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侗族大歌”是音乐学者对侗族南部方言区传统音乐“嘎老”一词的翻译,因“嘎老”的多声部特征,人们逐渐将“侗族大歌”所指内涵等同于“侗族多声部音乐”。“侗族大歌”的内涵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等同于“侗族多声部音乐”,狭义等同于“嘎老”。南部侗人通过“嘎老”集体对歌的交友方式,不断深化同一村寨同一婚姻集团青年男女的感情,进而巩固当地的婚姻圈。“款内”不同村寨通过“吃相思”中“嘎老”群体演唱,使南部侗人将交际圈扩展到婚姻圈之外,强化地域认同。  相似文献   

2.
侗族嗄老"以歌代文"的表达方式已超越音乐学意义,其成长与侗族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嗄老叙事对侗人先民有着清晰的表述,其音乐本体中羽调式的母系文化底蕴折射出古代侗人的审美情趣与日常生活,嗄老的音乐构成与侗人的基本社会组织形态相暗合。嘎老为理解文化样态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内在关联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支嘎阿鲁”史诗,除有着其他英雄史诗所具有的英雄奇特诞生母题、与恶魔争斗和征服母题、英雄的神奇婚姻母题、英雄救母母题等外,作为彝族英雄史诗,还具有明显区别于以蒙古—突厥英雄史诗为代表的、自己独特的英雄史诗特征.这一特征主要表现为:彝族“支嘎阿鲁”的英雄业绩在于个人的创造与对部族的拯救,而非部落的掠夺与复仇,体现着南方英雄史诗的文化英雄特征.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大陆经济带来沉重打击,也给欧洲各国人民的生活带来深重灾难.纷乱的战火对音乐艺术文化的冲击更是巨大,德国音乐理论家萨尔兹曼(Eric Salzman)在他的《20世纪音乐》中指出:“对于年轻作曲家和一些稍老的作曲家来说,所有的屏障都坍塌了,分类被破坏了,任何状态都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侗族是个善音乐的民族。文章以田野考察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六洞民间“嘎窘”中的说唱音乐这一民声艺术的风格和特点,略作介绍与讨论,进而揭示这一艺术形式的盛行及其对侗族社会精神文明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诗经》中的“二南”是一种音乐上的分类,最初也与特定的地域相关.根据诗歌中所涉及的地名及“召南”的地理方位,可确定《召南·江有汜》采自长江上游,即巴渝地区.结合汉代以后被改编过的《巴渝舞》推断,《江有汜》的“三音步”正是巴渝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自西汉开始,南方巴渝歌舞及“楚辞”传入中原,不仅丰富了中原诗坛,也推动了诗歌主要样式的变革:从以“偶音步”的四言诗为主,发展到以“奇音步”的五言、七言诗为主.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音乐节拍感存在于传统音乐的各个门类中 ,;时间结构上的“散” ,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最大特征 ;其节奏的独特性 ,蕴含着中国传统音乐节拍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社会尤其是研究华侨华人的学界,新近出现了“老华侨”“新华侨”的称呼。对新、老华侨的称呼、定义和范畴的规定等等,学者们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很多被归属于“新华侨”里的人们,也并不认同这个称呼和分类。但是这种分类的出现本身,则标示出老一代移民和新一代移民已经有了巨大的文化特征上的变异。笔者试图通过对日本的“新华侨华人”年节习俗以及饮食生活等文化的行为表象的观察和分析,读取其文化深层的要素,建构日本华侨华人文化融合与文化认同的模式类型。  相似文献   

9.
音乐嘎然而止,一切定格中,马三透过这扇窗述说着一个关于十年前、关于过去、关于寻找的故事……马三面对着“现在”而执着地直至顽固地寻找“过去”,而最终走向自己也不知道的“未来”;对于文文(或说SUNNY)来说,双重性格中隐藏着脆弱因而回避,但最后是走向另一个虚无!  相似文献   

10.
音乐的“形象”一直是音乐工作者不断争论的话题,近年来拜读了各家之说,各种观点归纳起来无非是从不同的侧面论述“音乐形象”是否存在的问题,因而总有一种泾渭不明的感觉。为此,我想就此问题陈述一下自己的观点。音乐是用音响符号作为物质手段,构成乐音运动形态和表现特征的听觉艺术形式,这一本质特征界定了音乐只能是适应人的听觉习惯才能感知其存在的艺术形态,因此在认识音乐本题的过程中,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音乐美学中自律美学与他律美学  相似文献   

