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矛盾双方共同点问题,理论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拙文试图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论证共同点的存在,并对否认共同点的一些说法作出剖析。 矛盾双方存在共同点,这不是人们主观的杜撰,而是客观事实。 首先,从同一性的含义来看。矛盾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两种性质根本相反。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为什么对立(相互排斥、相互离异)的双方竟能相互联系、相互吸引呢?这是因为双方有共同性、共同点。正是这种共  相似文献   

2.
为了澄清有关矛盾同一性的问题,我想首先必须把两种范畴的同一性概念——矛盾同一性概念和所谓同异之同的概念加以区别。所谓同异之同,也就是形式逻辑同一律即A=A公式所谓的同。它是和差别相对而言的同一性,是用以表示事物相对的自身等同或不同事物间相对共同点的概念,是我们观察和处理客观事物时不可或缺的概念或逻辑的格。譬如我们经常提到所谓求同存异,什么有无共同基础、共同语言等等,这里所谓的同,显然属于形式逻辑同异之同的概念。不论科学分类,还是日常生活中,如果离开了这种同一性概念,可以说我们简直就  相似文献   

3.
十五年前,四人帮的那个“理论权威”一手策划搞起了对“合二而一”的批判。当时,批判“合二而一”的主要论据之一是,说“合二而一”论鼓吹矛盾双方的共同要求,宣扬矛盾融合论和阶级调和论。矛盾双方究竟有没有共同要求?我认为这种共同要求是存在的,承认对立面之间在一定程度上的某种共同要求,是辩证法的体现;而抹煞这种共同要求,是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因此,承认矛盾双方有共同要求同矛盾融合论、阶级调合论毫无关联。本文将对此试加说明。  相似文献   

4.
近来报刊上有些文章提出,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不属于矛盾的统一性范畴。我们认为,这个论点非常重要。把这个论点完全弄清楚,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如果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不属于矛盾的统一性范畴,那么它究竟是一个独立的范畴呢,还是属于别的什么范畴?它或者它所归属的范畴在对立统一规律中又有着怎样的位置?这些文章尚未谈清这些问题。我们拟接下去谈谈自己的看法。主要是谈一谈矛盾的转化有着不同的形式,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各种类型的矛盾的转化又有着相互联系。这样,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不属于矛盾的统一性范畴——而属于矛盾的转化范畴——的论点,就会变得易于理解;进而整个说来,矛盾的转化范畴在对立统一规律中有着怎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以孙奎贞同志对联系和矛盾的关系的观点为线索,就辩证矛盾的几个基本规定谈点看法,并乞教于孙奎贞同志和一切同人。 一、辩证矛盾的根据不是一般的共同点 联系就是矛盾吗? 孙奎贞同志对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给予了肯定性回答,认为“事物之间的每一种联系在实质上都是矛盾联系”。其根本思想是:事物的普遍联系是由直接联系和从其中派生出的间接联系建立起来的。每一直接联系最终都能归结为一种相互作用的矛盾联系。因为在任何建立直接联系的两个事物身上,都能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而这种共同点和差异,就是造就互相依存、互相斗争的矛盾根据(见《福建论坛》82年第3期《论事物之间矛盾联系的普遍性》一文)。  相似文献   

