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当代政治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情感和意识的归属感.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其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关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就是关注他们自身政治素质的完善和提高,认识其认同现状并探究使其向着良性方向发展的策略,对现代社会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与地理环境的不同,中西方古代社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财富思想也有着明显的分野.但人类追求财富的经济活动必然有着特定的一般性规律,因而,中西方古代财富思想在某些方面也必然存在着共同点.纵观中西古代财富思想,它们在五个维度上有着深刻的暗合.这五个维度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彰显的伦理道德、关注人性、尊崇自然法原则、关注私有财产.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王权主义"的问题对刘泽华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全面梳理并加以扼要评析.刘泽华先生深切关注与中国思想、社会和历史有关的宏观性问题,从批判和破除教条主义的思想禁锢出发;彰显和倡导史家自由思考和独立认识的主体意识,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方法论理念,如社会形态的"三分法"和历史阶段论、"阶级一共同体"综合分析方法、思想与社会互动的整体研究视角等,对"王权支配社会"这一中国古代社会的根本特点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王权主义"主旨所作的最富创见性的系统反思、全面清理和深刻论述,对于我们认识"传统"、解析"国情"具有深远的重要的思想启蒙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概念和思想引入政治与行政学以来,人们给予了高度关注.文章在简述其思想后指出,政府与民间社会资本影响着地方行政行为,其突出表现是现实行政行为与政策、制度规定之间存在偏离现象.矫正这种偏离的对策依赖党纪和制度、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的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5.
现代设计的形成与设计师社会责任感的确立密切相关,民主化设计是设计师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在后现代社会,设计师从关注"人"转向关注"环境",提出了生态设计的理念,从而进一步体现了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主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推进,作为分支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得到了学界的关注与认同,但现有的研究体现出明显的学科建构色彩,主要表现为:分支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学科论的论说思路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依托.“学科建构”的思路背离了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知识生产机制,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中的社会元素,损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除了遵循自上而下的“学科建构”思路以外,更需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转向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能够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的社会解题能力,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时代精神与现实关怀.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需要着力解决如下几类突出的现实问题: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与作用问题,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情绪的疏导与引导,社会分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建构以及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走向主要呈现出从一般性走向具体性、从译介性转向研究性、从单一性趋向综合性等三大特征.同时,为拓展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就要深入挖掘马克思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思想资源,重点关注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的理论探讨和自觉加强对现实社会建设进程的研究.尤为重要的是,要注重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研究中一般与具体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社会建设思想相当丰富,主要包括社会援助思想、社会教育思想、社会治理思想、社会组织思想、社会和谐思想等内容.孙中山社会建设思想品格独特,具有以民生改善为中心、以分配公平为重点、以传承借鉴为手段、以制度规范为根本、以革新发展为支撑等鲜明特色.民国初期广东遵循或背离孙中山社会建设思想所留下的经验教训有:社会援助是社会公平的基石;社会教育是社会进步的起点;社会治理是社会稳定的前提;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张炜的知识分子批判是一种社会批判,也是一种思想批判.张炜以“业余者”与“流亡者”的知识分子身份,对历史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丑陋现象进行了批判;批判的对象主要是“土野蛮”与“洋野蛮”,他清醒地洞察到封建专制思想与商业资本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两大阻碍力量;张炜以知识分子的道德良心,关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批评,这是一种为天地立心、为民请命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在现时代具有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性和谐思想是中国佛学和谐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具有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的特征,它突出发展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思想,相对于印度佛教而言,具有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实之用的特征.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体现在修行观上、心性本体论和境界论上,具有将心性和谐推展到现实人生,将内在精神和谐与应对世间智慧相结合的特征.研究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对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密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管理提供政治保障、规范约束、精神条件.要树立以人为本、主动服务、重心下移等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之间的有机融合.在路径选择上,要重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流动人口以及其他特殊群体的社会管理、虚拟空间的社会管理和基层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以往国内学界对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的理解中,比较多地关注其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把马克思的思想变革阐释为一种"实证科学"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理论.这一理解方式严重遮蔽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道德内涵.我们认为,只有从伦理和正义视角,才能把握马克思批判现实社会、构想未来社会形态的真实思想旨趣.也因此,马克思"实践哲学"包含有丰富的"政治"意蕴.本文通过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平等"思想,呈现其"实践哲学"的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13.
各位同学、老师、朋友,大家好! 谢谢胡平先生的热情介绍,我当不起"思想家"的称号,只是辛辛苦苦、认认真真做一些当代中国社会思想的研究工作.我觉得,在座的诸位和我一样,都很关注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现实问题,所谓"社会思想",就是站在不同立场上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表达.  相似文献   

14.
先秦诸子平均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均或均平,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中的基本范畴.先秦诸子,关于平均思想有丰富的论述,是中国古代平均思想的源头.研究先秦诸子的平均思想,对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启发意义.先秦诸子的平均思想,主要表现在主张经济平均、政治平均和社会平均三个方面.社会平均的核心是社会公平.先秦诸子在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上,分为不同的学派,但在平均思想上却没有明确的思想分野,这是一种文化共生现象;它更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效果上得到明显改善.新一代大学生成长成材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正确把握转型期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嬗变与特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具有强烈现实导向的市民社会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广泛而持久的关注。然而在关注其现实导向的同时,人们却忽视了市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复杂理论内涵的概念。在西方,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对其有不同的解读。其中,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是众多思想家学说中的一个亮点。思想的历史就是历史的思想。本文拟对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作一番考察。通过考察,我们会认识到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市民社会概念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人道主义为研究视角,从三方面对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湖畔诗人的思想和创作演变进行了分析:对法国大革命和英国社会制度的失望,促使湖畔诗人追求真正的自由、平等;对工业社会的批判,促使湖畔诗人关注人类自身的心灵和情感需求;对世界的博爱超越了自然观、生态观,形成广义的人道主义.最后得出结论:湖畔诗人并不是消极的没有社会责任感的群体,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关注社会和时代,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古典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李伟  邓文珍 《船山学刊》2007,(2):182-185
以"五·四"运动之前的历史时代为参照,从传统社会政治文化中知识分子的追求、心态、人格、民众意识等方面深入分析,可知,传统社会思想启蒙者缺失的根源主要有七个方面:心态文化层的封闭、传统士人(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缺失、追求真理的理想变异、关注民众意识的理念缺失、古代"民本"思想的孱弱无力、启蒙"资源"的匮乏、社会经济和思想基础的缺失.当这些羁绊消减的时候,时代的思想启蒙者就会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青年马克思新理性自由法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马克思的新理性自由主义法哲学现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世界观形成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分析了这种新理性自由法思想的产生原因、发展轨迹和主要内容,指出青年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以人类理性、自由为核心,其实质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哲学的沉思在"理性"、"自由"问题上的统一,它是青年马克思新理性自由法思想的精华,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萨特存在论三阶段与文学介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岳川 《社会科学》2008,7(6):158-165
法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萨特虽已逝世多年,但其思想在中国学术界仍然有着相当的影响.萨特在哲学上关注"虚无"和"非在"的内在关系,坚持"存在先于本质",凸显了人的存在的痛苦有限,在文学上主张文学表达存在的偶然荒谬,强调"人是自由的",要不断地行动和选择;在文学理论上张扬"文学介入说",坚持作家必须通过作品对当代社会、政治事件表态,从而保卫日常生活中的自由精神.他的<什么是文学>对中国20世纪后半期思想变革和个体生存话语关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