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务派遣是许多企业采取的一种用工形式,派遣劳动人员已经成为了企业员工队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企业在实施劳务派遣制度时,面临许多法律风险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因此本文主要结合供电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管理实际,并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分析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给予相关工作适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邱敏 《经营管理者》2013,(21):254-254
2013年7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行,其中对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做了明显的范围界定和工作方向界定。在新的市场和法律范畴下,企业对于劳务派遣用工的管理面临着巨大的变化。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并将企业的用工关系进行最佳的管理资源配置,处理好企业与劳动派遣人员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新《劳动合同法》的正式施行,对于用工企业来说处理好与派遣单位、派遣劳务人员的协议处置、权利与义务的有效管理成为主要的工作内容。那么,劳务派遣用工企业如何处理好法律框架下的管理风险呢?如何构建和谐的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呢?对于劳务派遣单位,劳务需求企业要承担怎样的权利与义务呢?这些问题不是简单地点或者线的问题,而是有关劳务派遣用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实现的问题。新《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企业如何合法有效地运用劳务派遣制度呢?基于这样的全局性考虑,笔者对读者进行浅显地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企业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以推动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春旺 《经营管理者》2012,(2X):247-247
《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劳务派遣被广泛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甚至成为一些用工单位常态的用工形式。本文在分析使用劳务派遣人员时可能存在的风险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关防范措施,以期降低用工单位的损失,促进该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田超 《经营管理者》2013,(30):114-114
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相继颁布实施,我国的劳动关系领域形成了以《劳动合同法》为主体,以《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和相关部门规章为补充的劳动关系法律体系。近年来,劳务派遣在我国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2013年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用工做了补充、修订和完善。本文拟结合当前新的劳动关系法律体系,探讨企业在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下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应对举措,有效防范和减少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6.
劳务派遣是我国新发展的一种用工方式,既存在着多种社会价值,又潜藏着不争的风险。本文就《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分析了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过程中如何防范用工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7.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及用工模式,已被事业单位广泛使用。然而,劳务派遣用工如果不依法使用,就会给事业单位带来纠纷。本文阐述了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用工应注意规避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制度的市场化变革,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在法律层面对劳务派遣岗位"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制度性规制,促使劳务派遣用工制趋向规范。但近年来,在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中,劳务派遣制度的运行却不尽人意,甚至存在众多弊端。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剧增,若不改变其以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换取企业利润,牺牲社会公平正义之现状,此项制度必将式微。一、劳务派遣制度的产生及其积极意义所谓劳务派遣,即劳动力租赁,由派遣机构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并支付报酬,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而劳务派遣工即指被派遣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9.
秦梅英 《经营管理者》2009,(17):192-192
劳务派遣中用人单位面临着很高的法律风险。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依据一些典型的地方法规和司法实践,指出在劳务派遣中用人单位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对策,以期帮助用人单位降低用工风险。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是出现于劳务输出之后的一种更为科学、更具有规范性的一种劳动力转移模式,在劳务派遣过程中,劳务派遣公司承担着被派遣人员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的中介与桥梁作用,本文侧重分析了劳动派遣活动的几大优势,分析了劳务派遣的市场发展前景,然后就目前我国的劳务派遣现状提出了一些进一步提升劳务派遣质量和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孙颖 《经营管理者》2013,(32):103-103
随着《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正式实施,企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用工空间日益萎缩。为此,企事业单位应优化调整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将劳务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纳入统一体系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统一岗位、统一薪酬、统一考核、统一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四位一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体系,提高劳务派遣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2.
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引入和使用劳务派遣,但是当时候最初使用劳务派遣的企业多为外资企业,而后到了2000年之后,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空前加剧,劳务派遣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电力企业的一些要求比较低、需求量比较大的职位,其劳务派遣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从电力企业的角度来讲,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力企业的人力成本,提高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对于企业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对于电力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以及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度推进,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成为了我国劳务经济中发展较快的一种新模式。本文对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对用工单位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工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劳动派遣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的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传统劳动用工形式以外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经肯定了该种用工方式,并对派遣单位、派遣职员和用工单位三方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作了规定。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在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连带责任方面,规定得过于笼统,没有涉及到与第三人有关的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向用工单位派遣员工,用工单位只负责费用支付,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该用工方式自主灵活,简化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有利于减少劳动争议,规范用工行为,受到许多企业的青睐。业务外包则是一种经营方式和管理策略,指得是将企业部分经营管理工作包给企业外的专业服务机构完成,从而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市场竞争。但实际运行中,这两种运作方式有一定的复杂性,存在着法律风险,必须采取有效方法予以处理,以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一、劳务派遣中存在的法律风  相似文献   

16.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已被许多企业采取,它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管理和经营成本,解决好企业用工人员的就业安置问题。但同时也造成了派遣人员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和荣誉感等思想问题。本文试从劳务派遣的涵义和作用入手,结合本单位劳务派遣员工的队伍现状,提出了改进劳务派遣员工管理机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劳务派遣概念及优缺点。劳务派遣既为企业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用工方式,还为缓解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其特点是劳动力雇佣与劳动力使用相分离,被派遣劳动者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关系,而是与派遣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但却被派遣到用工单位劳动,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一种新的灵活就业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规范管理的角度,结合案例分析,阐述当前企业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管理、防范用工风险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肖莉 《管理科学文摘》2012,(19):123-124
劳务派遣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近年来,劳务派遣在企业用工中以其优势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对于降低支出和人事成本、减少人事纠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发展,劳务派遣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本文主要在分析劳务派遣内涵的基础上,研究出现的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晶 《经营管理者》2013,(21):102-102
随着2008年1月《劳动合同法》的公布实施,"劳务派遣"这种人们并不陌生的用工模式渐渐浮出了水面,并首次有了法律身份,但这种用工方式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使他成为了社会关注和争议的焦点。时隔五年,《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提出,再一次把"劳务派遣"推向了风口浪尖,此次修改,看似是对劳务派遣进行的立法完善,实质上,劳务派遣应该被限制还是被规范仍是问题的焦点。不可否认的是,"劳务派遣"作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机遇也是挑战。笔者所在的是石油化工企业,劳务派遣作为石油化工行业的一种新型用工方式,为员工管理、提高用工效率提供了灵活的管理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员储备。本文就劳务派遣在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探索进行浅显的剖析,借以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当前多元化的用工模式,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