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大国战略竞争时代,伴随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数字领域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的焦点领域,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供应链、数字规则以及数字意识形态等层面的国际竞争持续深化。在此背景下,全球数字治理不断推进,并呈现出多方竞争国际数字领导权的新态势。为有效应对这一新态势,中国需要在引领开放性全球数字治理的深入推进、筑牢参与全球数字治理的实力基础、构建双边多边结合的国际数字合作网络以及统筹国际数字治理中的发展与安全等方面进一步着力。  相似文献   

2.
胡琨  肖馨怡 《领导科学》2021,(2):121-124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与数据已成为关乎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素。德国为捍卫"数字主权",坚持分享数字经济红利、提升本国企业竞争力、不受制于人的理念,注重改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数字技术、建立数据平台、保障网络安全。德国经验启示我们:捍卫"数字主权"并非要实现完全的"自给自足",而是要致力于在数字经济领域保持自主行动能力,不过度依赖外国。同时,要充分论证并加强动态的顶层设计,明确捍卫"数字主权"的边界,对数字经济领域加强监管,加强数字教育,使更多的人分享数字经济红利。  相似文献   

3.
数字时代,少数领导越来越依靠数字说话、决策、治理,表面上是精准治理,实际上是懒惰、简单思维之下的"数字依赖症",被千变万化和千头万绪的数字引入"数字陷阱"。新时代领导在推进社会治理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数字,看清数字本质、数字真伪、数字效用、数字关联,以及数字的生命性和大数据的误差性,准确界定数字功能,把准来源并使用准确数字,使用关联度最高的数字,综合各方并采用全面数字,强化逻辑并选择高质量数字,用望远镜看到未来数字,用显微镜看清隐蔽数字。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领导者》2007,(10):F0004-F0004
山东开今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给用户提供数字城市、数字工业园区、数字景区、数字地产、数字展览馆、工业仿真模拟系统及可视化安全应急预案等全方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数字领导力是数字时代的产物,是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领导者以数字技术为中介影响自身行为、下属行为、团队与组织绩效的能力。数字领导力的输入端包括个体因素、上下级关系、管理情境、团队因素和组织因素五个层面,输出端包括特质、行为、认知、影响四个层面,以此为基础构建出数字领导力5x4矩阵。领导者要加强数字沟通能力、数字社交能力、数字变革能力、数字团队能力、数字信任能力五个方面的能力建设,促进数字领导力落地,推进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数字治理的内涵有了更多的认识。数字治理主要包括对数据的治理、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治理以及对数字融合空间进行治理。数字治理的意义在于为政府赋能、为市场增效、为社会赋权。数字治理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的治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数字化时代,政府和企业需要积极推动数字治理的实施,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时,数字治理也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以提高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罗森 《管理科学文摘》2010,(28):282-283
近年来,影视数字制作技术的诞生和数字摄影技术的应用为影视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本文将介绍数字技术的概念和数字技术的革新,分析对比数字摄影技术与传统摄影技术的区别,并对数字技术与影视的融合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8.
马鸿佳  林樾  蒲清华 《管理评论》2024,(3):258-268+288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创业成为企业利用数字红利创造价值的关键途径,数字创业理论亟待完善。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MOA—数字创业网络构建—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框架,以杭州遥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创业成长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纵向单案例的研究方法,构建数字创业企业成长机理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从数字创业的前因条件来看,数字创业过程中的动机(motivation)由学习导向向技术导向再向市场导向演化;机会(opportunity)来源于市场匹配,即数字技术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性;能力(ability)来源于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数字平台和数字技术实现数字赋能过程,使企业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成长过程通过数字创业网络中的多主体互动实现,网络结构由初创时期的政府、金融机构、合作企业和数字用户四个基本主体构成,逐渐增加孵化器和大学及科研机构,数字创业网络的广度、强度和多样性随着企业的成长而增加。在价值增长方面,每个阶段产生的创新绩效通过资源积累和资源循环,使企业逐渐形成成熟的核心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拥有稳定的数字用户群体,在多领域建立合作关系,在多元化经营的基础上形成全产业链生态圈。  相似文献   

