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求得国民经济的稳步前进和健康发展,使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实在,使人民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什么是经济效益,赵紫阳同志在全国工交会议上曾经指出:“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我认为,这里的“符合社会需要”是关键。如果产品不符合社会需要,则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无论怎样少,生产出来的产品无论怎样多,其结果,一种可能是全部消耗的人力物力最终都成为无效劳动;另一种可能则是成为不完全有效的劳动。  相似文献   

2.
1982年3月4日,赵紫阳同志在全国工业交通工作会议上,就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全文刊《红旗》1982年7期)。关于提高经济效益问题,他指出:“我们讲经济效益,首先应当明确这样一个主要观点,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这对端正我们办企业的指导思想,加强我们的经济理论研究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我理解,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相似文献   

3.
全面提高经济效益,首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是要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即从整个国民经济的高度,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由于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资金;产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也最终会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上反映出来,因此深人研究社会资金循环周转与宏观经济效益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我们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无疑是十分重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一条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具体体现为今后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十条方针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这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赵总理并在今年三月全国工交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尖锐地提出“不断地满足社会需要,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理论研究和国民经济调整中,要很好地研究社会需要。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新的经济理论研究课题,也是把我国经济搞活,提高全社会经济效果的中心一环。  相似文献   

5.
下面是1982年11月,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经济效益理论讨论会上,讨论问题中的两个问题。(一)经济效益的含义问题如何理解经济效益?赵紫阳同志提出:经济效益就是用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这个提法表明了经济效益的内容和本质。在具体理解上,参加讨论会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必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二大以后,经济效益问题在实际工作和理论工作中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阐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路子的时候,第一次引人注目地提出了经济效益问题,指出“要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一套老的做法,真正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1982年3月在全国工业交通会议上的讲话中,赵紫阳同志又对经济效益的内涵作了说明,指出讲经济效益,“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提出本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时,又把“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前提条件。提高经济效益正在日益明确地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它同时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想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就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经济效益是以劳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生产出多少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来表示的。产品与劳动耗费的比率是效率,劳动耗费越少,产品越多,则效率越高;反之,则效率越低。社会需要的产品与生产出的产品的比率是效用。社会产品符合社会需要程度越高,则效用好;反之则效用不好。因此,经济效益应包括效率和效用两个方面。效率和效用是一对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效用,效率要服从效用。以很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经济效益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应当如何理解、评价经济效益问题,也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因为这不仅仅是个经济评价问题,而且还涉及到道德评价问题。 一、为什么要重视道德效益 所谓道德效益,就是指社会主义劳动集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社会道德后果。为什么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要重视道德效益呢?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所决定的。 我们知道,所谓经济效益,就是要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或捉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作为一般的经济效益,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界中所取得的经济成果,即生产技术方面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讲求经济效果,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核心问题。任何一种物质资料的生产,都要消耗和占用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这种劳动占用、劳动消耗和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就是经济效果。马克思说:“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第281页)人类社会生产的历史,就是不断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历史。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经济效果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满足人  相似文献   

10.
讲究经济效益,是我们一切经济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实现我国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开创工业战线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关键。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二大的要求,坚决“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要条件,但它本身并不创造新价值。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直接结果是使用价值量和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社会新价值也相伴随同时增长。因此,虽然直接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呈下降趋势,但由于活劳动效率的提高,社会新价值仍然呈现巨大增长的趋势。所以,活劳动是创造新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观点并没有失去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经济的目的范畴是剩余价值,生产手段是预付资本。用最少的预付资本生产尽可能多的利润,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这个规律对企业的要求是:用最少的成本,最少的工资,生产最大限度的利润。因此,降低成本,扩大利润,是资本主义企业的最高经营原则。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范畴是新创造价值。商品价值扣除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就是新创造价值。新创造价值是社会平均活劳动时间的凝结,是劳动者创造的最新成果,是社会的可分配财富,符号可用S表示。新创造价值的物质表现形式是净产品,是新增的符合社会需要的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如果  相似文献   

13.
一、讲求经济效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条十分重要的方针人们要生活就必须有物质资料的生产。人们要生活得越来越好,不仅要有物质资料的简单再生产,还要扩大再生产。这就必须使生产所消耗的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尽可能少一些,劳动成果尽可能多一些,使每项劳动产品除了可供最必需的当前需要外,还能有剩余,才能有积累,才能扩大再生产。“劳动产品超出维持劳动的费用而形成的剩余,以及社会  相似文献   

14.
关于提高经济效果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效果就是社会劳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与取得的劳动成果的比较。讲求经济效果,就是人们在从事各项经济活动时,力争以一定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或为取得一定的效益而消耗最少的劳动。 人们要生活就必须有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要生活得越来越好,就不仅要有物质资料的简单再生产,更重要的是需要进行扩大再生产。只有使生产所消耗的劳动尽可能少一些,取得的成果尽可能多一些,从而使劳动产品除了供当前的必需外还能有剩余,才能  相似文献   

15.
经济效果,一般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消耗(包括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同有用成果之间的比较。讲求经济效果,是节约劳动时间这个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人们只有用较少的劳动时间创造出更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 ,不能创造价值”是一个理论扭曲 ,它造成了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的逻辑障碍。其实 ,创造价值与增加价值是有区别的 ,一般地讲 ,创造价值只能是创造剩余价值。从这个思路分析下去 ,我们发现 ,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共同创造剩余价值。一方面 ,物化劳动来源于活劳动 ,并且是本期活劳动 ,所以讲物活劳动共同创造相对剩余价值 ;另一方面 ,活劳动肯定是本期的 ,物化劳动 (C)又来自本期的活劳动 ,故归根到底是活劳动创造价值 ,从而坚持了劳动价值一元论。承认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效益是劳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一方面有劳动的投入,他方面有产品的产出,这是经济效益的基本内容。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效益就好;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就差;这是评价经济效益的基本方法。劳动的投入,既包括劳动占用,也包括劳动消耗。劳动消耗又分为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从实物形态进行考察,物化劳动消耗表现为固定资产的磨损、原材料和燃料等的消耗,它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降低物质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国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编制长期规划的意见中指出:“各项工作都要进行经济效果比较,从中选出花钱少、收效大的最优方案.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方针。”从此,经济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成为我党的一条重要方针。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创造出尽量多的社会所需要的商品和财富,或者说用尽量少的投人获得尽量多的有效产出.这条方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的经济,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市场经济不允许企业长期亏损,企业亏损意味着向资不抵债迈进,长期亏损将会…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同时并存下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尽管净产值为活劳动所创造,但仅仅投入活劳动还不能进行物质生产,其他生产要索特别是物质生产要素的投入也是不可缺少的。而多种所有制同时并存,意味着生产要素的投入主体多元化。只要投入的生产要索被不同的个人或集团所占有,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就必须在这些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一 精神产品生产的过程即精神生产劳动过程,是活劳动和过去劳动相结合的过程。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精神创造能力对前人创造的精神成果和今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提供的思想材料进行加工,同时他的活劳动又不断由动的形式转化为存在形式,对象化为具有一定社会形式的精神产品。精神产品从而存在于对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号体系中,并具有物质外壳。科学语言(定律、范畴、原理、公设)、艺术语言(文学语言、绘画语言、音乐语言等)等就是这样的符号体系,书本、颜色、线条、泥土、大理石等就是物质外壳的材料。 定型化的精神产品获得了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外观,具有某种客观性。但是不能把精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