11.
“自考生”身份构建的话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语言学"转向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话语和话语研究的时代。这里的话语已不是语言学的概念,而是与话语实践联系在一起,具有人文力量与实践力量的二重性。从话语的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对"自考生"这个词为主体的话语体系的形成过程的探究,可以揭示渗透在这一话语实践中的权力关系以及这种权力关系对自考生身份构建的消极影响。拨开话语的迷雾,让"自考生"这个词的原初意义显现出来,有助于自考生重建学习信心、重塑自我。  相似文献   

12.
“说A就B”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一种格式,其常规格式是“说A就A”。一般认为,这个格式有“一想到……马上就”的意思,事实上,它还有“极易发生某事或事态难以预料”和“对事态的肯定,态度坚决”的意思。这些不同的语义特征主要是由副词“就”的不同义项和动词“说”的意义虚化导致的。在句法结构上,变项A、B也不仅限于动词性结构和形容词,也可以是体词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基于语料库中的相关数据,对形容词safe和secure的语义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通过分别对safe和Secure两个词进行检索,统计它们在语料库中的不同使用域的词频,观察检索后所呈现的搭配关系等语义特点,量化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对词汇的概念认识扩展到对词汇的语用认识。  相似文献   

14.
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是以功能语义为出发点的,“事实”作为一种介于现象与元现象之间的语义抽象,对研究功能语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事实”投射的各种句构类型进行梳理,重点聚集“事实”投射的功能语义。首先。区分了“事实”投射与其他投射类型的差异;然后,从及物性过程、言语功能和元功能三个方面描述“事实”的句构特征,并结合语法隐喻,阐释了“事实”投射的功能语义;最后,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归类清晰,语义明确的“事实”投射系统,以期对“事实”投射的句构和功能语义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并不反对早期西昆体诗文风格,尤其肯定其善“用事”的创作特点。后世评论者之所以有欧阳修反对西昆体的误解,主要是与后期西昆作家创作风格蜕变有关,即由善“用事”、求雅正到艰涩怪异的转变。论者未能洞晓前、后西昆作家诗文风格的变化,将西昆体看作是一个风格不变的整体笼统论述,这是造成欧阳修反对“西昆体”误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文本,"民间文学"是由文化持有者、文化事项、文化接受者、文化语境和媒介等诸多要素共同动态建构而成的,其意义生发和功能彰显的途径依赖于各要素间的冲突、协商和对话.这使得"民间文学"无时无刻不呈现出变动不居的动态性、多义性和生活性的文本特征,也赋予了理解该文本的多视角性、多维度性的阐释特征.重新阐释"民间文学"文本的内在文化特质和文化意义,以此发掘其内在文化逻辑,这是有效提升"民间文学"课程品位和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7.
地域文化是指与环境相融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西口文化是"走西口"过程中以山西为主的汉族人民通过流动和贸易与蒙古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影视媒介以其强势的传播效果更多地表现了西口地区在边关贸易中的特殊地理地位,并对走西口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现象进行彰显和解读。  相似文献   

18.
日语假名属于原始词根词,通过附加词尾的方法派生出新的词汇形成动词群。第一个假名相同的日语动词之间都存在某些语义上的相似性,相同假名越多,其家族相似性越高。把"か"类常用动词按照相交、覆盖、隔断、交换以及咀嚼等语义划分为五个小群,从家族相似性上进行了剖析,发现假名"か"就是"か"类常用动词中承载共同模糊语义的重要部分。尽管"か"类常用动词所表达的意义千差万别,但都与相交以及接触有关。确认相交以及接触就是本类动词的共同语义特征,并由此推断出所有的"か"类常用动词处在一个模糊的范畴中,由一个复杂的、相互交叉的相似性网络系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从自己的政治计划和意识形态立场出发,提出了对翻译实践和理论的一些看法。他的翻译思想受到了历史及其政治哲学理论背景的影响:首先,他从历史和时间的角度,认为他的中国位置和西方“现代性”之间有历史性的文化差异;其次,他对中国20世纪30年代语言异质性的表述与批评动摇了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翻译的稳固关系;最后,他试图在理论上解决翻译所产生的差异问题。对瞿秋白来说,翻译成一个正在形成的、口头的、不保留过去语言踪迹的中国的普通话,才可以消灭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