9.
焦豪  张睿  杨季枫 《管理世界》2023,(12):201-229
企业如何通过战略选择行动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成为数字经济情境下亟需解决的难题。本研究阐明数字经济情境下战略选择与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共演的过程模型,表明企业可以动态实施战略选择行动以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初始创建阶段,企业主要受数字技术驱动,通过供需匹配为核心的交易模块设计、新颖导向的数字身份塑造和透明开放的沟通制度确立的资源拼凑战略,构建基于明星产品的数字平台生态系统;规模扩展阶段,企业主要受数字消费者驱动,通过整合嵌入为核心的指导模块设计、互补导向的数字身份塑造和边界明确的技术制度确立的系统集成战略,构建基于组合产品的数字平台生态系统;跨界扩张阶段,企业主要受数字竞争驱动,通过跨界融合为核心的标准模块设计、包容导向的数字身份塑造和基于价值共创的合作制度确立的生态编排战略,构建基于场景化产品的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一方面,基于环境选择逻辑,外部数字经济情境变化触发主导企业实施相匹配的战略选择行动并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基于组织适应逻辑,主导企业主动实施战略选择行动并构建同一阶段的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且当期的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构建作为战略决策结果,进而影响了跨期的战略选择和相对应的数字...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数字档案室及数字档案室标准体系的含义"数字档案室"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档案室是指存储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信息空间,是一个由众多档案资源库群、档案信息资源处理中心、档案用户群组成的数字档案室群体。狭义的数字档案室以其中的单个档案室为概念主体,认为数字档案室的建设归  相似文献   

11.
张健 《经营与管理》2022,(9):180-185
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标杆区域——上海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后疫情时代上海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梳理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应优化数字经济布局、打造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增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助攻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安全协同监管,探索独具特色的上海数字经济发展路径,为赋能上海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我国其他城市发展数字经济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经过数年发展,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成绩斐然,主要体现在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以数字化重塑政府治理流程、持续打造良性互动的政企合作模式上。然而,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也存在一些短板,即数据资源共享面临挑战、品牌运营能力亟须提升、数字平台使用体验欠佳、数字人才缺口不断扩大、数字政府建设差异显著、制度更新滞后问题突出。为此,新时代数字政府建设的改革应大力推动数据开放共享、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政务品牌形象、着力提升数字政务平台用户体验、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数字能力均衡化发展、建立高效的法律法规立改废体系。  相似文献   

13.
钱雨  孙新波 《管理评论》2021,33(11):67-83
数字经济浪潮下,面对跨界颠覆者与技术融合的趋势,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尽管数字技术为企业开发和调整商业模式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机遇,但相关研究却对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与数字情境中商业模式架构系统的变化缺乏深入关注.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对案例企业的5种与数字化相关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出4种不同的数字商业模式类型,进而将数字商业模式解构为数字价值主张、数字价值创造与数字价值获取的架构系统,并详细阐释了数字商业模式的设计原理,最终围绕商业模式的双重属性识别出数字商业模式的创新来源.  相似文献   

14.
举措     
《领导文萃》2016,(5):137
正北京市:率先开展数字编辑职称评审工作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宣布:正式启动北京市数字出版、数字新闻、数字音视频等数字编辑专业领域职称评价工作,并于2016年2月开始首次申报,年底前完成首批评价工作。这意味着北京地区近百万数字编  相似文献   

15.
陈一华  张振刚  黄璐 《管理学报》2021,18(5):731-740
基于数字化和商业模式创新文献,探究制造企业数字赋能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和路径。通过格力电器成功构建数字商业模式的案例研究发现:①数字赋能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可分为连接赋能、管控赋能和解释赋能3种;②数字赋能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是连接、管控和解释赋能分别有助于构建互补导向、效率导向和新颖导向数字商业模式;③数字商业模式与数字制造模式存在相互依赖性,即两者之间存在一致的数字赋能策略。  相似文献   

16.
郭林 《管理科学文摘》2012,(23):126-127
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容量及种类虽有大幅提高,可数字资源访问的途径和平台却没有与其一起配套发展。作为大多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主要访问途径的电子阅览室,已无法满足现有数字资源及读者服务的需求。本文通过数字资源对电子阅览室形成依赖的原因及弊端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数字资源访问途径是数字资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发展应该平衡。  相似文献   

17.
数字指纹作为版权保护的新方向,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数字指纹的功能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指纹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数字指纹存在的攻击、编码方案以及指纹协议发展,最后探讨了数字指纹在版权保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档案管理建设要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加强档案数据库建设;有效实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数字档案管理需要重视数字档案的可靠性、可行性、数字档案的数据保密问题、数字档案数据安全和数字档案的长期保存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缓解金融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强金融供给可持续性,收敛城乡收入差距,但数字鸿沟的存在可能会产生反向效果。本文主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和效果,以及数字鸿沟、数字门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总体上收敛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其发展广度、发展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带来的收敛效果却有较大差异,并且在东、中、西部也存在不同;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就业和增加非农就业来收敛城乡收入差距。但是,收敛效果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当跨越一级数字门槛后,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效果减弱;当跨越二级数字门槛后,收敛效果却加强。因此,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创造更好的条件,既要防止数字金融类企业利用垄断地位形成过高的数字门槛,又要加快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0.
回顾2000年至今国外城乡数字鸿沟的研究,主要涉及城乡数字鸿沟存在的依据,影响城乡之间数字鸿沟存在的因素以及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