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天来了,这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在这个充满生机和美丽的季节。初中生迎来了学习生涯中第一次重要选择:读高中,还是读中职?这是一个问题——也许你对职业教育还不太了解,也许你只是处在一个“被选择”的位最,也许你对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还没有认真思考……没关系,看完下面的文字,你也许会有答案——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10,(1):11-19
在华盛顿广场西边的一个小区里,街道横七竖八地伸展开去,又分裂成一小条一小条的“胡同”。这些“胡同”希奇古怪地拐着弯子,一条街有时自己本身就交叉了不止一次。有一回一个画家发现这条街有一种优越性:要是有个收账的跑到这个街上,来催要颜料、纸张和画布的钱,  相似文献   

3.
奴役     
2007年春,在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某条街的地下,发现了一件神秘的东西。据《纽约时报》报道,这个黏土球“大小和形状跟一个足球差不多,里面混杂着300来件金属物和一把石斧,其刃划开黏土,直指天穹”。人类学家认为,它也许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祭祀品,体现了非洲的宗教习俗。原先这个黏土球陈列于“露天场合让每个人都可以观看”,但在后来铺设街道的过程中它就彼埋于地下了。  相似文献   

4.
廷巳 《华人时刊》2007,(1):38-43
也许很久以前,他们就来到这个城市,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属于他们的天空:也许迄今为止。他们已经找到工作,甚至于有过许多家企业工作的经验,但是他们依然无法享受城市的安全感;也许走在城市的街道,他们对城市的每一丝气息都非常熟悉,但是,这些大学生说: “我觉得这个城市不太适合我,…我该到哪里去…” “当我从一家企业出来走到另一家的时候,我发现我的经验储蓄还是一片空白。” “那些活,稍微有点电脑常识的人都能做,哪怕他只是个初中生。” ……  相似文献   

5.
清净之莲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  相似文献   

6.
赵婕 《社区》2010,(2):9-9
一个阅读的姿势,让我能够像读书一样去读人,并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相携同归的人。而我自己,也只是愿意成为一本沉默的书,文字写满在我身上,有心的人,就在我面前驻足片刻,甚至一生一世;无缘的人,我们就两不相干。  相似文献   

7.
恐惧     
在一片不知名的大海上,有一个不知名的小岛,在这个不知名的小岛上,住着一个不知名的民族,这个不知名的民族生活在一种不知名的恐惧之中。他们恐惧,他们的恐惧来自对自身的渺小感:他们认为天很大,在很大的天上随时会落下击碎他们屋檐的大冰雹,落下冲毁他们羊圈的大水,落下吹走兽皮的大风……他们认为海很大,大到看不到尽头,它既可以给予他们无穷无尽的鱼虾,也可以轻易地掳走他们所有的财产。他们想过要去探索海的尽头是什么,就像他们发现森林的尽头是一条河一样。但是他们没有,因为他们恐惧,恐惧滔天的海浪使他们葬身鱼腹。后来,在恐惧之中,…  相似文献   

8.
小镇     
马云祥 《社区》2005,(1):48-48
窗外是淡淡的月光,心情也是淡淡的,像下午我去小镇时一样。 从学校一毕业我就到了小镇上的中学教书,只呆了一年,我就离开学校出去读书了,但工作关系还一直保留,每个月还能领几百块钱的生活费,直到现在。 其实小镇简单得很,只有两条街道,街道两边是普普通通的二层小楼,有几家店铺,一点也不热闹。小镇上的人不多,即使逢集的时候,也很少有水泄不通的场景。 小镇上只有一家卖肉的,要是有人来这里卖肉,卖肉的老板会把人家轰走。而周围其他的集市上卖肉的能有一条街,由此一斑可见小镇的闭塞与落后。但小镇曾经繁华过,因为小镇有一条河流,以前河运…  相似文献   

9.
画说老北京     
东长赛街道一幅画的是东长安街。在北京城里,人们对於街道的称呼与其它城市不大相同,普遍地叫做“胡同”。为什麽会如此呢?技书上说,有这样两条原因。其一,“胡同”一词始用於元代,而其本义是蒙古语“井”的意思。也许这与草原上水少有关系,凡人能居住的地方必须有水,所以“井”变成了人们居住地的代称。其二,《宛署维记》中说:胡同本元人语,字中从胡从同,盖取‘胡人大同’之意。”这两条不知道以哪个为准,好像都有一些道理。不过,除了多数称呼“胡同”,也有少数称呼“街”的。东长安街就是一个。东长安街与西长安街是对榇的…  相似文献   

