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结合对学术界若干不同论点的评述,在分析了社会主义城市级差地租产生的物质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实质后,揭示了城市级差地租的形式和特点,并对城市级差地租量的计算和城市级差地租的发展趋势作了比较深入的讨论。作者指出,城市级差地租同样存在Ⅰ、Ⅱ两种形式,与农业级差地租相比较,土地位置和土地资本对城市级差地租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城市级差地租的定量测算,已成为城市级差地租理论讨论的一个中心课题。测算级差地租“理论值”这项工作,就象测算“理论价格”一样,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科学的统计资料基础上。马克思对级差地租分析的三点启示第一,马克思认为,级差地租就是等量资本投在等量面积但不同等级的土地上(丰度、位置不同)所带来的级差收益(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这里,可以看到马克  相似文献   

3.
目前,社会主义绝对地租理论已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对绝对地租量如何确定?尤其是城市绝对地租量如何形成和确定?却分歧甚大.本文将循着马克思对绝对地租分析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形成和确定,作一尝试性的探索.一、马克思对绝对地租量的分析1、农业绝对地租调节其他形式用地的绝对地租.城市级差地租可以不由农业级差地租来决定,而由自身(城市)土地的位置级差所带来  相似文献   

4.
突破"三农"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求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巫继学 《中州学刊》2005,25(6):23-27
对马克思关于农业问题的理论观点进行与时俱进的解读,可以令人耳目一新.归纳起来,马克思关于农业问题的研究有五种重要观点,即农业是基础;劳动力所有权是农民的天赋权利;追求级差地租Ⅱ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方向和重点;要平等公正地对待农民工,打造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机制;区分土地的"国土所有制"与"经济所有制","构建土地公有制-土地使用权混合所有制"新土地制度等,上述问题的研究对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经营管理因素不能舍象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级差地租”问题的讨论,涉及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争论是: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与级差土地收入的关系如何,即由于经营管理较好所产生的额外纯收入是否属于级差土地收入的范畴问题。有的同志这样置疑: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时并未提及经营管理因素,如果经营管理确是级差地租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为什么把它舍象了。在探讨社会主义级差土地收入问题时,应不应该或能不能够舍象经营管理因素?我认为是不能舍象的,不仅不应加以舍象,而且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绝对地租”这一章中,对级差地租范畴作了进一步的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级差地租的性质,正确把握它的量的规定性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产生了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在质和量的关系上都出现了复杂的情况。在这种场合下,级差地租如何计量,经济学界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7.
级差地租的讨论开始联系价格问题展开。主要提出了在价格政策中要不要考虑包括级差地租的问题。余霖提出,在农产品和矿产品的价格中,原则上不应当包括级差地租,它们的价格都应当根据它们的平均劳动消耗来制订。理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虽然还存在着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条件,但已经不存在产生级差地租的社会条件(土地私有制度),因而在原则上没有必要保留级差地租。同时,如果  相似文献   

8.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分析--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从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方面考察了我国农村地权与地租问题。文章分析了农民多重交租的现状与根源 ,并指出现有的地权制度还造成了土地抛荒的资源浪费、土地分散耕作的效益浪费 ,既束缚了农民走出土地 ,又严重阻碍了农业规模经营 ,使农业效率低下。基于此 ,文章提出了土地市场化、地租科学化、土地金融化、农村经济组织的完善与功能转变、政府行为与农业投入五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级差土地收入与级差地租级差土地收益同社会制度没有关系。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都有土地肥力大小、地理位置好坏、农业生产投资多少的差别,形成级差收入的客观条件都同样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和人类社会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发生的,如果撇开在不同的社会具有的不同性质这一点不说,级差土地收入是永远存在的。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土地级差收入,究竟属于级差地租范畴,还是属于级差土地收入范畴呢?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学界最近正在讨论级差地租问题。有些同志试图用马克思的地租学说来解释我国当前农村人民公社内部各个生产队之间存在的经济差别。他们认为由于某些生产队耕种着丰度较大或位置较优的土地,或是在同样的土地上投下了更多资金和劳动而使土地生产力提高,从而得到的差额收入,是“级差地租”。因为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  相似文献   

