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词义角度分析,"方"字当记录了两个词:"木柄"之"方"和"四方"之"方"。文章区分了二者的差别,并找出各自的引申义,又列出"方"音的假借义。与此同时,结合《辞源》"方"字的解释,就"方"字两个不同词义来源进行透析,并由此探寻出"方"字本义。  相似文献   

2.
从词义角度分析,"方"字当记录了两个词:"木柄"之"方"和"四方"之"方"。文章区分了二者的差别,并找出各自的引申义,又列出"方"音的假借义。与此同时,结合《辞源》"方"字的解释,就"方"字两个不同词义来源进行透析,并由此探寻出"方"字本义。  相似文献   

3.
“所”字本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字,在古今汉语中是常用字。许多诠释者,大都只注意从语法特征方面去进行研究和归纳。我们在这里,试对其在经传中所体现的实词用法,谈谈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一“所”,许氏《说文》:“伐木声也。从斤、户声。”段玉裁承此说,认为“伐木声,乃此字本义。用为处所者,假借为处字也。”许、段把“所”字视为形声字,并取重言“所所”的象声义而断定其本义为“伐木声”,显然不够具有说服力。它正如“坎”字的本义,  相似文献   

4.
《说文》认为,番字从釆,是兽足义。对此前人已有怀疑。番字上米下田,意为播种;从词源学角度看,凡从番之字皆有散开之意;春秋时番氏曾掌管土地人民,这与他们擅长农业有关。因此,番的本义是播种,是播之初文。  相似文献   

5.
“臨”字有金文、小篆形体,它的产生年代最迟也在周代。许慎《说文解字》云:“臨,监临也。从卧,品声。”林义光《文源》云:“从臣(转注)。臣,屈伏也。临下必屈其体。品,众物也。……(?),即品之变体”。今按:许慎以为“臨”字的本义是临下,即从上往下看。从卧,品声,是个形声字。此以小篆形体立说。古文“臣”与“目”同为眼睛形。卧字从人从目。觉时目张,卧时则目合。闭目寝卧,哪有“临下”之义可言?林氏是研究金文的专家,他认为临字是个象形会意字。从臣,臣有屈伏义。从品,品为众物,屈体临视众物。林氏肢解金文字形,维护“临下”之陈说,“臨”本不从品,强说“品之变体”,更谬。笔者认为金文“臨”宇从人从目,目下有行行泪水,或曰从(?)省,是个象形表意字,象人哭泣时从眼睛里淌下泪水之形。请参见图一。  相似文献   

6.
“兵”字的本义是什么?许慎说:“械也。”何为“械”?段玉裁注曰:“械者,器之总名。器曰兵,用器之人亦曰兵。”(《说文》第三卷上) 后人多承许氏所说,把“兵”的本义释为“兵器”。如《集韵》:“兵,械也。”《玉篇》:“兵,械也。从斤;斤,兵  相似文献   

7.
《辞源》(1980年修订第1版)1379页“方”字条下共列了十八个义项,第一个义项,亦即“方”字的本义是“方圆之方,指形体正直者”;第二个义项是“并船”,“也指竹木编成的筏。”我们认为,关于“方”字的本义,《辞源》的解释是错误的;当依《说文》,释作“并船”。 首先,《说文》的解释可以证之于古文字。“方”字的篆文写作,基本上保存了古文字的特征。甲骨文的“方”写作(见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见  相似文献   

8.
“临”字有金文、小篆形体,它的产生年代最迟也在周代。许慎《说文解字》云:“临,监临也。从卧,品声。”林义光《文源》云:“从臣(转注)。臣,屈伏也。临下必屈其体。品,众物也。……(?),即品之变体”。今按:许慎以为“临”字的本义是临下,即从上往下看。从卧,品声,是个形声字。此以小篆形体立说。古文“臣”与“目”同为眼睛形。卧字从人从目。觉时目张,卧时则目合。闭目寝卧,哪有“临下”之义可言?林氏是研究金文的专家,他认为临  相似文献   

9.
“者”字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虚词之一.它同其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于”、“以”、“所”等一样,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白部”说:“者,别事词也.”即是说,“者”字是一个指示代词.王力先生认为,“者”字是由指示代词“之”字转变而来的.我们认为,用在名词或数词之后的“者”字,就是指示代词;这样理解,能够一以贯之地解释“者”字的各种用法.例如:  相似文献   

