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人事     
《国际公关》2015,(3):36-37
宣亚国际传播集团任命李弘扬为集团首席执行官近日,宣亚国际传播集团宣布任命李弘扬(Mr.Hoya Lee)为集团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集团发展战略整体推进与执行落实。作为中国最领先的整合传播机构之一,宣亚国际不拘一格大胆突破,启用锐意创新的顶尖年轻人才,吹起一股橙色年轻风暴,为公司及行业注入新鲜创意与年轻激情。在这股风暴之下,李弘扬先生作为全集团最年轻的高管于2010年加盟宣亚国际,先后出任宣亚广州副总经理、宣亚上海董事总经理等职位,为宣亚国际的全国业务发展开疆拓土。  相似文献   

2.
地勘单位组织实施人才培养,首先应理清人才培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要做好人才培训战略规划,做到人才培训为发展战略服务;要注重落实人才培训的权责,增强人才培训效果;要细分人才培训需求,分层次分类别针对性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3.
CIPRA 《国际公关》2015,(1):82-83
为了解公关公司人才招聘、培训、使用现状,推动中国公共关系行业人才的正常、合理、有序流动,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于2014年10月完成了面对中国公关界25强关于"人力及培训"的专项调研。此次调研项目主要针对在公关公司实习阶段的大四学生,以及这部分特定人群入职前后的培训状况。调研通过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涉及5大类20个题目,主要包括招聘、薪酬、培训、晋升、用人要求等。访谈对象主要为各公关公司人力总监及以上领  相似文献   

4.
直属于上海市人民政府商务委员会得到行业的认可和有力支持上海商务类培训的重要基地上海市商务教育培训中心(原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教育培训中心)是为实施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而成立的上海十大紧缺人才培训中心之一,也是商务部在全国地方设立的四个"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之一,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商务委员会主管的商务行业中唯一的教育培训机构和岗位技能考核机构,是国家人社部、商务部指定的国际商务师、外销员考试报名点及培训点,是中国国际货代协会指定的全国国际货运代理专业资格考试报名点及培训点。中心拥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队伍和设施优良的教学场地。  相似文献   

5.
现代餐旅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有多种形式,其中培训是快速提升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对绍兴餐旅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论述了加强校企合作,共同构建"以内容嵌入为核心、形式嵌入为基础、挂职嵌入为手段、考核嵌入为保证"的"嵌入式"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6.
职业技能竞赛为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创造了条件,对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推动与引领作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版专)参与了历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竞赛培训模式,通过对该模式的总结分析,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培训模式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7.
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是指导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教学文件。分析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特点,提出实施的建议,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对汽车维修行业人才的需求逐渐旺盛。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已严重地制约了汽车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汽车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为行业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教育部门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天津市10个区(县)861名农村实用人才为例,分析现实的实用人才培训与农民所期望的实用人才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形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指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缺乏合理规划、内容与需求脱节、培训形式错位、培训时间短期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改革的对策,从夯实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需求的基础、明确培训目标、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增加培训周期等方面入手,以期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吉林大学材料学院与国家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WTI)联合开展了面向在校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的国际焊接工程师IWE的培训。通过项目组相关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实践,已经初步建成了第一个省内面向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或材料加工工程研究生的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基地。累计培养出近600名具有国际焊接工程师IWE资质的高级焊接技术人才。这个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不仅丰富和充实了吉林大学材料学科课外教育的内涵,也加快了人才早熟的步伐,同时也及时地为企业的国际认证输送了急需的奇缺人才,收到多方受益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毕业前不惜重金投身于社会软件培训机构接受再教育,这一现象给高校的IT教育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反思。针对此问题,展开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软件培训机构在IT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优势:专业定位准确,教学环节连贯而完整,教师专业素质高,办学模式产业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市场培养"技能型"IT人才,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师",办学模式产业化、企业化等应用型本科院校IT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现状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天津市10个区(县)861名农村实用人才为例,分析现实的实用人才培训与农民所期望的实用人才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形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指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缺乏合理规划、内容与需求脱节、培训形式错位、培训时间短期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改革的对策,从夯实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需求的基础、明确培训目标、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增加培训周期等方面入手,以期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时,缺乏基本的人力资源基础。尤其是社会化养老服务人才,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需求。有关高校应在充分论证老年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必要性的基础上,开设老年服务类专业,培养和培训适应我国老龄化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14.
如何培训成品油管道技能操作人员,如何提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这是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成品油管道技能人员培训与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1月7日,在宣亚集团与宏盟集团宣布战略合作当天,宏盟旗下全球著名公关公司Porter Novelli(以下简称PN)董事长海伦·奥斯特罗斯基(Helen Ostrowski)来到北京,与宣亚高层及其旗下培恩国际公关员工进行了广泛的沟通。1月8日上午,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海伦女士。  相似文献   

16.
国际服务外包业的迅猛发展对高等院校人才尤其是外语人才的能力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心理学家斯班瑟能力素质模型为理论指导,以中德工业服务区外语人才(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学习能力素质与知识面、综合运用能力素质以及职商能力素质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国际服务外包业发展需求与外语人才能力素质的相关性,以期建立起高等院校、企业和行业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与国际服务外包业发展相适应的外语人才的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期间,安徽旅游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分析安徽省旅游人才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优化对策,即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旅游人才规划力度,全力保障旅游人才培养;旅游院校要明确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旅游企业要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培训,完善旅游人才激励体系;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旅游人才开发的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产生了大量的人才缺口,人才的匮乏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人才需求类型、地域分布、素质特征为出发点,基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提出的国际汉语人才培养模式包含如下六个要素:1.培养理念。人才培养需要树立"全球观"理念和"全人类"的格局感,契合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2.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直接目标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3.培养主体。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主体不再仅是高校,而是转变成中外政府、高校、智库、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组成的联合体。4.培养内容。建立在现状调查之上的培养内容,以提升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为主,同时融合"一带一路"所需的专业知识,落实"汉语+"的政策方针。5.培养方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国情要求人才培养要以国别化的方式进行。6.培养评价。在满足国际人才培养五个标准的前提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由多方参与建设而成,从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模式还需借助大数据挖掘、数据库建设、AI技术等手段,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以需求为导向构建的国际汉语人才培养模式,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工作提供学理支撑和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19.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加强我国新时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保障制度。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关系百姓就业的民生工程,也关系到我国技能人才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参与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国家层面、长期性、系统性的重大人才工程。文章对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义、推进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为促进全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办学目标,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以"德、学、能"(三维)为基础,以"产教融合""艺科融合"(两融)为途径,以国际化视野培养(一化)为导向,探索、形成了一种培养高质量的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三维两融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拉近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为应用型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