6.
矛盾诸方面(以下或称矛盾双方)在对立中的相互转化、以及由此综合而成的矛盾统一体向更高阶段或更高质态的转化,决定着自然界的生活,是一切自然历史过程的本质。①因此,认真探讨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原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过去,理论界对矛盾双方的地位转化、矛盾统一体的性质转化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研究较多,而对矛盾双方自身的性质转化以及有关的其他问题却很少涉猎。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我国哲学界在讨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能不能相互转化之时,曾经旁及到这个问题。有人认为:矛盾双方只能相互转化其地位,而不能相互转化其性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这种普遍的相互联系说到底,也就是事物内部对立面不可分割地处在一个统一体中。毛泽东同志指出:“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试想一切矛盾着的事物或人们心中矛盾着的概念,任何一方面能够独立地存在吗?”①列宁也说:“黑格尔认为,‘存在’和‘无’的统一或不可分性(第90页[79]这个用语有时比统一更好)提供转化、生成。”②这里列宁特别强调了“不可分性”,认为“这个用语有时比统一更好”。可见无论是黑格尔,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一致认为,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8.
中日关系是东亚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双方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地区、世界的稳定与否。中日之间既有历史问题、安全困境、领土、资源开发等不利因素,也有对和平的发展环境、相互经济依存度、共同安全利益等共同点。鉴于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双方应该探讨在开放的区域主义中来推动中日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哲学界长期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矛盾的同一性的涵义不仅包括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而且还包括矛盾双方因一定条件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向着它的对立面所处的地位转化。相互转化是矛盾同一性的一种涵义吗?我们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0.
矛盾到底是什么? 任何理论的成立,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理论内部逻辑的统一,不能自相矛盾,这可叫做逻辑的一致性原则;二是不能和客观事实相违背,必须保持与现实相一致,这可叫做现实的一致性原则。就以这两个原则为准绳,先衡量一下现行的矛盾学说。 什么是矛盾?现行哲学教科书说,“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应和同一关系的哲学基本范畴。”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其中同一性把矛盾双方结为一个统一体,为斗争性提供场合、条件。因为统一体在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破裂,所以说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斗争性推动着对立双方力量和地位的变化,会最终导致统一体的破裂,从而使事物发生质变,斗争的结果之一是一方战胜,消灭另一方。 从中我们发现它有两个问题: 问题之一,现行哲学说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的存在都以对方的存在为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民族文化发展中面临着异质文化、甚至是强势文化的同化、渗透和冲击的矛盾状态。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利益和文化传统各不相同,少数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优势地位,强行向其他国家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价值观上的矛盾和冲突。为此,价值认异应该作为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各民族之间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启发式教学动力机制的形成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同学生这一对矛盾关系。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矛盾的双方,其关系既相互作用,又互相转化,启发式教学则是在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谋求双方积极性的统一,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用较大篇幅论述了中国和平统一问题,并且从理论和实践中深刻阐述了按照“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这一理论包含了唯物辩证法“对立面协调、和谐”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产生、变化、发展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结合,相互吸引的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离异的属性,两者共同作用,促进事物不断变化发展。但是人们是否也曾想到两个对立面之间在特定的状况、条件下的协调,和谐也可以成为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强大力量呢当然,这种对立面之间在特定条件下是能够起到“协调、和谐”积极作用的。报告中的“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基本方针充分体现了这一辩证原理。古代辩证法家认为,所谓的“协调、和谐”决不是后代人误解的那样,是对立面双方的“等同”,或是对立面双方的“合并”,而是对立面双方,在特定条件下,因特性上的“契合”、“匹配”和“对路”而造成的“协同共进”。这种情形是在对立基础上出现的,是“对立造成和谐”。就是在特定条件下,中央领导们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14.
现代哈萨克语与《突厥语词典》名词格之间的同多于异 ,而且这些共同点在同语族的其它语言中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5.
近来,我国哲学界就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的关系以及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展开了讨论。这个讨论理所当然地涉及到如何认识矛盾同一性概念的涵义或者说内涵问题。关于同一性概念的涵义,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两种意见,即一重涵义说和二重涵义说。一重涵义说认为,同一性概念只包含对立面双方的相互联结一重涵义,而对立面双方的相互转化不应是同一性概念的涵义。二重涵义说则认为,同一性概念既包含对立面的相互联结又包含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这样双重涵义。有意思的是,双方都在“援引”黑格尔  相似文献   

16.
抓好主要矛盾,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着重研究主要矛盾的客观根据和基本特征,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毛泽东同志说:“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是由矛盾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在实际生活中,矛盾都不是孤立地单独地存在的.现实存在着的事物往往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这些矛盾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着、相互影响着,由于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而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而就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  相似文献   

17.
小说的本体,是故事或故事的叙述,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叙事诗、叙事散文、戏剧、电影不过是小说叙事基质的扩散和移植。那么,故事和情节是如何构成的呢?一种常识性的说法是,小说同其它任何一种文学样式一样,反映社会生活,表现社会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矛盾冲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矛盾冲突在作家构思和叙述故事时成为他们想象和编排的内在依据。简言之,矛盾对立双方构成故事本  相似文献   

18.
大陆素质教育与台湾通识教育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识教育本身是相对于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而言的 ;台湾高校进行的通识教育从理念上看已不是这一涵义 ,而与大陆的素质教育相近 ;台湾的通识教育有可操作性 ,大陆的素质教育是在对学生进行总体的设计培养中实现的 ,具有综合性。双方有不同的特点 ,面临共同的问题 ,应相互借鉴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哲学界,“斗争性”这一概念,是与同一性这个概念相对应,作为矛盾的基本属性而使用的一个哲学用语。我以为“斗争性”这个提法是不确切的,应以“差异性”这一科学用语取代之。今提出如下粗浅看法,请哲学界同志们指教。(一) 首先,我们考察一下差异和斗争这二个概念的涵义及其在矛盾发展过程中的情形。所谓差异,从广义来说是事物之间的区别,从狭义来说是事物内部存在着二个互相区别的方面或因素。这里讨论的“差异”是指后者而不是前者。那么,什么是斗争呢?所谓斗争,就是对立面的相互冲突,是矛盾尖锐化的表现,它是  相似文献   

20.
研究矛盾的统一性,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统一性与共同点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就无法使研究深入。但是,在我国哲学界,继一九六四年杨献珍同志提出“统一性就是共同点”的看法,被横加罪名,遭到批判后,一些人又竭力否定对立面之间存在着“共同点”,致使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人提及。近年来,在重新讨论“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过程中,有的同志又开始涉及这个问题。例如,“矛盾对立面有某些共同点,才能互相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