11.
人民公社的级差土地收入,有它的形成和分配两个方面。级差土地收入既是生产范畴,又是分配范畴。生产决定分配,处理好分配关系,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巩固人民公社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级差土地收入在国家、大集体与小集体之间的分配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性试作探讨。级差土地收入主要归谁所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土地收入,就其实质而言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资本主义的级差地租为农业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经由农业资本家而归不事生产经营的土地所有者所占有,因而它所体现的分配关系的实质,是农业资本家和地主阶级之间如何瓜分农业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问题。而社会主义的级差土地收入,则为基于互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专门论述农业问题的著作,但是,在他一系列重要经济论著中,特别是在他的毕生巨著《资本论》中,在分析一般经济问题的同时,也相应地研究了农业经济问题。这里,拟就如何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理论。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农业劳动与必要劳动的关系人们在论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时,往往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段话,即“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并且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马克思说这段话的目的,本来是为了阐明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剩余价值的生产,从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有较快提高,集约化程度也达到较高水平,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经接近甚至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这样,以农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差额为源泉的绝对地租好象会消失,可是事实上即使租种最劣等的土地,也仍旧要支付地租。那么,这种地租的性质和来源是什么呢? 有些同志认为,当前资本主义农业中的非级差地租是以垄断价格为源泉的绝对地租。对农产品垄断价格的形成又有二种解释: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三十九章研究级差地租时,曾经谈到农产品的“虚假的社会价值”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理解,自五、六十年代起就不断进行争论。马克思究竟从什么意义上把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看成是虚假的社会价值?这种虚假的社会价值的来源是什么?它如何“由市场价值规律造成”?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中,虚假的社会价值是否已经消灭等等,是争论中的主要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个人看法,供进一步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5.
农村人民公社的级差地租问题,是对实际工作有重大意义,在理论上颇有争论的。本文拟针对目前学术界的争论,就下列三个理论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一)农村人民公社级差地租形成的直接社会原因及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二)农村人民公社级差地租(实体)的形成、转化、分配与土地所有权的关系;(三)公社的集体生产单位间分配级差地租时应否以按劳分配为尺度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三十九章中,对劳动价值论作了新的展开,提出了虚假的社会价值这一重要范畴。所谓虚假的社会价值,是指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超过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从土地所有权的分配角度看,它相当于级差地租的那部分价值。由  相似文献   

17.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级差地租这个事实,现在多数人都承认了。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绝对地租这个问题,恐怕现在多数人是作否定的答复的。我个人经过初步探索,是同意和主张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绝对地租的,现根据学习《资本论》的体会,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社会主义存在绝对地租的根本原因通常有一种误解,似乎只要废除土地私有权就不再存在绝对地租了,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告诉我们的是,只有废除一切土地所有权,才能消灭绝对地租。什么叫绝对地租?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存在而必需支付的地租,就叫绝对地租。不支付绝对地租,就意味着土地所有权的废除。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不支付地租就能按普通利润来增殖他的资本这一事实,对土地所有者来说,决不是把土地白白租给租地农场主并如此慈善地给这位营业伙伴以无息信贷的理由。这样一个前提,意味着土地所有权的取消,土地所有权的废除。而土地所有权的存在,正好是对投资的一个限制,正好是对资本在土地上任意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农业经济思想包含着及其丰富的内容,其中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就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时间就越多”。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这一原理,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情况出发,全面深刻地论述了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毛泽东认为,农业是我国人民和社会的生存、生活、发展的基础。第一,农业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搞好了,农民能自给,五  相似文献   

19.
大家知道,马克思和列宁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以及体现这些原理的再生产图式,不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是有效的,而且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也是有效的。但是,马克思和列宁的再生产图式舍象了许多因素。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中,要运用这些图式,就必须把它进一步地具体化。本文拟就再生产图式具体化问题的一个方面,即在扩大再生产图式中反映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影响,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20.
汪旭庄、顾存伟、夏顺康等同志在《学术月刊》1962年第1期发表的“农村人民公社级差土地收入的形成问题”一文,对拙作“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使我得到很多启发。但其中有些论点尚值得商榷。拙作“再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一文,曾对某些争论的问题,有过一般的论述,现在专就商品价值关系与级差地租的关系、经营管理好所获得的额外纯收入是否全属于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Ⅱ与级差地租Ⅰ的相互关系等问题,粗略地提出一些商榷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