10.
世界总是在不停地转动,而我们也总是在不停地走。路,到底有多长?也许谁也不会知道,走着走着,终于也就忘记了尽头。生命,只是一个过程,有许多人会陪着我们走一段路,然而他们只是过客,也许,在下一刻就会离我们而去。路,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来走。离别,是必然的,谁都无法每时每刻地守候,只有经历了离别的悲伤,才会了解相聚的欢喜。没有人会时刻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学会自己去面对。用自己的手探去委屈的泪水,告诉自己不再流泪,抬头向前看,依然还有灯塔,为我们照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路,在延伸,没有尽头,就像爱一样,因为有你的随行,我便不再寂寞。——题记烟雾弥漫,它时隐时现,像天上的北斗七星一样让人浮想联翩;阴雨霏霏,它崎岖泥泞,像一条褐色的油布,使人望而生畏——它就是通往我家的那条弯弯的山路。它不平坦,但我喜欢;它不宽阔,但我留恋。因为我知道,在路的尽头,我的老父、老母正在那儿翘首遥望着他们的女儿。那是一条由爱筑成的幸福之路。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凛冽  相似文献   

12.
也许很久以前,他们就来到这个城市,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属于他们的天空;也许迄今为止,他们已经找到工作,甚至于有过许多家企业工作的经验,但是他们依然无法享受城市的安全感;也许走在城市的街道,他们对城市的每一丝气息都非常熟悉,但是,这些大学生说:“我觉得这个城市不太适合我,……我该到哪里去……”“当我从一家企业出来走到另一家的时候,我发现我的经验储蓄还是一片空白。”“那些活,稍微有点电脑常识的人都能做,哪怕他只是个初中生。”……  相似文献   

13.
老屋拾秋     
凉风习习,落叶飘飘,又是伤感的季节。 也许是我的离开,她感到寂寞了吧,我的老屋在秋的衬托下格外萧索。不知过了多久,也小知我离开了多久,又一次,我投入那为我敝开的怀抱,重逢的温暖再次流淌在心问,浸透了血液。  相似文献   

14.
握手     
俄罗斯深冬的一个夜晚,天气异常寒冷,圣彼得堡的一条小小街道的拐角处,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斜卧在墙根下。他什么时候来的,什么时候会离开,谁也不知道。来来往往的行人从他面前经过,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墙根下的他。他的存在只是这个繁华热闹城市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而已。  相似文献   

15.
60米的母爱     
正那年,她独身一人前往苏州,刚安顿好住处,母亲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的打来,她不接,母亲又发短信。"丫头,告诉妈妈,你在哪儿?""妈妈只是太希望你有一个好的将来。也许我的方式不对,但妈妈的初衷惟有一个……"再三思索,她回了一条短信给母亲,"妈,我很好,在学沙画。不要试图去找我,否则我会再次消失,让你无法找到。我只是太累,想歇歇。"  相似文献   

16.
城市里有那么一条街,漫着清浅的梧桐香。 我第一次来这个城,租了单车,拿了地图,百转千回只为寻找这条街。其实,我要寻找的,是他。  相似文献   

17.
祁建  子言 《社区》2006,(24)
在北京西城区,中南海西侧红墙外,有一大片灰瓦砖墙的平房社区。在这片社区的中部有一条南北贯通的街道,如同这片已经列入了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范围的老房老舍一样,它的名字同样古老——西黄(皇)城根南街,也许是因为这条街的北端有一座著名的古建筑——礼王府,南端与北京城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相接,所以这条街也不算太窄,最近重新整治过的街道,画上了标准的交通标志线,成了北京“疏堵工程”中的一条城市次干道,但与此街西侧的西单大街相比,来往车辆并不多,在京城腹地保有了一片难得的宁静。怎么将“皇城根”写成“黄城根”了?说到北京的黄城…  相似文献   

18.
想起一个人,也许是在孤独至极的时候,也许是在紧张忙碌的空档,也许是绝望伤心的时候……想念的理由一万条,想念的心情一万种。我要的想念的心情,只是我亦或是你在想起对方的时候,微笑。会心地微笑。也许不记得你的名字,也许已忘记你的相貌,只要记得曾  相似文献   

19.
我一个人,走在每天上学必经的小道上。时值秋末,万木凋零,厚厚的落叶积了一地,脚踩上去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哦,又是一次生命的凋零!深秋确实是让人感伤的季节,就像我,在踩碎这些落叶的同时,也踩痛了内心的那份思念。这条荒凉的小径,这些张着枝丫的白杨,这片苔痕斑驳的石墙,刹那间变得虚幻不清,我听见自己的心里分明在呼唤着一个女孩的名字——“叶儿”,那是一个有着一张朝阳般明媚的面庞,一个带给我遐远思索和感动的女孩儿。记不得多少次我们俩儿穿着颜色相仿的衣服,嚼着棒棒糖,大大咧咧地从街头闹到巷尾,一路欢歌。那时的我们俨然是两个…  相似文献   

20.
危险的资本     
大约在两年之前,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挪威人四处横行,当地居民则对此愤恨不已。因为预计北极圈地区的经济繁荣即将结束,奥斯陆的一个政府基金当即认定他们应该在这个熟悉的市场中找到一条容易的生财之道。它开始卖空冰岛过度扩张的银行债券。你也许会觉得,这只是投资学常识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