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在推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理论探索,对相关的概念做出界定,分析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义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对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2.
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已具有一定的广度,但在深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备性和局限性,没有把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本文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理论、基本框架和实践的现状,分析了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成因进行论述,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上世纪末,国际上出现的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等违法事件,引起了国内外的会计研究人员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广泛关注。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对于各方利益相关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内部控制的意识,促进管理当局改进内部控制设计;同时可以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附加信息,对于投资者而言内部控制信息是一项重要的决策依据,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投资者可以了解公司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制度是上市公司控制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一系列制度方法,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考察上市公司的财务及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并能影响管理者和投资者做出的相关决策。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存在标准不统一、内容形式化等问题。本文阐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针对现状分析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成因,并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有效的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还能通过发现问题来间接改善公司的内部管理与控制,从而为上市公司吸收更多的潜在投资者。本文将就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成功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有效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在国内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基本定义和其特征,同时结合了国家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充分的了解到建设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应该按照哪些原则去实施,并且掌握内部控制的基本工作方法。在实施的同时分析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应于解决。  相似文献   

7.
论文首先对信息披露制度及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涵进行界定,提出对内部控制信息的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都应加强管制,进而分析加强监管的原因以及如何监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美国萨班斯法案,从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入手,嫁接当前的IT技术,通过对IT环境的阐释,系统解释了IT环境下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目标、IT环境下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前提条件、IT环境下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关键要素和实施程序.并从IT环境下的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和传统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比较;IT环境下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借助于网络的后果:IT环境下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借助于ERP的后果;IT环境下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借助于信息系统的后果;IT环境下的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5个方面加以论述,分析当前IT环境下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人为本,提高全员素质;合理的职责分工;强化信息系统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不断提高组织文化建设的力度等解决措施,促使IT技术和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际情况,发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披露了该信息,但披露程度不容乐观、披露主体也各不相同,因此建议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外部监管和公司业绩这四个方面来促使上市公司积极披露自身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国家相继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内部控制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国外的文献较多,主要原因是美国和英国的内部控制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且研究较早、较深入。而国内的文献较少,特别是实证研究的文献。本文对国内外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并对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内部控制信息透明度等问题引起了投资者、监管层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措施,包括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法规建设、加强外部监督等。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上市证券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均为内部控制机制和制度方面不存在重大缺陷。对于资产管理、经纪和自营业务等业务中存在的损害客户利益、内幕交易等均未涉及。通过分析我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现状,建议采取明确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信息披露相关主体职责和标准、加强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监管等措施,提高和改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并且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信息准确性和企业的生存质量。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简单分析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6-200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明显的市场反应,但从不同侧面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从披露内容看,内部控制有效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而内部控制缺陷则引起股票价格下跌;从披露类型看,强制性披露较自愿性披露更具有价值相关性;从披露详略看,详细披露会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而简单披露则不一定。此外,与单独的强制性披露或自愿性披露的市场反应相比,内部控制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交互影响的市场反应更加显著。据此本文认为,在进一步加强强制性披露的日常监管的同时完善自愿性披露的激励政策,是当前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和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新规范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架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月我国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自2009年7月1日起执行该规范以及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披露年度评价报告.本文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要求,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范围、主体、时间和内容方面进行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架构探析.最后提出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参考格式.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以来,财政部联合五部委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从2011年开始,企业内部规范体系在我国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实施,并逐步向其他公司推进实施。从实施效果上看,中小企业的实施效果不十分明显。笔者通过深入了解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内控理论,提出完善对策,探讨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内控实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信息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其披露,可以减少公司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以降低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本文在总结了目前资本市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披露的意义,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群艳 《经营管理者》2013,(18):166-167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也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必须随之完善和发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建立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财务控制机制,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一项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上市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被很多新闻媒体当作负面报道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大量上市企业未披露实际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在此背景下研究负面偏好对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以2012年至2017年中国A股主板市场上有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的企业为样本,从负面偏好的坏消息过度反应和事物类别诊断两个层面分别探究中国强制实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以来,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与来自主要外部利益相关方负面后果之间的关系。采用Tobit、Probit和OLS回归估计方法,检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与来自监管机构、诉讼相关方、审计师和投资者4个外部利益相关方的负面后果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数量与负面后果程度之间的关系。之后进一步探究内部控制质量对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负面效应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①对于有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的企业而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更易引起负面后果,现阶段的内部控制监管机制对此没有构成有效的威慑;②外部利益相关方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过度反应对企业有实质性影响,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显著引起监管处罚、诉讼仲裁、非正常审计师变更和负面市场反应;③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充分程度与负面后果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充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能够削弱与之相对应的负面后果;④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正向调节充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对负面后果的削弱作用。         负面偏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内生动力,催生上市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更多隐瞒和不充分披露,即“劣币驱逐良币”。研究结论为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一个新视角,也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部门开展监管工作提供相应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关内部控制的管理学定义基础上,探究内部控制的管理学渊源,分析内部控制的管理学边界,以期在理论上更好地认识内部控制的本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更好地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