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温州再出发人物名片马津龙, 1980年代以来,历任温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温州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和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从2001年任调研员直至退休以来,先后担任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多所大学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长期参与温州改革与发展的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政策咨询工作;曾多次应邀在美国、日本等国外著名大学作有关温州改革与发展的演讲。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我国的婚姻家庭法在制度建构、理论创新和价值探究层面均有所建树。透过婚姻家庭立法的制度建构,梳理与阐释婚姻家庭立法的理论创新,将充分捕捉婚姻家庭立法的价值追求与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朝鲜族婚姻家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了婚姻家庭边缘化的现象。朝鲜族婚姻家庭所面临的边缘化现象与我国部分地区的婚姻家庭所面临的边缘化也存在着共性。由此看来,尽快解决朝鲜族婚姻家庭所面临的边缘化问题,对我国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将提供科学、实效的理论与实践依据,进而为今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他们面临的问题各式各样,但其中不乏共性"小到上幼儿园的孩子,大到六七十的老人,什么年龄段的人都有,什么问题都有可能发生。"很多心理咨询师表示,他们碰到的个案可谓形形色色。在调查了京城的几家心理咨询室、大医院的心理科,以及心理咨询热线后,发现来访者或致电者咨询的问题大体可归结为三类:婚姻家庭、情感问题,约占咨询总量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5.
宣金祥  周家华 《社区》2014,(22):46-46
7月7日,由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主办,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承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夏令营在北京举办。180多名两岸婚姻家庭子女代表组成了一个“临时社区”,游览了长城、颐和园,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切身体验到现代北京的变化与发展。民政部副部长、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会长窦玉沛出席了开营仪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6.
我国婚姻家庭法的立法定位与制度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法通则》颁布后,即正式宣告了婚姻家庭法向民法的回归,确立了婚姻家庭法在立法体例上应属于广义的民事法律的组成部分。我们应当以民法典的制订为历史契机,进一步明确婚姻家庭法的私法属性,将婚姻家庭法定位于民法范畴,并抓紧对婚姻法的内容进行全面修订与完善,在实现婚姻家庭法回归民法典的同时,构筑全面、系统和科学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学会把一切事故防范于未然,基于这个思想理论,决定把自己的方向定在——择偶咨询和婚前咨询。再有这么多年婚姻调解,使我意识到,一旦婚姻破裂,复原是很难的,这里有很多因素在里面,特别是学习了婚姻家庭咨询师以后,更加认识到了择偶和婚前辅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成才与就业》2011,(19):41
课程设置婚姻家庭发展简史、性别平等理论、婚姻家庭伦理、婚姻家庭社会学、婚姻家庭继承法、婚姻家庭心理咨询技巧、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婚姻中的性学知识、家庭教育、婚姻家庭理财。培训特色●强大的授课专家团队:全部授课专家都来自"婚姻家庭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编写委员会和国家统编教材编写委员会,保证最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相似文献   

9.
婚姻家庭法不属于教育部规定的14门核心课程,因而一些法学院校将婚姻家庭法课程边缘化,这极大地减少了学生学习、了解婚姻家庭法的机会,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与我国的审判实践严重脱节。婚姻家庭法设置为必修课程具有其理论及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内地与港、澳、台四地民众交往的日趋频繁,涉港、澳、台的婚姻家庭关系不断增多,婚姻家庭纠纷问题也日益突出。我国四地区的婚姻家庭制度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究竟应当如何协调与发展?针对  相似文献   

