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理论求索与人格完善具有互动性。人们在真理的求索中总是蕴含着对善与美的渴望。真、善、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三个基本层次,三者相伴而生,不可分割。理论求索是人格完善的前提,人格完善对理论求索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求知、为善、达美是培养理想人格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1998年末,多家媒体给予关注和报道的吉林德惠女青年王丽娟被某局长之子强暴后,在对方否认恶行的情况下,毅然生下女儿、五年辛酸求证。这个案子轰动社会,有人声援、有人捐款,各种帮助活动都在开展。后来王丽娟被济南一位老工程师的“真情”打动,与孩子一起南下与之共同生活,没想到几年后的今天,这竟又是个骗局!这个工程师用各种理由骗去王的读者捐款和亲戚借款,然后与一个妙龄女子共同“蒸发”!为了尊严泣血求证的王丽娟情何以堪!  相似文献   

3.
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作为一名大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概率统计课程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拥有一本好的入门书,能给学生打开眼界,使得授课知识变得浅显易  相似文献   

4.
上下求索大胆创新——罗荣渠教授的学术探索和学术成就林被甸罗荣渠先生的书房,四壁顶天立地放满了图书,只有对窗的那面墙上,留有一块空间,挂着他亲笔用行草书写的一幅书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把自己的书斋起名叫“上下求索书屋”。冬去春来,主人...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对已有认知框架或认知模式的一种突破或跨越,源于生命的能动性和求知冲动。创新过程主要发生于个人化的隐默认知维度,具有不可预见性与内在合理性。创新者必须珍视与生俱来的隐默能动性和原创力,发挥求知热情、求知冲动、自由精神与专注精神。波兰尼的隐默认知理论对于反思创新型大学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有益视角,对于创新型教育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改革理念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概括地说,就叫自主学习.在这个教学双边过程中,学生是一个劳动者、求索者、设计者,教师是一个生产者、中介者、服务者.  相似文献   

7.
牛洁 《新天地》2011,(9):24-24
我们所理解的情趣教育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又指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着的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教师要给予肯定、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有情有趣的迷恋性活动。  相似文献   

8.
调研实践教学环节是训练学生把社会、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作为目标对象去调查研究、分析求证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的深度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设计教学课程的开发必须对调研实践环节重新认识,在建立调研教学环节教学标准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意识,努力创造教学条件。  相似文献   

9.
知识论不应只顾在传统的本体论和方法论视域中喋喋不休,纠缠于"可不可能"、"可不可修正"、"可不可怀疑"、"唯心与唯物"的问题,沉迷于"真理与谬误"、"证实或证伪"的追寻和辩护。在无穷无尽的逻辑论证和方法吵闹中,我们常常忽视了"求知"的人文关怀和终极价值。我们努力地求索,尽管攫取了"知识",接近了"真理",却时常让自己的生活陷入痛苦,让自己的人生越来越远离了幸福。其结果,又反作用于我们的"求知",导致对"知识"的热情和希望的丧失。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应认识到,幸福,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金陵瞭望》2011,(7):72-73
2008年夏,应老战友之约与妻子一起去广州旅游,顺便参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美展”,这期间战友安排我们去了黄埔军校,如果说美展中一幅幅反映鲜明时代特点的作品让我油然而生出一种欣逢盛世的慨叹的话,那么近代中国革命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却将我带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艰难岁月,使我为昨天在这片土地上追求光明、上下求索的先辈们抛洒热血所开创的丰功伟业所震撼。  相似文献   

11.
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实际上是一项艺术创作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三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剧本创作阶段,用文字写出视觉、听觉的形象;第二阶段是拍摄阶段,将文字形象分解成一系列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镜头;第三阶段是将这些镜头用完美的电视语言和手段,在编辑台上完成前两阶段中孕含着的编辑构思和设想而进行的再创作过程。一、编辑前设计与构思电视教材的初级阶段,编导者将教学内容由文字转变成画面和声音的形象时,已体现出蒙太奇构思。首先从教学主题出发,设计好教材的结构:用什么形式开头才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怎…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改什么怎么改,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关心语文教育的人们一直探讨求索的问题。我以为,如果说到教学.那首先要把语文作为一个学科去看待.语文要有自己学科的属性.要有自己学科的知识、技能构成的学科教学体系,还要有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式。对此,我有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应该在幼儿阶段就注意重视培养.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十分明白地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人有了浓厚购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情感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兴趣在智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化,可以使儿童具有更高的求知欲、更敏锐的洞察力、更丰富的想象力和更坚韧的意志力.而一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更没有智慧的火花,没有灵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  相似文献   

14.
要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就要创设一种学习气氛,使学生急欲求知、主动思考;就要精心设计有关的问题和过程,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以造成认知冲突。这就是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生成应从学生的感知出发,让他们通过感性材料去理解、认知。才能够真正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情境生成是数学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有了合适的思维情境,学生便有了展开思维的动因、时间和空间,从而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读《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王延武辞典是“用”的,而不是“读”的。但是由章绍嗣、田子渝、陈金安先生主编,武汉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却是一部可用可读的书。用,来日方长;读,立刻就能引发感想,提笔写出来,以求证于“同读”诸师友。(一)近几年,刊印...  相似文献   

16.
一三峡大学用“求索”作为自己的校训,这是十分明智的选择。这一选择既表达了学校的理想,又是学校对自身的警策。凡是本校的师生都知道,我校用“求索”作为校训取自屈原《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着十分明确的经典依据。屈原的高洁情怀与《离骚》忧国伤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诠释词句时,教师除了应就诗文本身作内部求证(训诂)外,有时还应翻检资料,作些外部求证,亦即考据的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可能的错误,寻得确切可靠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他的求索精神有着深远影响.桀骜不驯、奋发图强、矢志不移的楚文化是屈原求索精神的生长土壤;经世致用、积极有为的儒家思想和中原文化是屈原求索精神的内在支撑;道家思想对于宇宙人生的独特领悟是屈原求索精神的气脉神韵.屈原的求索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存在价值的追求,对国家人民命运的索求,对人类终极理想的诉求和对宇宙自然知识的探求.这种求索精神在中国历史中具有无限的广延性,对中华民族意识具有重要的构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是胡适实验主义治学方法的高度概括。怀疑—假设—求证是其治学方法三个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这一治学方法思路的最终确立在时间上有一形成过程,即从萌芽到试验到理论化时期。同时,在思维逻辑上是由一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1)脱水蒜片:制作过程包括原料挑选、去蒜皮、去蒜瓣表皮、切片、护色、漂选、脱水、挑选和包装。原料脱水蒜片的原料要求色白,瓣大,形正,老熟,品种一致。去皮用手工或机械剥去蒜皮,分开蒜瓣,除去蒜瓣表皮。切片将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