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股票市场IPO折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IPO折价普遍存在于世界股票市场,有关IPO折价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中国股市的特殊性使IPO上市股票的折价不但符合IPO的普遍规律,而且具有很多独特的规律.结合有关折价原因的几种理论和假说(包括信息不对称、股权分配、投资者非理性等),对中国股市IPO折价的存在性和不同市场、股票类型折价的差异性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等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承销商声誉的衡量、股市上升期和下降期的折价表现、同一企业A股和B股发行顺序对折价的影响等进行研究,揭示中国IPO折价的存在性、股票市场的差异性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探索股票一、二级市场的有机结合路径,对规范和完善IPO市场定价机制、帮助监管者制定规则和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股市中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比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证券市场.本文通过分析2009年~2015年期间沪、深两市个股的高频交易数据,考察了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对机构投资者交易参与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标的股票在加入融资融券交易后,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比显著上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融资融券交易能有效缓解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并加强外部治理;而由于机构投资者比散户更为关注这两个方面,因而融资融券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标的股的机构交易占比.随后区分了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并发现,融券卖空交易是更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还发现机构交易占比的上升对降低股价协同性和崩盘风险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股市中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比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证券市场。本文通过分析2009年~2015年期间沪深两市个股的高频交易数据,考察了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对机构投资者交易参与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标的股票在加入融资融券交易后,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比显著上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融资融券交易能有效缓解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并加强外部治理;而由于机构投资者比散户更为关注这两个方面,因而融资融券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标的股的机构交易占比.随后区分了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并发现,融券卖空交易是更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还发现机构交易占比的上升对降低股价协同性和崩盘风险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环境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利用博弈论方法,从生态社区环境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角度思考,建立信息不对称下政府管理部门与社区企业治理环境的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与均衡分析得到影响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要想确保生态社区建设各方博弈利益最大化,政府管理部门不仅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还要加强监管和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5.
现有文献中对股票波动风险的研究大都从市场因素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而本研究则从企业层面因素出发,利用我国沪深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对股票波动风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实证分析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好,其股票收益的风险越小,波动性越低,反映出盈利好的企业与市场上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可能越低。同时,对于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其盈利能力与股票波动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说明机构投资者的存在能够"帮助"向市场传递关于企业盈利方面的信息,有助于降低企业与市场上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起到降低投资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股市个人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态度不明确和信心的不稳定,本文从个人投资者信息状况这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信息不对称对个人投资者证券选择的影响以及监管部门改善监管的途径。本文主要采用对各个相关理论回顾,将个人投资者和市场监管两个方面对比研究的方法,详尽地论证如何将两者结合以期能够改善个人投资者的信息状况,着重分析证券市场监管改革在信息监督方面的重要性和方法,对监管部门处理当前证券市场的信息状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态势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企业在拥有稳定外部环境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行业竞争。保证人员招聘的有效合理,保持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企业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合理招聘和运用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部门与应聘者所掌握的公司市场信息情况是不一样的,对招聘单位来说,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所需要人才类型的信息掌握是非常充分的,而对于应聘者来说,对企业的信号等则相对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导致了人力资源招聘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本文通过阐述人力资源招聘在企事业单位中的运用情况,提出了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针对此情况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食品安全风险长期存在于我国食品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可能存在于食品产业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当中,使消费者成为最终的受害者。现有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中存在着信息主体分散,监管主体权责有限以及信息发布成本高的情况,因此文章认为应当立足于现行《食品安全法》指导,加强对整体食品产业链事前、事中和事后三方面改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引导消费科学、理性地进行食品消费。 相似文献
10.
