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然要有自己特有的主打产品或服务。因为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通过市场交换获取利润,才得以支付成本,积累资金,扩大再生产。这是一般从表面上观察得到的基本常识。但是深入分析国内外企业的成功原因,实际是在于会经营人才。那些善于经营人才的公司才是最终的赢家。“先造就人才,后制造机器”是企业成功的基本经验“松下公司是先造就人才,后制造机器”是松下幸之助这位经营长达70年之久的企业经营大师积一生经验的肺腑之言。不论是美国的GE、IBM,还是日本的松下、本田,或者我国的海尔…  相似文献   

2.
思科公司——每个员工的成功就是企业的成功。 美国思科公司是1984年由两个人创办并快速发展起来的网络技术公司。目前,思科在全球的员工已发展到3.4万人,年营业额达130多亿美元。 思科确立了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股东和主人的经营思想,建立起让每个员工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大价值,实现自己最大梦想的经营体制。公司尊重员工的创新精神,培养员工寓个人成功于团队成功之中的思想;经常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与国外员工到本土受训,增长员工成功的个人才能;教导员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以充分利用公司资源;提供一个能够发挥“领导者的成功特质”的环境,帮助员工实现设定的目标等等。同时,思科坚持人才增加与保留的知识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实行全面招聘人才的方法,若员工介绍和成功引进一名人才,公司给予1500美元的奖励。  相似文献   

3.
医院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专业人才的汇聚,才是成功的关键。如何留住顶尖人才,靠的是管理者优异的寻才策略与用人能力。在建立全面薪酬体系的基础上,培训职工,针对不同情况,量身定做、合理制定职业计划,并进行情商训练,制定富有“人性化”的“管理方案”。由此不断发现职工潜能,培养顶尖人才,留住顶尖人才,创造最大战略价值,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是医院发展的源源动力。  相似文献   

4.
情商哲理     
人力资源理论“1”和“0”的关系“1”是指企业机制,即企业的权力、动力和制度创新问题;“0”则指人才。“l”和“0”的关系中“1”占主导地位。有了“1”才能挂上“0”,“0”挂得越多,企业的经营就将越成功。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以顾客的需要为转移,让顾客了解你的产品,才能成为市场赢家。其中成功分销很重要。1.确定企业的经营宗旨和目标市场经营宗旨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它象一只“无形的手”,指引员工齐心协力地工作。“生产优质产品,创造美好生活”是美国杜邦公司沿用了65年的企业宗旨,1999年9月,杜邦公司启用了新的企业宗旨:“创造科学奇迹”。在谈到这次变化时,公司负责人说:“一个能独特地表述公司精髓的企业宗旨,对于加快公司发展进程极为重要。我们的重新定位不仅仅是一个新口号或新的广告活动,而是今后…  相似文献   

6.
好的机制是促使企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双星集团之所以傲立于市场潮头,就在于能够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主动改革体制变革机制。通过不断完善竞争机制,强化约束机制,保持激励机制,变革操作机制,营造出一种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层层有推力的竞争环境,从而形成有双星特色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猫论”在企业都把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纷纷到外部招募人才,争相打起人才战的时候,双星集团总裁汪海却认为“人人是人才”,“百步之内必有芳草”,关键是让每个人发挥最大的潜能,为人才搭建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舞台…  相似文献   

7.
事实上,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才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基石,是企业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如果企业没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氛围,营造一个“企业为我家”的软环境,就根本无法将人才凝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戴尔公司中国区总裁符标榜说过:“在戴尔,最大的财富是人才,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没有最好的员工,企业很难有大的发展。我去美国总部开会时到戴尔全球CEOHichaelDell家做客,他给我们看了自公司创建以来的一些资料。我觉得他有一点做得非常成功,就是在他每次碰到困难的时候,都能找到合适的人才帮他解决问题。这些人才都是非常有能力而且非常专业。他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他会寻找合适的人才补充自己能力有限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人的资源最难得,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相似文献   

9.
一位知名的民营企业家介绍他如何进行企业决策时,举了一个例子:他的企业经营各类产业。而各产业部的经理都有自己在经营这一行业的专长。在企业进行重大决策前都要请这些经理共同参与,如对桌处房产开发作可行性决策时,召开各部门的经理进行共同研究。作为企业的“一把手”事先不定调子,让分管其它行业的部门经理提出意见,然后请房产部负责人解答大家提出的疑惑,并对各位经理提出的而事先没有想到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如果大家听后觉到可行。作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就决定上。不行他就不上了,或者请房产部经理再使出第二套方案来讨论。结果这些决策取得成功。拿现时的话来说,该决策成功的经验是较好地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权力实际上是由企业中分管这一产业最优秀的人来掌握,因为他们“懂行”。最有发言权,而作为企业的负责人的最后决策主要是听从这些“懂行”人的意见而已。  相似文献   

