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华书局2002年标点出版之《三国志·蜀书·张飞传》云:“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邻守汉川,邻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余日。”(第934页)按:以此标点,即是说张邻当时进军地为宕渠、蒙头、荡石三处,而实际并非如此。据《先主传》云:“曹公使夏侯渊、张郃屯汉中,数数犯暴巴界。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邻等战于瓦口,破郃等,(郃) 相似文献
2.
由中华书局校点出版之《三国志·蜀书·邓芝传》云:芝使吴,孙权与诸葛亮书曰“丁玄掞张,阴化不尽;和合二国,唯有邓芝”。按:丁厷、阴化皆人名。裴松之注“丁玄掞张”云:“孙权盖谓丁厷之言多浮艳也”。丁厷为人名无疑,于是标点者乃于“丁厷”二字侧标以人名符号,“阴化”二字侧则无。疑标点者于“阴化不尽”句,未得其解。其实,阴化亦人名。《蜀书·蒋琬传》云: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可证。丁厷、阴化盖皆蜀臣,曾早于邓芝先后出使东吴者。审权语,于蜀使中特赏识邓芝。“丁厷掞张,阴化不尽”云者,盖谓丁厷言多浮艳,失之夸;阴化言有不尽,失之蓄,惟邓芝诚(?)可取也。以今日言之,则孙权以为丁厷夸夸其谈,华而不实;阴化小心翼翼,欲言又止,惟邓芝开诚布公,直言无隐也。今按《邓芝传》云,芝使吴与权语,权谓芝曰“君之诚(?),乃当尔邪!”即是其证。 相似文献
3.
4.
《史记·三王世家》:“丞相臣青翟太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充……”。中华书局点校本将其点作:“丞相臣青翟、太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充……”。我认为此种点法可商,“行御史大夫事”应上属,理由如下。按《汉书·百官公卿表》,当时张汤为御史大夫,故上引语中“行御史大夫事”似为虚职,以示尊宠。“太常臣充”,《索隐》认为指赵充。遍查《史》、《汉》,未见载其有关事迹。是知赵充仅任太常,且非宠臣,恐难“行御史大夫事”。“太仆臣贺”指公孙贺。《汉书·公孙贺 相似文献
5.
张锡厚《敦煌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对所引《风归云》曲子词的标点,值得商榷。其文如下: “征夫数载,萍寄他邦,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月下愁听砧杵起。塞雁南行,孤眠(亦鸟)帐里。枉 相似文献
6.
卷186《雍泰传附张津传》(页4932):“[张津]预平富贺贼……”(中华书局本,下同。) 按:“富[川]”、“贺”,都是当时的县名,同隶于广西平乐府,见卷45《地理志·广西·平乐府》。这里把两县混而为一,不妥。“富贺”中间应加上顿号,标点作:富、贺。卷199《李承勋传》(页5266):“临安、蒙自盗贼复兴……”按:“临安”是府,“蒙自”是临安府之属县,见卷46《地理志·云南·临安府》。临安和蒙自是从属 相似文献
7.
翦伯赞、郑天挺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二册(一九六二年版,以下简称《资料》)选了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叙》。我认为《资料》对这篇叙言的断句和标点多处有误,现举不明文义、断旬有误为例,提出商榷。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见《资料》第427页)“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这是引《易经》第八《系辞下》中的话,只不过把原话中的“官”字和“民”字换成了“工”字和“品”字罢了。所谓“夬”,就是“决”的意思。《易经》注云:“书 相似文献
8.
“奉御笔捕草寇宋江”这八个字,见《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墓志铭》,书撰者华阳范圭。在历史上的宋江是不是投降派的讨论中,这八个字经常为论者引用,借申述自己对宋江结局的看法。对这八个字,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断句和标点:其一, 相似文献
9.
前些时候,由于编纂《三国志人名索引》,有机会阅读了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出版的点校本《三国志》。该书有细致的标点和精密的校勘,便于阅读,帮助解决了不少编写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但也发现了一些不妥之处,现仅就人名标点方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宋高僧传》是最为重要的中国佛教史籍之一,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范祥雍先生的点校本,嘉惠学林,其功甚巨.然该版本在标点方面尚有一些可资商榷之处,笔者近日在阅读该书时,随录其点校中有疑义之处,略申管见,俾再版之时得成全美焉.
专名号:
1.乾祐元年,汉祖以龙潜晋土之日,便仰岷名.(7·巨岷·151)
按:"晋"指五代之后晋,当加专名号,范书误将专名号加于"土"字之上. 相似文献
11.
三国故事是我国历代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文艺题材。《三国志通俗演义》(下简称《通俗演义》)成书以后,仍然以其它艺术形式流传着,人物和情节也多有与《通俗演义》不同者。《三国志玉玺传》(下简称《玉玺传》)就是其中之一种。 相似文献
12.
冯爱文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节选了《庄子·养生主》中的一则寓言。文章不长,而标点需要商兑处颇多。现议讨如下:(1A)疱丁为文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股之所时,董然响然,奏刀嫣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1B)疱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局之所舟、足之所履、膝之所付,岩然响然,泰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A是原文标点,B是商酌标点.下同.)这个语段只两句话:第一句,“厄丁为文惠君解牛”,提出海丁宰牛的事,第二句,“手之所触……《… 相似文献
14.
15.
《三国志》双音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三国志》双音词研究唐子恒〔关键词〕三国志双音词研究〔作者简介〕唐子恒,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邮码:250100。《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一生约有一半时间生活在三国时期,东汉灭亡才十几年他就出生了。《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初,按王力先生的看法,此时仍与先秦...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陈寿的《三国志》不仅是罗贯中《三国志演义》的史实渊薮,而且是其化意蕴的渊源之一。在建构君臣关系的理想模式,揭示国家兴亡在“民心”、“人才”的社会规律,弘扬布衣将相的奋斗精神等深层化意蕴方面,二一脉相承,遥相呼应。从中可透视传统化的主旋律及士人群体化心态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