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市场经济不是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而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不同财产所有者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是使分散的各自独立的企业形成相互联系的社会生产的一种经济形式,这就要求必须以企业的独立产权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内在稳定性,可以避免分散的经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中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冲突、混乱和不稳定性。但是,市场经济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客观上有失效的一面,由此决定政府必须对经济生活加以干预,以纠正市场失效的那些领域。  相似文献   

2.
陈小玲 《探求》2001,(1):51-51,54
近年来 ,我国先后制订了一系列加快公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政策 ,鼓励小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放开搞活 ,采取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出售、转让、兼并、托管、抵押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革转制。许多原国有小企业在转制后都实施了职工全员持股的产权改革 ,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企业的分配关系 ,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按劳分配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一按劳分配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符合社会大生产发展的趋势 ,具有客观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各类生产要素所有者构成的经济组织 ,是要素所有者之间产权交易的有…  相似文献   

3.
促进中国企业跨地区兼并是优化国内市场结构的重要任务,我国企业跨地区兼并的主要障碍包括,现有的财税体制、企业同质性、地方政府偏好外资并购、企业人员安置问题和企业产权归属不清等问题,要积极解决这些障碍来推动国内企业跨地区兼并。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的学者对剩余权的归属问题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解说:股东至上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剩余权扩散假说,是指剩余权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从出资人手中逐渐转移到了经营者手中,并有可能继续向“新的更重要的要素”的转移。剩余权扩散使得剩余权利在不同的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了重新的配置,也是剩余权不断被再分配的过程,并且决定了组成企业的各要素对剩余控制与拥有的权利。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产权明晰的条件下,将剩余权利配置给重要的要素所有者,应该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5.
一、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1.在现有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进一步界定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在改革进程中。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内部已逐步形成的国家、地方、企业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在此基础上利用股份制重新界定固定资产边界,使各主体权力利益与其实际占有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虽然花费很大气力调整产业结构,但步伐艰难,进展缓慢,远未达到预期目标。究其原因,与社会经济利益错位,地方利益格局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地方利益格局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最大障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矫正地方利益主体的行为,排除利益制约。 一、地方利益格局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 我国现有的利益格局,是在以中央向地方放权让利,实行财政包干,分灶吃饭,外贸承包,企业承包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这种分权制的利益格局,改变了旧体制中利益高度集中、主体单一的局面,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7.
日、美、法分税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美、法分税制比较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阎坤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经济利益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各界都希望通过实行分税制,来彻底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并期望以此作为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分税制是当今世...  相似文献   

8.
一、从优化生产要素的角度,选择兼并对象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是一个建厂40年的老企业,为充分发挥大型企业优势,带动地方工业发展,1988年下半年,开始考虑企业兼并问题。当时,工厂面临两种抉择:一是稳妥过渡,不搞企业兼并,利用企业经济形势较好时机,渡过财政、信贷紧缩的难关,保住现有的成果;二是主动出击,知难而上,运用兼并机制,促进企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增强企业发  相似文献   

9.
一1.国企产权中的职工份额的理论分析。长期以来 ,我们一般认为国企的资产所有权归全民所有 ,把国企职工对本企业的产权应拥有的份额 ,视同于其他公民。人们不但过去这样看 ,现在还有一些人这样理解。如“国有企业是一种所有权高度分散型企业 ,它的所有者是全体公民。任何个人都只能拥有很少一部分国有企业所有权 ,因而不能成为主要所有者 ,只能由国家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的‘持股机构’或组织来充当主要所有者 ,代表全体公民行使所有者权利。”这一关于国有企业产权的理论 ,不能完全反映国企资产形成和发展的实际 ,没有意识到国企职工对本企业…  相似文献   