10.
凤文 《领导科学》2003,(20):38-3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新一轮的人才大战正在掀起,人才与科技已成为竞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为此,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化战略中,已将开掘人才上升为企业的“第一要务”,不断创新人才理念与战略。探索跨国公司开掘人才资源宝藏的成功秘诀,对于我们的企业加快更新人才理念,紧紧跟上世界人才竞争步伐,全面提升企业国际经营核心竞争力是很有教益的。“无边界”理念———创建独有的企业精神以争夺人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信息化等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大趋势。在这一现象还在被经济学家忙于注释、尚…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如何用知识资本为企业带来最大的利益,这始终是任何一个企业经营的前提。中小企业需要重视知识资本,把知识当作第一资本来经营,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经营模式,中小型企业才能摆脱现有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走向成功,这也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知识资本运营是指通过对知识资本的不断积累,不断钻研,进行利用等各种途径,用来实现企业利用知识资本收获最大利润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2.
季斐 《管理与财富》2010,(3):109-110
鲶鱼效应事实上是一种负激励:它是通过引入积极活跃分子,来激励同行业者,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经营或技术水平。激励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空间。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企业的激励制度不可谓不丰富,但未必能全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鲶鱼效应的研究和应用中,人们往往过分侧重于对“沙丁鱼”的激励,而忽视了“鲶鱼”本身的激励问题。然而对于鲶鱼型人才来说,自我实现始终是最根本的。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来讨论“鲶鱼激励”。  相似文献   

13.
张宸 《办公室业务》2014,(16):21-22
正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如何用知识资本为企业带来最大的利益,这始终是任何一个企业经营的前提。中小企业需要重视知识资本,把知识当作第一资本来经营,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经营模式,中小型企业才能摆脱现有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走向成功,这也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知识资本运营是指通过对知识资本的不断积累,不断钻研,进行利用等各种途径,用来实现企业利用知识资本收获最大利  相似文献   

14.
朱玉童  彭晶 《经理人》2003,(10):64-65
具备人才、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先天条件,才能应用“先市场后工厂”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5.
江苏海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申海集团份有限公司最近一举迈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之列。他们的成功做法,就是吸收社会科技力量向企业“软流动”。 所谓“软性流动”,即是在不迁户口、不转关系的情况下,广泛吸收科技人才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使科技人才拥有的知识才能向企业流动。 人才“软流动”,一是降低了对人才投入的成本。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和实力暂不雄厚的企业要走出困境,加快发展,必须拥有一大批人才,但是如果按照过去引进人才传统做法,则必须提供较为可观的生活待遇,才能引到人才。然而,这对落后地区和实力…  相似文献   

16.
袁学伦 《经理人》2009,(4):76-77
3月5日,曾经傲视全球的市值最大银行花旗集团,自上市以来股价首次跌破1美元,沦为垃圾股。这个金融“巨无霸”命运的逆转,折射出众多昔日风光无限的企业当下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一场金融危机令无数成功了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企业陷入困境,也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企业和企业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领导者如何掌控企业方向,引领它冲破危机走向持续成功?世界著名成功学大师,管理畅销书《成功长青》的作者斯图尔特·埃默里(Stewart Emery)在接受《经理人》专访时,  相似文献   

17.
经营企业,不是管理家庭、家族、宗族、帮会。企业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利益最大化”“商业利益高于一切”:再怎么偏爱“三缘”,也只能在老板私人收入中资助,不能把企业的岗位、权利等作为礼品、奖品  相似文献   

18.
当今做企业,“用人不疑”是对企业不负责任,“疑人不用”是对企业最大的犯罪。在我看来,”用人疑、疑人用;理性疑、感性用:公开疑、透明用”,这就是最好的用人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月20—21日两天,西部地区首届“Chiwan Chain 2010两岸连锁体系创新高峰论坛”在成都市城市名人酒店举办。本次活动是辛亥革命百年来,西部第一次,以“Chiwan”名义举办的“连锁化经营与信息科技应用”综合性高峰论坛。两岸三百多家知名企业、五百多位企业界总经理、领袖精英共聚一堂,分享企业如何做强做大以及连锁化经营的成功经验,并期待两岸企业能够具体合作,共同成功打造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1983年东京大学的小宫隆教授提出的“中国经济中不存在企业”的命题时。曾经指出。企业(enterprise)这个词和工厂不同。有着创新的含义。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mhip)就是由此派生而来的。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正呼唤新一代企业家群的诞生。人们常说。商业竞争说到底是企业人才的竞争,甚至就是企业家之间的竞争。但是在计划经济制度下。既没有企业也没有企业家存在的余地。改革以来存在的双重体制。也使企业家的行为扭曲。因而现在我们有一批相当政治化的“企业家”,挥金如土的“企业家”,真正具有企业家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经理人员,对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却都是凤毛麟角。近来,我们可喜地看到,许多新兴公司正在高薪延聘企业经营人才,传统企业也开始注意这类人才的引进。这表明,日益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对企业经营人才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而我国企业的许多经理人员,正怀着实现自己才能的炽烈愿望,努力提升自己的企业家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