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修辞的协调性原则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修辞行为与各种相关因素的矛盾关系的原则系统.信息语辞在传达中,由于交际主体双方都是以特定的社会属性、社会信誉和个性心理等角色特征参与交际的,因此,双方都必须认真考虑自身和他人的各种特征,尽量将自己的修辞行为与主体双方的特征需求保持一致,达成两方面的协调.信息语辞与交际主体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同主体目的、同主体心理、同主体信誉、同主体社会属性、同主体语言类属、同主体风格习惯等方面,解决这几方面的协调关系,对提高交际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插说"和"追补"是现代汉语语法中的两个术语,用以描写句子的部分动态变化。从言语交际的实际出发,结合信息传递理论、言语交际过程及交际中主体的认知加工和选择原则等,对"插说"和"追补"重新进行解释。句子的动态变化是表层现象,"插说"和"追补"的真正本质是信息补偿和交际反馈。  相似文献   

3.
修辞,作为一门“有效使用语言的艺术”,和交际、文化及写作密切相关。本文从修辞与交际,修辞与文化,修辞与写作三个层面论述了系统修辞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及深远意义。并指出系统修辞教学可拓展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及语用能力,促进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修辞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的社会交际主要是言语控制,控制的手段主要是信息的传递。为了提高言语信息的传递效果,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言语控制的理想程度,人们对言语信息代码进行了种种加工,这就是修辞。  相似文献   

5.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中,交际主体通过对文化、商务、语言以及具体场景交际规则等语境因素的认知,形成主体自身适应于交际活动进行的情感、态度,以构建恰当的语篇和恰当地理解语篇作为具体行为方式,从而推动整个交际活动的进行。交际主体作为实践主体,必须有实践能力,这是"行",主要表现为构建和理解语篇,进行交际;而其"行"依赖于对交际环境信息的认知,即"知"。良好的"情"能形成正确的"知",二者共同构成"行"的前提条件和实施基础,"行"是"知"和"情"的体现过程,也是体现的结果。"行"能够通过交际主体间的互动,积极作用于"知"和"情"。  相似文献   

6.
旷战 《江淮论坛》2014,(3):186-189
从语境要素这一语用学微观视角入手,结合话语实例,对它的认知激活贯穿于跨文化交际意图的顺应形成、有效传递、认知推理、及时反馈等整个过程进行详细剖析,并尝试构建跨文化交际意图与语境的动态互生模式;旨在挖掘交际意图所蕴含的语言、社会、文化等相关信息,彰显语境要素在跨文化交际意图推理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由档案信息源(信源)开发子系统、档案信息道(信道)开发子系统、档案信息宿(信宿)开发子系统、反馈子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8.
从语境要素这一语用学微观视角入手,结合话语实例,对它的认知激活贯穿于跨文化交际意图的顺应形成、有效传递、认知推理、及时反馈等整个过程进行详细剖析,并尝试构建跨文化交际意图与语境的动态互生模式;旨在挖掘交际意图所蕴含的语言、社会、文化等相关信息,彰显语境要素在跨文化交际意图推理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 ,探讨语码转换过程及其理据 ,认为语码转换是言语主体传递意图的一种交际策略 ,语码转换生成和理解的过程是交际主体在认知环境和认知能力协同配合又互相制约的结果 :认知环境有助于言语主体认知能力的形成 ,通过认知能力激活调用认知环境可取得足够的认知效果 ,两者保证了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英语的语言、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语言作为交际"的教育理论,主张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语言教学在课堂中创造真实生活情景的交流,以促进学生语言流畅性的发展,而不单单是准确性的提高;传授学生在课堂外自然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技巧。现实生活中,信息传递通常很自然地运用到语言技能的结合。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生活中几乎没有单独使用哪一种语言技能进行交流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宗旨在于传递信息,翻译新闻可视为信息的再次传递。新闻标题的翻译重在信息功能的体现,兼顾其美感功能;导语的翻译应以译文信息的有效传递为目的,重新整合信息,重建语义结构;正文的翻译应考虑源语和目标语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的不同而进行“编译”,以满足目标语读者的需求为目的。  相似文献   

