负的使命担当,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做到立长远之志,以满腔的热忱自觉担当;铸信仰之魂,以正确的"三观"引领担当;夯学识之基,以过硬的本领善于担当;育载物之德,以高尚的品德支撑担当。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希望,号召青年们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据此四重特质,新时代好青年应该是坚定理想信念的追求者、民族复兴使命的担当者、勇毅拼搏的吃苦者、踔厉前行的奋斗者。理想信念是精神的引领,使命责任是历史的担当,吃苦精神是实践的要求,奋斗品质是素质的支撑,这四个重要特质是新时代青年在新征程中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4.
网络语言是一种典型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它的创制和使用既体现了青少年网民的生理—心理特征,更反映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暧昧复杂关系.网络语言的亚文化特性一方面使青年文化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导致青年个体“自我异化”与“自我迷失”,网络语言明显的西方语言文化及意识形态特点也动摇着传统道德根基,影响青年的价值判断.对待这些影响,一是网络思想教育要适应时代变化担当起网络育人的使命;二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的发展;三是要加强网络语言的道德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5.
五四精神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情感表达,民族复兴是五四精神的价值目标,与时俱进是五四精神的时代追求,不懈奋斗是五四精神的精神动力。新时代青年应该传承五四精神,肩负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要把握时代脉搏,争做时代的"先进者",发扬进取精神,培育创新精神,培养担当精神;要勇于担起时代责任,勇做时代的"担当者",将爱国情与报国行结合起来,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将个人幸福与国家富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知识分子科学报国既是爱国使命的重要体现,也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和特点.科学报国是知识分子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价值依归;是以自主创新引领社会发展、推动国家建设为核心要义;同时,也是广大知识分子的共同事业.知识分子为完成时代赋予的爱国使命,要有自信昂扬、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要有严谨认真、埋头苦干的科学态度;要有创新发展、独占鳌头的领先能力.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高校新时代好青年培育的重大意义,从新时代好青年培育的四个维度“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解读其时代价值,着力构建理论学习、文化熏陶、实践锻造、网络渗透四位一体的实践路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育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好青年。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马克思主义青年培养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青年培养思想、借鉴中国共产党青年培养工作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回应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青年培养的战略意义,阐明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发展目标,将使命担当作为青年培养的主线贯穿于新时代青年培养工作,推动实现青年培养主体的分工协同,并强调要建强青年培养的保障机制,具有鲜明的战略性、科学性、系统性与实践性,对指引新时代做好青年培养工作以及促进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当代青年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聚焦点,已经或即将在各项事业中挑起重担。探究当代青年的特点,把握当代青年的成才规律,认真做好当代青年的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当代青年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发展自身能力,对于促进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对担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青年承担使命、接力奋斗提出了新的希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始终把青年看作祖国的  相似文献   

11.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生力军。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发出号召,青年一代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切实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种先进文化,为时代新人培养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邃内涵,着眼于新时代培养怎样的青年、为谁培养青年、怎样培养青年这一时代问题,从加强教育引导、注重实践养成以及加强制度保障等层面,教育引导青年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理想和为人民幸福而永久奋斗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深刻阐述了青年职业选择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及原则,充分展现了青年马克思崇高的人生理想、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担当。面对在职业选择中出现的贪图安逸、期望过高、自卑倾向、职业道德追求淡化和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新时代青年应深入学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文章,获得启迪,在职业选择时坚守价值追求、练就过硬本领、勇立时代潮头、敢于拼搏奋斗、勇于担当作为,在奋斗中书写靓丽的青春人生。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内涵丰富、高屋建瓴,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青年的论述、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青年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润滋养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青年工作的职责使命是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青年全面发展,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提出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一论述植根于对新时代教育地位和作用的新定位,体现了对新时代教育使命的新认识,提出了新时代教育使命担当的新要求.习近平关于教育使命的重要论述,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把对教育事业历史使命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为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主动精神能够为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指明时代发展走向,树立自信自强意识,锚定人生价值方向。新时代青年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树立正确党史观,学习先进模范楷模,坚守初心使命,做到以“理”化之、以“史”视之、以“范”引之、以“心”驱之,在建立历史思维、树立历史自觉、增强历史自信中传承历史主动精神的内核力量。历史主动精神提供给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所必须的科学理论、正向渗透、目标引领、现实导向与世界胸怀。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以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新时代青年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团、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回答好属于青年人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和“未来之问”,在充分了解中国式现代化演进过程中青年人展现的使命担当的基础上,直面新时代对青年所提出的要求,要用有理想补足“精神之钙”、敢担当孕育“责任之心”、能吃苦培养“务实之风”、肯奋斗锻造“斗争之魂”,培养能扛使命,能担大任的底气。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要以理想信念之光照亮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责任担当之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吃苦务实之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自强奋斗之魂领跑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担当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使命与责任,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嘱托与期望,应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对于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而言,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如何更好地与新时代共同前进、规划好自己的学习任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学习青年习近平肯读书善学习、讲实际重实践、看历史知古今、知群众爱人民的个人学习成长经历,对青年学子学习成长具有教育、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立足于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青年使命观思想与中国历代领袖对青年使命的论述为理论基础,洞察国内外新形势,深刻指出新时代青年要勇于承担政治使命、民族使命和世界使命,进一步丰富了青年使命观思想.深入学习新时代青年使命观对当代青年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主动精神蕴含着的理想信念、担当使命、吃苦耐劳、不懈奋斗等品质,是涵育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价值要素。用历史主动精神涵育新时代好青年,要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政治性与价值性、内生性与外源性的统一,精准把握教育契机,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教材、融进课堂、融入实践、融进日常生活,增强广大中国青年的历史自觉与主动,使其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时代要发展进步,精神必将弘扬传承。一百年过去了,"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分别作为五四精神的"灵魂、方向、旗帜",对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青年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青春力量,应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素质本领、强化担当意识。对此,高校应将五四精神融于主渠道与主阵地、融于专业学习、融于社会实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