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对发扬党内民主、坚持党员主体地位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这一探索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氛围和党员自身素质是坚持党员主体地位的两个影响因素;在坚持党员主体地位的过程中,应创新活动载体,搭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平台,并健全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2.
党员是党的主人 ,是党的建设和自身改革的主体 ,当然也是党内民主的主体。过去 ,我们对党员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 ,今后 ,我们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提高党员素质 ,进行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以落实党员的主体地位 ,推进党内的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3.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为了增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原动力、适应新时期党员队伍结构及党员价值取向的新变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突出以人为本的党建新理念而提出来的."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内容,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前提条件.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必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厘清和配置党内的权利结构为重点,以建立与完善党内的权力运行机制为保证.  相似文献   

4.
党的权力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曩直接来自于广大党员,只有坚持党员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保障党内民主的真正实行,对权力实行有效制约,有效防止腐败现象.党员主体地位有其理论依据,对党内民主必须有科学的理解,创新坚持党员的主体地位的途径和思路,改变普通党员监督无权的局面,必须完善党内民主的各项制度,以科学的态度改革党内民主制度,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增强党员主体意识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内在动力;党员是党的主体,是党的工作、事业及党的建设的主体;确立党员主体机制,就是确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吴凌英 《兰州学刊》2009,(Z1):36-38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是当前党建研究工作的一个重点。对于党员主体地位的研究则是当前这一重点工作的具体化,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对党员主体地位的思考:明确党员主体地位研究的价值,正确认识我党党员主体地位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探索党员主体地位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以权利为本位的党内立法,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在权利本位党内立法的基础上,实现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激发党员在党内活动中的积极热情,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这是新的历史时代对党的新要求。我们党在党员的权利保障方面有过重大失误,也取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在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条件以及执政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建立和完善党员的权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强化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保障,一要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党员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实践能力;二要以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增强制度操作性和执行力,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等;三要积极营造党内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市机关采取多种途径,在落实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进一步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必须多方举措,包括以民主平等意识为核心继续加强机关党员主体意识教育;建立健全党内权利保障机制,增强各项制度的可操作性;将"一把手"监督作为落实机关党员主体地位重要环节;把完善党员议事会制度作为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为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提供组织保障;完善竞争上岗制度,为落实党员主体地位提供动力机制;大力加强党内民主环境建设,积极营造党内民主氛围。  相似文献   

10.
党员的主体地位是什么,为什么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这是新时期党建工作遇到的问题,也是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集多方面意见进行了归纳、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党员民主素质是党员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和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基础.提高党员民主素质,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内在要求,是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的基础,是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和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功能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民主化的有效途径.提高党员民主素质,要着力提升党员的文化素质,加强对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教育,不断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要突出抓好提高领导干部民主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关于“党内民主建设”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大课题后,近两年来许多理论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对党内民主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研究主要集中在:党内民主建设主要内容及其对策思考;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内在逻辑及其路径选择;党内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党员主体地位的现状及其对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是发展党内民主,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使我们党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要强化党员监督的主体地位、建立科学的党内监督领导体制、加强党内权力制约机制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公开监督机制,突出抓好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监督这个重点和核心,并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大潮的席卷之下,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面对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各级党组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利用互联网思维,转变传统党建思路,积极探索互联网与党建高度融合的党建新模式,确立以体现党员的主体地位为基本原则,构建科学有效的党建网络化平台,依托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在实现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网络全覆盖实践工作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取得了新成效,在互联网时代条件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的关键在于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中的首要体现就是开展自由、公正的竞争性选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民主选举工作在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竞争性选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具体表现为:候选人提名方式单一、差额选举比例过小、直接选举范围有限、候选人信息介绍简略、选举投票方式妨碍选举人表达自身意愿等.因此,应当从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出发,采取针对性措施,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党内竞争性选举,不断完善党内民主选举机制.  相似文献   

16.
对落实党员监督主体地位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发现,党员行使党内监督权利的基本现状是:一方面,党员对行使监督权的要求普遍增强,行使监督权逐渐踊跃,形式趋于多样化;另一方面,党员行使监督权不仅存在思想认识上的障碍,而且也存在体制机制上的障碍.要真正落实党员监督主体地位,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确保党员知情权是基础;规范党内选举,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结构,理顺党内权力授受关系是关键;明确党代表权责,逐步建立党内问责体系,为党员行使监督权构建安全平台是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全国联网的举报网络,为党员行使监督权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的技术支持是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党员从义务主体向权利义务合一主体转变的历史逻辑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共产党过去的章程与实践中,党员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主要是作为义务主体为人民谋利益,很少涉及党员权利保护的内容。这既有历史发展需要的合理性,又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行使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内在保障,只有权利义务合一,才能确立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党员才有自然迸发的激情和对党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党内行为约束体制。要根据现代政党制度发展的规律,凝聚党员权利与义务统一的认识基础,搭建党员权利与义务合一的实践平台,努力构建党员权利与义务合一的运行体制,从制度与机制上确保党员与党的组织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唯物史观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出发阐明了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依据,从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着眼论述了人民主体作用的基本标志,从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维度指明了实现人民主体利益的现实途径,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规定了促进人民主体发展的目标体系,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寓意深刻、颇具时代特色的人民主体观。  相似文献   

19.
党政机关党内民主是党内民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合肥市党政机关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进一步发展党政机关党内民主,还需要多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作为推进党政机关党内民主建设的前提;要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推进党政机关党内民主建设的根本;要把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作为推进党政机关党内民主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推进党务公开是党科学判断历史方位、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必然要求,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尊重和维护党员主体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而言,我们党的党务公开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政务公开相比显得相对滞后.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务公开,必须强化民主意识,跳出推进党务公开是党委"自添麻烦"的认识误区;抓住关键环节,科学把握党务公开的重点内容;注重实际效果,科学确定党务公开的方法、程序和形式;强化保障机制,确保党务公开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