10.
要素所有者达成合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资源的运用创造更大价值,但如何在合约中确定合理的企业利益分配结构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判别标准.近年来,随着管理和技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断提升,高级管理者及高级技术人员的报酬也不断增长,或以人力资本形式直接参与对企业剩余的分配,企业利益分配结构不断发生着变化.企业利益分配结构的改变不仅是要素贡献度的改变,更是劳资双方权力结构的改变,高级人才收益的增长不仅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产权价值的体现,也是企业所创造财富的分配主导权从货币拥有者向财富创造者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力资本价值及其有效实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本是一种物化于人力资源所有者身上的长期消费资本.人力资本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教育等投资和接受这些投资所放弃的机会收入等价值在劳动者身上凝结的过程.有效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应着重考虑建立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个人所有制,协调人力资本与其他产权主体的利益关系,建立以产权激励、机会激励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2.
区域公共物品供给是其效益覆盖范围内的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博弈的集体选择结果。目前,在区域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纷纷表现出相异的利益追求:地方政府追求的更多是地方利益;企业组织主要追求实现利润最大化;非政府组织主要体现政府或自身的利益需求。因此,以区域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协调区域内不同地方政府、企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不同利益追求,显得十分重要。具体说来,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设服务型的地方政府,促使地方政府追求实现区域社会公共利益;二是培育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促使企业组织维护区域社会公共利益;三是提高非政府组织的自主治理能力,促使其更好关注区域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讨论市场经济里的企业制度演进过程 ,即从单一业主制企业到合伙制企业再到现代公司制企业。一方面从交易费用角度揭示了企业制度演进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则探讨了不同企业制度内部要素所有者的权力与利益关系演变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作为当前我国经济调整策略的企业资产重组,必然会引起与此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发生变动,其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是政府、企业与经营者。在这些不同的主体之间,由于存在着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从而使各自具有独特的行为特征。文章通过对政府、企业与经营者在资产重组中的行为及其差异的分析比较,并探究其成因,指出分析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重组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朱奎 《学习与探索》2006,(5):209-212
劳动生产率差异、供求非均衡、垄断、非对称信息和非市场定价等条件下的商品交换都会产生不平等问题,但这类不平等问题都源于不等价交换。实际上,商品的等价交换仍然会产生不平等问题,其直接原因在于生产价格的形成,而生产价格的形成是隶属于不同所有者或利益主体的资本追逐利润的结果。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剩余价值)在不同产业或地区之间发生了转移,劳动投入和所得不再完全一致。不过,这种不一致在一国范围内和世界市场上具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制度经济学指出,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而契约的签订带来了两种不同的收益,一种是契约签订时明确的,一种是契约中未明确指出但是在契约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即契约剩余。要素的所有者在契约签订时,不仅仅通过各自的权力态势争取到前者的契约收益,而且还会运用自己的权力实现对契约剩余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兼并模式与操作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兼并作为伴随着经济增长的一种长期经济现象,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实现资产重组的必然选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企业兼并必定成为我国国有企业全面提高国有资产整体质量的重要途径。本人拟就国有企业兼并的有关问题作一初探。国有企业兼并不外乎以下几种模式:(一)净值购买式。即兼并方出资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这种方式一般以现金为支付条件,购买目标企业的整体产权。购买时只计算目标企业的整体净资产价值,依其价值而确定购买价格。兼并方不与被兼并方协商债务处理问题。目标企业在被兼并完成的同时,对其债务…  相似文献   

18.
共同治理机制:国有公司制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深层次症结 ,在于“股东至上”逻辑下国企单边治理结构模式存在着内生缺陷。因此 ,克服缺陷、矫正失衡的思路设计必须是 :引入共同治理机制 ,以替代单边治理模式 ,变“股东至上”逻辑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 ,使企业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及相应的剩余索取权 ,形成多元产权主体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众说纷纭的产权定义常常让人无所适从。尽管每一种定义都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给出产权的规定性,因而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忽略了一个共同问题,即产权:到底是谁的权利?产权的主体是谁?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不同的产权的概念的形成。如产权的主体是所有者的话,...  相似文献   

20.
论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与企业所有权安排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大可 《求是学刊》2001,28(3):54-58
同非人力资本产权相比 ,人力资本产权具有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人力资本的价值信息容易隐藏、人力资本必须在其所有者的协作劳动中发挥作用等方面的典型特征 ,这些特征决定了人力资本同非人力资本一样 ,不仅能够承担风险 ,而且还具有可抵押性 ,从而得出了有效率的企业必须实现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所有权的结论 ,阐释了企业组织形式变化中 ,人力资本逐步得到重视的原因 ,也为经营者股权奖励、职工持股计划等改革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