11.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5):F0002-F0002
杨大文教授(1931-),男,江苏常州人。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婚姻家庭法学研究所所长,《法学家》杂志编委。兼任北京人文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曾任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妇女儿童专门小组成员,中国婚姻家庭建设协会副会长,民政部婚姻专家委员会委员,《法律学习与研究》《法学家》杂志主编,《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女性与法律”栏目特邀专家主持等职。长期从事民法学、婚姻家庭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税收政策历来缺乏婚姻家庭视角、忽视婚姻家庭效应,以致某些调控性的税收举措给婚姻家庭带来始料未及的负面效应.对山东、山西、河南和北京四个地区1000余名受访者接受的问卷调查,真切反映出受访者对于家庭日常收入与支出、家庭财产持有与流转所涉税负的认知、应对以及期待,为确实了解和精准把握婚姻家庭成员对于当前税收负担的认知以及对于新一轮税收改革的期待提供了宝贵的统计分析数据,对于我们认识税收政策与婚姻家庭的关系、推动税收改革并践行家庭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宁德市婚姻家庭生活相对稳定,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依然传统,对婚姻家庭的敬重心、责任意识、对待性行为的审慎态度是社会主流.传统功利协作多成员的大家庭向现代民主平权、满足精神情感需求的核心家庭过渡,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孕育着现代婚姻家庭的新生长点.  相似文献   

14.
婚姻家庭本质上是个人的私域领域,然而,由于涉关社会秩序稳定、充当社会"缓冲阀",又被纳入到公共领域。婚姻家庭在公共领域中体现为国家与政府的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政策过程的一般特征,可采用"输入—输出"分析。在输入端,近代以来的多元化价值观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致使婚姻家庭在公共政策输入时有所异化。在输出端,现实中的婚姻家庭异化为"假结(离)婚"、"巨婴"、"啃老"、"婚姻不忠诚"、"昂贵彩礼(嫁妆)"、"婚姻仪式杂乱"等问题。婚姻家庭公共政策的根本问题在于"输入—输出"中社会公众对婚姻家庭公共政策的有限度参与导致的。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背景下,婚姻家庭向往自由人际关系,意味着国家的适当介入可有效促使婚姻家庭公共政策改进。  相似文献   

15.
系统论是随着人类对客观对象认识的深化,把第一事物都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对事物的发生、整体结构和有进行考察,并将各种联系定量处理的先进科学方法。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的婚姻家庭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社会整体系统与基了系统的改革与变迁,必然给婚姻家庭提供新的内容与形式,从而导致婚姻家庭制度的变化。因此,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夫妻财产制度,对于建立合理的婚姻家庭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建设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反思与审视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建设,正确评价其建设成就与经验,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大爱和谐婚姻家庭文化的内在规律与发展方向,对培育和繁荣具有大爱价值理念的和谐婚姻家庭文化,进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系统论观点看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夫妻财产制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论是随着人类对客观对象认识的深化,把每一事物都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对事物的发生、整体结构和职能进行考察,并将各种联系定量处理的先进科学方法。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的。婚姻家庭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社会整体系统与其各子系统的改革与变迁,必然给婚姻家庭提供新的内容与形式,从而导致婚姻家庭制度的变化。因此,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夫妻财产制度,对于建立合理的婚姻家庭制度,达到最佳的社会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婚姻家庭与个人及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婚姻家庭和谐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婚姻家庭的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了新时期和谐婚姻家庭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婚姻家庭和谐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受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近年来家庭秩序与传统家国观念频受挑战。《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的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弱者保护等原则,反映了立法者对婚姻家庭关系中的传统伦理与现代法理、家庭本位与个体自由、国家管制与家庭自治等理念的贯彻与平衡。家庭伦理与现代法理的共治旨在追求家庭共同体的完整和睦、家庭成员在情感与利益上的互利互助,以及个人尊严、自由与幸福的自我实现之间的平衡。《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原则(第1041条第1款)以及强调家风建设等伦理道德理念,表明婚姻家庭编兼顾维护家庭团体属性与保障成员个人自由的立法思路;婚姻家庭编基本原则所包含的实质正义理念,为法官对有关身份关系协议进行形式控制与法律审查提供了价值指引,有利于妥当平衡家庭法领域个人的自治权与弱者获得实质公平保护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婚姻家庭制度,是在彻底否定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它和封建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资本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都有着本质的区别。现行《婚姻法》所确定的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