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在今鄂渝湘黔交汇的土家族文化地区依然流行着一种丧葬绘画形式,土家人称为"老爷子画",该艺术形式是土家族举行丧葬祭祀仪式中所用的一种道教神像画。它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结合土家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土家族丧葬绘画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与其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等息息相关,其多元化的民间绘画色彩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笔者根据系统的田野调查,依据在湘、渝、鄂、黔等地域收集整理的土家族丧葬绘画资料,对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色彩的文化内涵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以中国传统“五色观”为切入点,探寻土家族民间丧葬绘画色彩中的文化特征及内涵。  相似文献   

3.
在今鄂渝湘黔交汇的土家族文化地区依然流行着一种丧葬绘画形式,土家人称为“老爷子画”,该艺术形式是士家族举行丧葬祭祀仪式中所用的一种道教神像画。它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  相似文献   

4.
论云南现代民间绘画的艺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现代民间绘画具有绘画题材的民俗文化事象性、完美式的造型构图理念、随心运用的色彩、稚拙而又洒脱的装饰性等风格,即在绘画的题材、造型构图、色彩等元素和风格上,都显示了正处于发展期的地方民间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绘画艺术的发展中,欧洲与中国在绘画语言和绘画形态上各具特色。欧洲的绘画语言经历了注重现实的写实派和注重光色的印象派的发展变化,而中国的绘画语言则强调笔墨技巧的虚实处理,以引起意趣感受和形象联想。在绘画形态上,欧洲的写实派和抽象派分别强调自然物象的客观性和客观物象的抽象性,而中国画的绘画形态则有着似与不似的双重特性,追求一种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东北民间绘画题材多来源于乡村、牧区、林区,是在农田生态、草原生态、森林生态等特定自然条件以及区域社会文化生活条件下创作出来的。东北民间绘画在不同类别的绘画表象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艺术文化特征:年画色彩绚丽,年味十足;有着乡土性的艺术风格和内容,以及浓郁的东北地域性;题材多反映淳朴的民风习俗。东北民间绘画中的绥棱农民画、吉林东辽葫芦画、辽宁铁岭指画、内蒙古扎鲁特版画等,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与风格,还经历了一个传承流变的过程,在发展中基于创作原则而不断创新,为繁荣民间美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东北民间绘画多数已经成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仍有亟待申报遗产的项目,如大连庄河农民画、金州农民画等。这些民间画在当地都有代表性,已经具备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只要继续深入挖掘,找出活态传承人和传承过程,其申遗成功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7.
李广路 《中南论坛》2009,4(3):96-98
西洋绘画分类林林总总,单以西洋绘画材料分类的,如:蛋彩画、油画、水彩水粉画、色粉笔画、丙烯画等等不一而足,绘画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演进,其中与绘画技法紧紧相连的绘画材料,也在日渐进步的科学技术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原始绘画和儿童绘画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令人深思的美学享受,在艺术的长卷中翻开了波澜壮阔的一页,对当代艺术的影响颇深,本文主要从绘画动机、造型、色彩以及绘画形式美感等方面探讨原始绘画和儿童绘画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9.
由于现代绘画艺术对原始绘画艺术技巧的借鉴,使得相隔几万年的现代绘画艺术与原始绘画艺术两者有诸多一致的地方,都主要使用色彩、线条和平面构图作为基本技法,不是纯客观地再现自然,而是在创作中加入了更多的主观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抽象性和象征性。  相似文献   

10.
每一种艺术创作都应当遵循其自身规律。现代民间绘画起源于乡村,农村与农民生活永远是现代民间绘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梵高奶奶"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让现代民间绘画重新回归自然、回归乡野,是使其重新得以繁荣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被称为土家族“民间交响乐”——建始丝弦锣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时代变迁,丝弦锣鼓现主要活跃于丧葬文化。若能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继承和改造,对促进土家族地区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土家"跳丧"文化本源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跳丧"又称"打丧鼓"、"跳撒尔嗬",是流传于土家族地区的一种民间祭祀歌舞.土家"跳丧"与巴楚文化、与土家族特有的宗教信仰、与土家族先祖巴人威武强劲的军阵战舞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3.
汉族丧歌和巴人土家丧歌的起源、演化和发展都受到原始宗教、民间信仰和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汉族丧歌在西汉时由于官方的介入,纳入了仪礼的范畴,因而进入上层社会,由于大量的文人参与,致使产生了很大变化;巴人土家族由于长期信仰民间巫术、白虎崇拜习俗而使土家丧歌变化较慢,相对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利川墓碑众多 ,工艺精湛 ,是研究土家族历史文化重要的史料。本文利用墓碑这一尚未充分利用的史料 ,结合文献、民俗资料 ,相互映证 ,综合研究 ,对土家人的丧葬习俗、图腾机制等多方面历史文化现象了深入的揭示 ,并对土家人族源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湖北长阳县土家族跳丧习俗除了葬礼前的一般程序外 ,主要包括“打井”、“祭拜”、“跳丧之夜”、“游丧”、“闭殓出柩”、“上山掩埋”、“回灵及祭祀”等。  相似文献   

16.
土家语“撒叶嗬”(sa^55 je^21 xe^53)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西地区民间保留的丧葬习俗“撒叶嗬”(sa^55 je^21 xe^53),不是汉语,是土家语,其意为“死神舞”。因其地汉化较早,虽然土家语消失,但其中拥含土家文化底蕴深厚的一些底层语言被借入汉语,受汉语影响,在形式上稍有变化而世代流传,使人神秘莫测,其含义更鲜为人知。故研究土家传统文化,必须考察与其相关的土家语言。如不精通土家语言,很难发掘其文化真谛。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民间舞蹈起源于山地耕猎文化,而土家族早期的山地耕猎文化通过舞蹈来表现和传播。土家族舞蹈从早期纯粹的模仿(耕猎)发展到今天独特的文化艺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而这一阶段也是土家族历史发展不可缺少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的少数民族,历史的涤荡和土家族先民世世代代的创造与传承,孕育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长阳作为土家先民巴人的发祥地,其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艺术、婚丧习俗、饮食文化等无不成为土家民族民间文化中最为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9.
跳丧是土家族地区独特的丧葬习俗。本文通过回顾198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土家族跳丧研究的论文及专著,对跳丧的内容、历史渊源、特点、文化内涵、功能等方面作了归纳,并就我国目前研究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家族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生态观。本文主要从神话传说、图腾崇拜、生产、居住、禁忌和丧葬方面,探析土家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意识。从中看出,土家族的许多文化行为对生态环境起着顺应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