12.
垃圾短信的泛滥已非“专项治理活动”所能解决,对垃圾短信的规制需要更加综合性和体系性的法律措施。现行法律规范主要从“内容”界定来规制垃圾短信的方式存在缺陷,应考虑以个人信息保护为切入点,结合“行为”的角度来规制垃圾短信。具体而言,应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框架下,规定个人信息合法收集者的保密义务、非法盗取者和非法传播者的法律责任等内容。同时,加强垃圾短信治理专门法规的建设,对运营商、SP等主体进行规范;并且在特别法立法完成之前,积极利用普通法的一般保护手段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遏制垃圾短信的泛滥。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日渐崛起。地方高校图书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书馆应利用自身优势,以其信息资源丰富、信息获取速度快、信息加工能力强等优势,建立以高校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性信息文献中心,实现资源共享.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结合修辞学的演进史实和发展现状,强调了修辞适应社会交际需要而存在并发展的事实,呼唤现代修辞学必须与时俱进,并着重指出修辞学理论必须适时扩张和自我完善、修辞方法体系应当重建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环境中,经营者常利用其与消费者之间的非均衡博弈关系擅自处理后者的个人信息,这不但侵害了消费者的人格利益,而且阻碍了个人信息资源的高效配置。我国为促使经营者尊重消费者对个人信息的排他性产权,应强制经营者在处理个人信息前履行征得消费者许可等义务,进而改变这种不均衡状态。而立法者为了优化规制效果,宜立足于商业伦理与网络治理等因素构筑的特殊国情并重点借鉴欧盟的成例,凭借作为公共选择的立法活动将前述义务予以明确化。但刚性的法律规范又会不当限制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决策自由,并阻碍个人信息的有效利用,对此,我国还需要参照美欧做法对经营者义务规则的适用设定例外情形。  相似文献   

16.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现代隐喻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与行为方式,一种认知手段.隐喻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特定民族的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翻译隐喻时,译者要根据隐喻的认知方式,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以取得文化传真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韩非依存于法术思想而产生的修辞理论,充满了实用、功利的色彩。他认为,言说应合于“法”,应以功效判别其好坏优劣,应根据接受对象的心理、喜好有针对性地选择言说内容和方法。他特别重视事物的本质,反对雕饰,反对言辞的修饰。但他在文章中又非常注意措词造句,并运用了多种艺术化的修辞方法,使其字里行间又不乏文采。在法术思想的观照之下,韩非的修辞理论与修辞实践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8.
个人信息保护将个人信息视作权益的传统模式已难以胜任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要求,有必要将个人信息上升到宪法维度中的基本权利予以保护。基于基本权利视角下构建个人信息权,对于数字时代的人权保障更具深远意义。确立以人的尊严和自由为核心的个人信息权,需要国家承担相应的保护义务,具体而言,首先应当加强个人信息权作为基本权利的地位,并健全相应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其次,使专门机构在个人信息保护中依法履责,发挥作用;最后,注重司法机关作为"最后防线"的地位,完善个人信息权的司法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19.
与文本不同,图像中修辞与意识形态的结合更具隐蔽性,特别是在摄影图像中,貌似客观真实的讯息充盈着直接意指。巴特一方面揭示了摄影图像中的修辞编码及其意识形态内涵,另一方面又强调感受照片时偶然性的冲击、突如其来的惊奇,并最终指出一条图像修辞与意识形态的超越之径:用我们的身体去体验(而非用语言去思考),在奇遇中将生命投入并点亮照片,以此种方式可以重新拥有照片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变革与数据价值应用所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促使个人信息保护成为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议题.制定隐私政策是当前信息保护领域网络服务提供者自律规约的主要途径,结合法律规范框架下的十一项要求指标,通过对九家网站隐私政策的一般及特殊规定、信息收集与使用、信息保存与管理以及信息共享、转让与公开披露四大方面内容条款的合规性考察发现,当前,我国网站隐私保护政策虽渐趋完善,但存在着明显的自主规约匮乏与法律规制依赖困境,自律效力依然堪忧.我国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并根据行业特性实施相应的个人信息保护特别法;设立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机构,完善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协调管理机制;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提升个人信息保护的行业自律规约能力,通过法律规制与行业自治的有效协同.推进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规范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