通过股份支付方式实施并购过程中签订业绩承诺条款是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现象,近几年,业绩承诺成为学者和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目前,还鲜有文献研究并购中业绩承诺的影响因素.以并购双方的收益-成本为出发点,从博弈论和非上市公司视角,通过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发现:标的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并购中越可能签订业绩承诺协议,承诺的数额可能越高.上述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PSM配对样本检验、自变量替代和双重聚类检验后仍然稳健.研究发现:当标的公司存在机构投资者时,信息不对称程度对并购中业绩承诺协议的签订概率和承诺数额的正向影响越不明显.希望研究结论能够给监管部门政策制定、上市公司并购行为、标的公司业绩承诺行为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证券市场十几年的发展过程当中,政策频繁干预并由此造成股价大幅波动已经成为其一大特征,本文以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将政策细分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及舆论导向。通过观察每一次政策出台对股价走势的影响,分析"政策市"现象的原因,得出政策对股价的影响逐渐趋弱的判断,并对中国当前股市中存在的与"政策市"相关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管理层盈余预测作为改善公司信息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相关研究越来越强调具有信息优势的管理层会对业绩预告的披露时间和方式进行战略性选择,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对如何抑制管理层利用信息优势谋取私利、提高盈余预测精确度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入手,以2013年至2015年深圳交易所披露管理层盈余预测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顺序Logit模型等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调研与管理层盈余预测方式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盈余预测信息性质和产权性质对二者关系的影响。以每个上市公司一年内接待的机构投资者调研次数或一年内接待的机构投资者总数的自然对数测量机构投资者调研频率。根据管理层盈余预测精确度将管理层预测分为4类,即当管理层盈余预测为点估计时赋值为4,为闭区间估计时赋值为3,为开区间估计时赋值为2,为定性预测时赋值为1。
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调研越频繁的公司,其管理层越倾向于采用模糊的方式预测盈余,并且这种影响在盈余预测信息为坏消息时更为明显,以上情形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进一步检验发现,相对于买方机构而言,卖方机构的调研行为更有可能导致管理层采用模糊方式进行盈余预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调研行为对预测方式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上述研究结果在进行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Heckman两阶段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
机构投资者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其行为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与已有认为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直接沟通能够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研究不同,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调研给公司带来了业绩压力,从而使其更倾向于选择模糊的方式进行盈余预测,拓展了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资本市场信息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同时为中国投资者更有效地理解和利用管理层业绩预告信息进行决策、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同时,我国上市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却弱化了资本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有必要规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投资者异质信念不但是股票市场的现实,也会引起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本文建立从两期到多期的交易模型,利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拟投资者的预期演化,旨在分析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认知偏差导致的多种异质信念共存的情况下,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投资者异质信念的波动程度、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均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呈现负相关关系;而投资者规模与股票市场流动性正相关。利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多期交易过程,验证了在投资者预期演化的情况下,上述规律仍然成立。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行为金融和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范畴,也对投资者优化决策行为及监管部门加强流动性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基于博弈论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分析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现状和特点,运用了博弈论方法中的三个博弈模型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赋予调研者信息优势,加剧其与未调研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是否需要披露调研活动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同时,2012年7月起深圳证券交易所将调研披露要求由在年报中集中披露改为在每次调研结束后两个交易日内披露调研细节,这为研究是否应该披露、应如何披露调研活动以减少前述信息不对称效应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准自然实验。公司的股票知情交易概率反映其信息不对称程度,通过对比2012年7月前后实地调研活动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影响变化,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相对差异变动,探讨实地调研信息披露对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影响。以公司总部所在城市的极端天气情况作为公司被机构投资者或分析师实地调研频率的工具变量,解决调研者的调研对象偏好与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建立调研活动与公司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股票知情交易概率与其被调研频率显著正向相关。但2012年7月后,前述正向关联显著弱化,且相对于无需披露接待调研情况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股票知情交易概率显著下降;在要求及时披露调研活动细节后,相对于机构投资者,分析师参与调研对被调研公司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且调研中提的问题数量越多、问题的字数或对问题的回答字数越多,即调研挖掘并披露的公司价值相关信息越多,被调研公司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下降程度越高。及时披露调研细节有助于将机构投资者或分析师通过调研挖掘的与公司价值相关的信息迅速扩散到整个市场,抑制其进行知情交易的空间,显著降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水平,而在年报中集中、笼统披露调研活动难以起到类似作用。上海证券交易所可考虑参照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做法,要求上市公司及时披露接待的实地调研活动细节,以提升市场参与者获取市场信息的公平程度。 相似文献
18.
预算松弛是预算指标所表示的预算执行的业绩水平低于预算执行者自己预期可能达到的业绩水平的部分。在实际应用中,国内外实行预算管理的企业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预算松弛问题。为更好地理解预算松弛问题,本文介绍了预算管理中产生的预算松弛的涵义与危害,探讨了引起预算松弛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避免预算松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