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规律表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 ,学习就不成为负担 ,而是快乐的事了。反之 ,如果兴趣索然 ,其记忆、思维活动就会处于压抑状态 ,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学习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处于天性好动的初中学生来说 ,更是如此。初中学生的学习活动 ,最容易从兴趣出发 ,也容易被兴趣左右。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和兴趣都密切相连。杨振宁博士曾说过 :“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可以说一个人对某门学科的兴趣将对其一生的事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乃是…  相似文献   

2.
刘中玉 《决策探索》2010,(12):31-31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工作,这是因为教师心理健康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氛围,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智健康的学生。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我们面对的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差别比较大的学生,每天承受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班主任的情绪和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蒲朵 《科学咨询》2010,(14):127-127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些事物或爱好的某种活动倾向,是良好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人们一旦对从事的工作和学习发生兴趣,也就获得了好好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印象,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能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反之,效果就差。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所以,兴趣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自己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以来,对班级工作的一些认知。作为几十个孩子的班主任,我们所要做的工作不是将孩子们培养成高质量的考生,而是要将他们引导成为高素质的学生,是能够承接社会主义大业的时代接班人。小学班主任无疑是学生在受教育路上遇到的第一个、甚至是影响其终身修为的那么一个导师。班主任就要以平和自然的心态,以教育之道给每一个孩子希望。孩子开心的生活,班主任自己才会真心开心。希望他们身体、身心健康;希望他们在阅读、活动中开心,老师爱他们也希望他们每个人都拥有爱和真心付出自己的爱。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中,班主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管理好学生,注意学生开学阶段的情绪,让班上学生多参加活动,改变他们迟到旷课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关心他们,并多与其家长勾通联系,这样既是对教师能力的提升,更是对学生负责。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也是人素质高低的体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使学生积极、愉快地学好信息技术,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在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应该怎样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呢?下面我就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新班主任,在教学和教育路上任重道远,我仅通过短短一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就体验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但同时也意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与孩子相处,你会发现他们的可爱与不成熟,需要更多的人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强.  相似文献   

8.
教育转化差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难点。凡是差生,历来皆让家长操心,老师费心,社会担心。因此,转化差生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许多同仁也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笔者在转化差生方面也花去了不少时间及精力,我认为转化差生要爱与严双管齐下,用心去感化,用严肃的纪律去约束。
  一、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已的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的,责任大且费气力的工作。要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就应该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差生,有的品德差,有的学习差,有的则是品德学习皆差。差生的心理状态复杂,表现形式各式各样:有的情绪低沉,沉默寡言;有的好动,易惹事;有的自暴自弃,无心向学。由于差生存在自制力差,意志不坚定,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差,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间接影响学校的学习风气,造成班主任的压力大。教师只有热爱班主任工作,才会产生动力,才敢面对压力,不厌其烦地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在教育学生,转化差生的工作上努力地把他们教好。因此,热爱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差生转化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的日常生活很近很近,语文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这样,学生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中国语文,更加主动地去实现每个人心中的梦想。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呢?这是语文学习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个性动力结构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是一个人力求知识或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也是人认知需要的情绪体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开放视野、充实心理生活的极其重要的推动力.兴趣能使学生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给予优先注意,并具有向往的心情,学生对发生兴趣的知识,总是会自觉地去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很多老师苦言:我每天都在教学生,成绩怎么也提不高.许多学生也报怨:我们每天都在做作业,结果呢成绩怎么也上不去?其实这些老师就是没有理解到课程改革的真谛,他们还是一味在"填鸭子",最终是没有教会学生学习.学生只有真正做到自主性地去学,做了真正的学习主人,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能力,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提高成绩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一、以人为本,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过程,课堂教学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切活动伴随着一种情感体念,而情感体念对人的活动也有一定的支配作用。若能引起愉悦的情感体念,就会发生积极的模仿和反复进行的趋势;若不是愉悦的情感体念,就会引起人的行为停滞或改变的趋势。教学中注意了知识与情感两方面的交融,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他们就会主动轻松地掌握知识。因此,要达到知识的交流,首先要达到情感的交流,而情感的交流是双向的,一个数学公式的推导、一个新颖的解题思路、一段生动有趣的讲解会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一个恰当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满意的点头会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一个正确的回答、一个巧妙的解题方法、一个开心的笑容会使教师感到教育成功的欣慰。这些情感互相感染,互相交流,知识就在情感的交流中悄悄地映在学生的脑海中,通过情感的力量,筑起师生间情感交融的桥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高效地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有自己的思想,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诚相待,用慈母般的爱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才会把你当成朋友,向你敞开他们的心扉,从而让你走进他们,去了解他们,你才能更好地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在我刚接到16班时,就有好心人悄悄地对我说:“该班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同学——刘林,你要注意一下。”听过之后,我就去打听了一下刘林这个同学的情况。从我打听的情况来看,大家都认为刘林这个同学确实是“儒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也”。听说前一任班主任老师就被他弄得头疼。据说…  相似文献   

14.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的日常生活很近很近,语文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这样,学生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中国语文,更加主动地去实现每个人心中的梦想。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呢?这是语文学习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一、语文学习的意义在倡导素质教育、"人"的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学习语文是为了生活中经常要用文字与别人交流,为了学习、工作的需要,为了人的精神需要,为了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学生一旦产生不良情绪,都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妨碍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活动.教师要努力想法转化学生的不良情绪,把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让学生在良好情绪中生活和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6.
学生进入高三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对大学的期盼,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都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学习的紧张,测验的增多,期望值的过高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降低,甚至出现情绪消沉、对前途悲观失望的情绪。因此,作为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情绪,适时地、恰倒好处地鼓动学生的士气,激发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信心。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鼓动高三学生呢?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17.
小学晨会活动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为主的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晨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长期性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和班集体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有许多老师却把晨会上成训诉会,每天把学生的错误和可能会做的事一一罗列,然后批语告诫学生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要不然就会怎样怎样.结果学生也听厌了这类训话内容,任你东西南北风,照样我行我素,大事不犯,小事不断.我一直在想,要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正在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成绩方面他们与大多数高中生相比有较大差距,而更显著的差异是在学习动机、情感及意志个性等方面,具体表现是教学中学生根本不听课或者听不懂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困难重重;班级管理中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很大,学生经常出现各种违纪现象甚至违法。因为他们在以前的学习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害怕学习,成绩不稳定;做事缺乏耐心,自信心差;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较强;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力差;心灵空虚,追求新奇刺激的事物;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合作精神不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性格内向,不善于和人交往,有意无意地封闭自己,走不出个人狭小的圈子,他们不够自信,是因为他们进了这样的学校后,会有一种心理暗示,也就是会无意识的把自己划到“我不行”这个区域,觉得中职的学生肯定不是好学的。所以就会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也该是那样,或者说觉得自己也只能这样了,久而久之,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上课也就不会好好听课了。  相似文献   

19.
每每到了初中三年级,都会有英语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向我抱怨英语难学,每次月考后他们就会发现其他科成绩都很不错,就英语一科拖了后腿。学生焦虑不安,家长和班主任也多次“求情”,希望我能有妙手回春之“药”。这也触使我的内心有些惶惶不安,或许是一种亏欠。  相似文献   

20.
正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可以说班级发展态势的好坏直接和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艺术有关。一个好的班主任会打造出一个好的班集体。针对这一点,多年担任班主任的我,有过很多感触,我深深意识到,要提高班级的管理质量和水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就必须实行班级管理科学化,班级的科学管理是提高班级教育质量的基础。就如何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