10.
象“微禹,吾其鱼乎!”中的“微”,一般虚词论着都解释为虚词,该文结合过去工具书的释义,把“微”字放在句法结构中去考察它的词性及词义,得出“微”是实词中的动词,作谓语,而非虚词的结论;并且分析了一般论著解释致误的原因在于受现代汉语假设复句一般都要使用成套的关联词语的影响,忽视了古汉语复句多意合的特点,把分句间意合出来的“假如……”的结构意义强加到“微”的词汇意义“没有”或“不是”之中所致。  相似文献   

11.
论“若”字的本义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慎的“说文解字”艹部说:(?)(若),择菜也。从艹、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艹。段玉裁的“注”说:“晋语”载秦穆公曰:“夫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此谓使谁先择二公子而立之,若正训择,择菜引申之义也。按“若”训为“择”,段“注”已很明显;至于“择菜引申”的话,尚不尽然。经典没有发现过把“若”作“择菜”用的文句,但许说必有所本。考“诗经、周南、关雎篇”有这样的句子: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尔雅、释诂”里面有一条说:流,择也。按“说文”本训“流”为“水行”,何以“释诂”要训“流”为“择”呢?我以为此“流”即是“若”的借用,因为“若”读“而灼切”,属于“铎部”,是“模  相似文献   

12.
关于“里”的本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里,居也,从田从土,会意”。此后的字典工具书大都沿袭这一观点,鲜少有人提出异议。但仔细考究,“从田从土”与“居住”这个意义并没有必然联系。本文认为,“里”字一词本义并非“居住地”,而是表示一个大约相当于二十五户人家比邻而居的长度,它在造字之初是一个量词。  相似文献   

13.
严复提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对中国的翻译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人们对“雅”字的争议也从未间断。对“雅”字的进一步探讨得出翻译中的“雅”合理的解释是语言的“正确,合乎规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伐木声”为所字的本义提出了三点质疑:其一,所是许的同音假借或异文通用,故“伐木声”不当 是所的本义;其二,“所所”为叠音词,不能拆开分析所的形体表示“伐木声”;其三,虚字借为实字不合假借通例。 所的本义当为王公官署、行署,引申为一般处所。本文的讨论也涉及到建立汉语词义系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帚字新解     
甲骨文中的“帚”是象形字———象一美发飘飘华服曳地的女子之形 ,乃妇 ( )的本字。甲骨文中的寝( )的本义是妇所在之内室或寝宫 ,归 ( )的本义是妇女返归娘家 ,二字中帚旁之义也是妇。帚 (妇 )在甲骨文中皆为妇女之义 ,在周代以来的文献中成为扫帚的假借字。许慎以及段玉裁之解字 ,反映了他们所处时代对妇女的性别歧视。性别价值取向是使帚字之形由美发盛装的妇人变成扫帚的社会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说文解字》因避汉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未对秀字进行训释。后人在字书及文献训释中对其解释亦多有分歧,文章从秀的同源系统和引申系统两方面对秀的本义进行考证,秀字本义当为禾类植物抽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最早出现于周代金文中的“德”字予以考察,确认其本义是“正见于心”,周代“德”思想经历了“敬德”、“哲德”、“用德”和“德行兼一”诸阶段,论证了周代道德观念的中心内容是“孝悌”。  相似文献   

18.
论文针对潘峰在《释"青"》一文中提出的"‘青’是个文化词,并非开始就用来作颜色词"这一观点,提出了相反意见,认为卜辞中尚未发现"青"字,潘文所述卜辞中的"青"字实为"南"字。"青"字是个从生从丹的会意字,"青"字的本义为绿草的颜色,后来又用作深蓝、黑色等。"青"字出现之初就用作颜色词。  相似文献   

19.
“愈”之本义王海根“愈”字.在古代文献中并不罕见,其常用义,或作动词,指“病好”、“使病好”,或作形容词,状“较好”、“胜过”,或作副词.谓“越”、“更加”。所以说人们对“愈”学并不感到陌生。倘若进一步深究“愈”字的来历,便会出现先前预料不到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朕”本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朕”的本义,受《说文》及《段注》影响,多释为“舟缝”,以至权威性辞书,像《汉语大字典》等也保留此说。遗憾的是,遍查所见古代文献,“朕”当“舟缝”讲,无证。笔者借助词义“同步引申”规律,考察“朕”词族系统,研究“朕”字源流关系,参考《尔雅》释义,认为“朕”本义当为“给予”无疑。形成本文,所得启示:形义关系固然重要,但从语言本身解释语言才最为可靠。形义关系该利用,但切忌拘泥被释字形体本身,必须考察其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