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久前,广东经济学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深圳经济学会、珠海经济学会(筹)、汕头特区经济学会联合在珠海市召开了广东省第二次经济特区学术讨论会。讨论会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一、如何正确评价经济特区几年的建设成就;二、如何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关于第一个问题。代表们对经济特区尤其是深圳特区几年来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了充分的肯定,批判了“失败论”,同时也指出由于管理和改革跟不上建设的发展所存在的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会上,有个别同志说特区的商品积压、资金缺口,是一种病症,是潜伏着的经济危机。但绝大多数代表都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这是特区在转入向外向型经济发展新阶段所遇到的困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国内学术界已从理论上明确地提出了我国经济特区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为此,结合几年来办特区的实践,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是有着重要意义的。首先,正确认识经济特区发展的阶段性,可以帮助人们统一在特区问题上的认识,正确评价特区建设中的成就和经验教训。我国开办经济特区,一开始就是在各种议论中进行的。经过五年多来的实践,那些开始时害怕特区“殖民地化”和“资本主义化”等等的疑虑已基本消除,但在新的形势下,人们又较多地提出了如何评价特区的既有建设成就问题,并由此也在人们思想上产生了不少混乱。比如,认为特区现在是内向型经  相似文献   

3.
<正> 在经济特区建立与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经济特区经济运行机制,是当前特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笔者拟从几个方面提出自己初步思考的意见.一 经济特区建立与外向型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的主要依据近年来,人们对特区经济发展方向的研究,比较集中的意见是要把特区办成外向型.然而,仅此而不研究与外向型经济目标模式成龙配套的特区经济运行机制,外向型经济是建立不起来的.首先是因为,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要求特区的经济运行机制必须与外向型经济相协调.辩证唯物主义指明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无数的多种多样的事物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变化着和发展着.把经济特区办成外向型经济正  相似文献   

4.
、对经济特区法制建设意义的再认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经济特区在经济、社会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然而,随着全国性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特区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重大的挑战。如何保持特区在改革开放中的先发优势,使特区经济发展从“优惠型”向“功能型”转变,全...  相似文献   

5.
广州是华南的经济中心、对外贸易的南方枢纽,有责任支援特区建设,广州与经济特区建立经济联合是广州支援特区的一种主要形式。作为经济特区,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是重要的,然而特区的经济建设也不能离开内地中心城市的支援和帮助。因此,广州与经济特区实行广泛的经济联合是客观的必然。一、发展广州与特区的经济联合是两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一、对特区建设评价应有的观点对特区建设成就的评价,学术界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议论较多地集中于深圳特区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关于特区产品以出口为主、建设资金以引进外资为主的问题,特区发展贸易的问题和投资效益问题等。在不同意见的讨论中,有的看法趋向一致了,如大家对特区建设的阶段性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对特区初建时期多发展了一些贸易、旅游业也得到较多意见的认可。这说明了不同意见的讨论,对人们更深入地认识特区建设问题,是有益处的。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有些意见往往只着眼于特区建设过程中某些具体问题从而推导和论证特区的得失、成败。我以为,在评价特区建设成就上,首先还是要突出特区兴办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由广东省经济学会、珠海市经济学会(筹)、深圳市经济学会、汕头市特区经济研究会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广东省第二次经济特区学术讨论会”于12月16日至20日在珠海市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等地共120人.会议的主题是对深圳特区创办五年来的成绩进行评价,从学术角度总结创办经济特区的经验教训,以及研讨经济特区如何继续发展等.关于对经济特区的评价,与会者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创办特区的宗旨和特区发展阶段的划分.五年来,特区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中为内地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这是特区尤其是深圳特区对全国的主要贡献,也是办特区的目的之一.大家认为,对特区的评价不仅要从总目标着眼,更要与特区发展阶段相联系,否则就会偏离实事求是的原则,而对特区的评价又关系到特区今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经济特区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特区研究中注意较少的问题。然而,意识形态建设是特区建设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建设必须有思想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相辅随相配合,才能顺利地发展。意识形态的建设不仅影响到特区建设的方向,也影响到建设的水平和轨迹。事实上,特区意识形态的发展客观上总是在进行的,问题在于是否自觉予以指导,有了自觉性就可以科学地控制和引导意识形态的建设,规划它的发展,提高它的水平,预防可能的不良倾向。为此,就要了解特区意识形态的特点。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提供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有些同志认…  相似文献   

