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是决定新时期高校党建成败的关键。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入党过程中存在入党动机现实化、甚至功利化,党性修养提升缺乏能动性,先锋模范作用不显著以及党员的持续教育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文章基于党员发展质量的突出问题,提出系列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的创新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构建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青年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高校党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高校各级党组织应重在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规范程序,把好党员入口关,完善制度,确保大学生党员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大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入党年级提前,学生担任党支部书记人数增加,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维护高校安定稳定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大学生入党愿望强烈而早期引导培养不够到位,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量较大而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偏少,大学生入党程序规范化而实际操作中有时不够规范,大学生入党前的教育和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如何衔接等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生发展党员的质量,要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作为大学新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及早引导学生向党组织靠拢;健全党内"三会一课"制,加强督促检查,强化大学生党员意识;加强高校党务干部业务培训,提高党务干部工作水平;加强对党支部的检查指导,不断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相似文献   

4.
提升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是建立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核心工作之一。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理想信念淡化、入党动机功利化,入党把关不严、数量质量关系错位,培养教育缺乏实效、先锋模范作用不够,质量保障体系乏力、出口机制不畅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处理数量与质量的辩证关系、强化党员发展各环节力量建设、完善党员退出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对策,保障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党员大部分是在大学校园的特定环境中入党的,仍需进行继续教育和培养,加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谋求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深入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从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高校一些大学生要求思想政治进步,积极靠近党组织,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为党内输入新鲜血液而增加党的生机与活力,对于完成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在确定他们入党、准予入党和入党后始终能够达到一个党员的标准,在工作中先锋模范、努力拼搏、无私奉献,关键的是他们有很强的党员意识、很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为此,提出学生党员质量控制和如何控制的问题,从入党前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入党中严格入党条件和程序、入党后追踪培养与严格管理三个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提出质量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入党积极性很高,但入党动机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入党现象的调查,分析出多种偏差性入党动机及其产生的因素。认为只有科学地构建与时俱进的高校党建体系,锤炼和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才能有效地发挥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群体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党员发展"控量提质"的新形势下,从探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入手,阐述了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并针对大学生在"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不同教育阶段培育出现的问题,来完善新生党的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党员继续教育和后进党员帮扶教育制度的建设,从而探索和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探索对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的途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是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做好广大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既是对广大申请入党人政治热情的保护,也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和数量的关键。在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通过落实培养措施、强化过程培养和实践锻炼,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奋斗目标、走向成熟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党实践“三个代表”目标的根本。因此,探索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的途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扩招、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观的冲击和大学生就业的压力等 ,对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和教育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此 ,应该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队伍的建设 ,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把握好发展党员的质与量的关系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促使大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和教育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夯实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使大学生党员成为自觉贯彻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永葆党的先进性,关键是要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在高校学生党员中构建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尤显重要。通过对高校学生党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提出了构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措施和办法,形成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关键是要构建长效机制,永葆党的先进性。通过对高校学生党员的访谈和调查问卷,提出了构建学生党员学习培训长效机制的措施和办法,形成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先进性教育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既注入新的活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与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探索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模式,努力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机制和方法,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挥高校学生党员主体作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思想主流健康向上,但还存在着主体意识缺乏、主观能动性不强、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主体民主意识、党性观念、自身素质、党组织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此,高校要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切实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保障学生党员的民主权利,同时不断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党性锤炼,切实提高学生党员的主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生党员队伍中,要注意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学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着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利用和把握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利时机,以着力解决学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突破口,增强先进性教育的针对性,使学生党员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起色和变化,是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学生党员培养全过程中建立并完善答辩制度,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综合素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科学性和和公信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完善层次分明、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答辩内容,是提高学生党员教育、培养、考察和监督实效的关键。应从完善答辩程序、建立分层培养、突出过程评价、加大监督力度这四个方面对高校学生党员答辩机制加以创新研究,不断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青年学生中发挥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势在必行。当前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存在重视不够、学生党员思想基础不牢固、学生党组织开展的组织生活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应通过健全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管理监督体系、创新学生党组织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党组织的社会辐射功能等途径加强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9.
谈学生党员社会实践与学生党建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就大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问题,谈谈以下三点:一、大学生党员缺少社会实践是党建工作不能忽视的问题;二、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三、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笔者认为,校园内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是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主渠道. 校园内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多种途径:高年级学生党员做低年级班主任;承担党、团课任务;设立学生党员服务区; 建立与普通学生联系网络;开展帮困助学活动;实践党员标准的学习活动、科技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等. 大学生党员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体的, 部分学生党员应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相似文献   

20.
创新乃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中的骨干,是高校大学生中的高素质群体,最具创造性、能动性、号召力、凝聚力,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带动一大批学生。积极研究和探讨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干部创造性品质的培养,发挥高素质群体优势,是广大学生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