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仅体现了民族教育的重要特点,而且也是在教育领域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彝汉双语教学起步较晚,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总结提高。本文通过对彝汉双语教学情况的总结与回顾,指出实行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彝汉双语教学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彝汉双语研究概况及发展前景马锦卫一、彝汉双语研究的历史回顾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始,双语研究已在彝区展开。这个时期,一些法国传教士,西方旅行家、考察者到彝区调查研究,编写了一些双语词典和语汇集,如《法课词典》等。这里说的双语是外国语与彝语。这个时期对双语...  相似文献   

3.
高校师范彝汉双语素质教育基础课程建设属于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专门从事高校师范彝汉双语教育教学的西昌学院彝文系,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体系,将双语教育的民族性、师范性和现代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彝汉双语素质教育基础课程体系,取得了一系列示范性、创新性的重要成果,推动了高校师范彝汉双语教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摘要]发展和推进民汉双语教育是党和国家为了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民汉兼通”人才,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南民族大学是最早开办民汉双语教育教学的大学之一,在培养和发展民汉双语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和彝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介绍了民汉双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特色突出的民汉双语教育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总结分析了民族高校开展民汉双语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彝汉双语教育的内涵,从微观上对其模式进行分类和评析,并根据各模式类型的实践事实,直击完善彝汉双语教育模式体系的构建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彝汉双语数学班的教学实践,对定积分、二重积分和三重积分以及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之间的相关性作了系统地梳理与归纳,使之有利于彝汉双语数学班的学生全面而深入地学习和应用多元函数积分理论。  相似文献   

7.
彝语和汉语虽然都是汉藏语系的语言,其语言亲属关系比较密切,彝文和汉文都是本民族自己原创的方块文字,彝族和汉族交往的历史从没间断,彝汉双语相互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作为自成体系的两种语言,其相异成分比相同的成分要多得多,特别是语音系统差异较大,在彝汉双语语音教学中,采用对比而非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名词、动词、形容词在彝汉双语词汇中各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运用语言和分析语言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词性难以分辨的情形。它们的有些语法特点是相同的,稍不注意就会产生混淆。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区别的方法,便于更好地掌握和区别彝汉双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确保人们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目前我州的彝汉双语教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凉山彝汉双语教学初中师资的现状及需求方向: 一、双语教育及凉山双语教育的情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的社会主义国家,双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是一种语言关系的反映,语言关系是民族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正确地处理语言关系有助于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同样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影响着语言关系的发展变化。 双语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生活的需要,是我国民族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成  相似文献   

10.
规范彝文实施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彝语文教学发展较快,彝语文在双语教学中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或措施不力等许多问题,因此,从中小学到大学的彝语文教学受到影响而波动不定。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对策和措施,解决和克服存在的问题,使我们的彝汉双语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区,双语类型也呈现出多元性,其中民-汉、汉-民型双语最具代表性。新疆民-汉、汉-民双语现象有着自身发展的特点,民-汉、汉-民双语现象的形成受到语言本身的性质、民族杂居、文化教育发展、商业贸易往来等因素的影响。新疆民-汉、汉-民双语发展以及双语人才培养对新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校彝文系开创设置汉彝数学翻译课,在近六年来的具体实践中,教学效果显著。本文阐述开设这门课的必要性,探讨有关汉彝数学翻译问题,寻求汉彝两种语言的对应规律,加强了双语和数学的联姻,促进了彝族学生学习汉语数学和传授彝语数学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第一手的田野调查材料,对处在彝、汉杂居区的云南通海县里山乡的彝族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认为里山彝族的语言生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彝语是彝族的主要交际工具之一,仍具有较强的语言活力;(2)彝、汉双语竞争是彝族语言生活的客观存在,但双语和谐是主流.(3)彝语的使用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上呈现出层次性和差异性.(4)在与汉语长期接触中,彝语受到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章从民族分布、民族内部凝聚力、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对汉族的认同度、族际婚姻、语言接触等角度分析了影响和制约里山彝族语言生活的因素,并预测了今后里山彝语和彝汉双语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凉山彝汉双语教育一类模式教学发展至今30余年,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双语教学办学模式,一类模式教学的高 考录取单列计划、单独录取等政策拓宽了山区彝族学子的升学和就业路径。但一类模式教学发展至今也存在和出现了教学、 教材、师资、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在梳理调研搜集数据材料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措施,以供彝汉双 语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就如何实现高校民族预科语文课程民族性这一问题,以凉山高校彝汉双语“一类模式”民族预科为例,针对彝汉双语“一 类模式”,联系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地域性、民族特色以及语文教学实际,从增加民族文学经典、融入民族文学史、加强民族语 写作三个方面,初步探讨语文课程民族性的实现路径,以有助于实现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基础知识扎实、民族文化自信的合格 预科学生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目前民族院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彝汉双语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事项、目标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彝文系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昌学院彝文系筹建于1988年,1989年秋季开始招生。在十九年的办学历程中,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坚持以生为本、以师强系的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学分制”、“导师制”,注重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巩固彝族母语、强化彝汉双语、拓展彝英汉三语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彝汉翻译过程中 ,有些译者过分拘泥于原文的字面形式 ,译文晦涩难懂 ,不知所云 ;有些译者又脱离原文 ,自由发挥 ,使原文面目全非。为了避免这两种错译 ,译者除了必须通晓彝汉双语 ,掌握丰富的言外知识 ,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外 ,还得做到忠实而不死板 ,灵活而不离谱  相似文献   

19.
高校师范彝、汉、英多语同步教学教材建设是基于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民族院校专业学科实际需求,在研究与实践中突出实用性和前瞻性,构建了新型的高校师范本科彝、汉、英多语教育教学模式,对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进行八年教学实验,在全国首创彝汉双语大学数学(相对中、小学教学而言)教学模式。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彝文、数学、哲学、中文、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研究,开创彝汉语数学专业,多专业人才联合攻关的交叉研究方法是科学的,先进的。十余所高校联合研制,创建了彝汉语大学数学,丰富了国际数学教育的内容,结束了彝文数学不能进入大专院校的历史,是彝族教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