9.
前阶段对特区的种种异议,较为集中的,就是在特区流通领域;所谓政策变化也比较集中在流通领域中反映出来。我认为,对特区建设的异议也好,或对流通领域的异议也好,都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从我国特区建设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纠正失误,进一步发挥其特殊的地理优势,鼓励和发展正常的商品流通,限制和取缔非正常的商品流通,把我国特区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为此,我谈几个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1986年初国务院特区工作会议确定的特区经济建设重心的转变,是深圳特区由“铺摊子、打基础”阶段转向“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建立外向型经济”的新阶段的主要际志,从此,外向型经济成为特区经济发展的明确的目标模式。与此相联,准确地界定外向型经济的判断标准和实现外向型经济的基本途径问题一时成为理论界和  相似文献   

11.
1985年12月16—20日在珠海召开了广东省第二次经济特区学术讨论会,现将有关内容概述如下: 一、关于特区五年来发展的评介 代表们认为,特区建设的成绩是主要的,在短  相似文献   

12.
我国试办经济特区,才短短二年多的时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特区建设蓬勃发展,它已初步地显示出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的威力。本文试图在我国特区建设者的实践基础上,初步论述我国兴办经济特区应坚持的几个主要原则,以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企业界人士,对研究我国经济特区的兴趣。首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的根本指导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当然也是创办我国经济特区之“本”。这是我国经济特区与资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指引下,我国经济特区以其独特的经济运行机制实现了经济的腾飞,特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举世瞩目。为总结特区十年来建设经验,探讨特区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本刊编辑部于今年4月15日至9月30日举办“特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征文活动,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厦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于今年11月在厦门特区召开了“特区建设经验理论研讨会”。为此本刊将陆续刊登本刊征文的优秀论文及研讨会有关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4.
经济特区要不要发展农业,从特区创办之日起,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特区是以工业为主,农业是辅助性的产业,不必大投入;还有人认为,特区建设虽然需要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但是可以通过市场调节从外地调进。由于认识的差异,特区农业长期处在左右徘徊状态。对经济特区来说,农业应放在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对推进我国农业实行“两个转变”有重要的意义。一、经济特区农业的地位与作用不可替代(一)经济特区要成为引进农业技术,开展对台经济合作的窗口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要以工业为主,这是由经济特区的功能决定…  相似文献   

15.
特区成型论     
<正> 一、研究特区成型问题的意义特区“成型”这个概念,在特区创办初期就提出来了.当时曾经设想,特区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奠基阶段、成型阶段、提高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划分是理论界对于特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受到初期客观实际的局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成什么型,怎样成型,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跨进九十年代,当特区建设步入第二个十年的时候,研究特区成型问题已非常迫切.无论从理论探讨还是实际工作来看,都已经是必须认真对待和统一认识的时候了.研究成型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1)它关系到对特区的性质、任务、功能、作用的确定.(2) 它关系到对特区模式的总体设计.(3) 它关系到对特区发展战略、目标、规划的制订.特区成什么型,怎样成型,这本身就意味着要画一张特区建设的蓝图.(4)它关系到对特区内外关系的处理.即它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占有什么位置,有什么功能,它对国内和国际发挥什么样的幅射作用.(5)它关系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国经济特区与国际上各种类型特区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不仅担负经济任务,它还担负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6.
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特区的经济建设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浪潮,新的发展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大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无不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气象.特区高校则是大特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基地,为培养适应特区建设的急需的各方面人才,使之成为特区建设的生力军.共青团组织是这个基地里的活跃分子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育化工作范畴里,对学生启迪心灵,解除困惑,指点人生,激励志向,培养高尚情操.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最近中央关于加快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提出,经济特区面临参与竞争,迎接挑战的重要的发展战略转变,为此,不失时机地利用国际经济发展的有利机遇,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无疑成为经济特区未来继续发展的推进器.本文拟对汕头经济特区发展出口创汇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经济特区在新形势下拓展产品出口的若干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西部贫困特区建设的内涵与制度性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反贫困战略提出一种新的思路———贫困特区建设 ;贫困特区与特区基本上具有不同的涵义 ;贫困特区建设的内涵有经济内涵、社会内涵、文化内涵、生态内涵 ;贫困特区建设的制度性建构包括特殊的发展政策、扩大的自主权、特殊的发展道路和特殊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指导下,八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1988年初,国务院又决定把沿海自北而南近二亿人口的广大地区转到外向型经济轨道上来,进一步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市场竞争,走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路子。同时对闽粤两省尤其是经济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上述开放省、市、县和特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同样是我国特区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前提。然而,由于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享受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较多,同时,经济特区本身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引进外资的数量,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能力等都高于内地,因此,经济特区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范围、方式等具有特区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