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社区》2009,(6)
你想知道明天你会得到什么吗?想想你今天做了什么,是如何做的?你就知道了。有因才有果,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不少人都有过因贪小便宜而吃了大亏的经历,而一些人只是一个劲儿地抱怨对方如何如何坏,却没自省正是因为心里的小算盘作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李储文: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及敌后武装是抗战的主力。日本在1936年就与德国签定反共协定,建立同盟关系,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这一年应当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开端。为什么要把二战的起点定在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这明显是“欧洲中心论”的思想作怪。 陆诒:西方都把1939年作为二战开端,实际上从1931年9·18事变,中国就已经开始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在东北的局部抗战是全面抗战的序曲,因此,反法西斯战争至少应从1931年算起。苏联在主战场上歼灭了法西斯主力,而我们更应当看到,反法  相似文献   

3.
尼克拉斯·弗兰克是德国《明星》杂志社的记者,他父亲汉斯是当年希特勒党卫军的头目,波兰总督,制造过奥斯维辛集中营大惨案。小弗兰克7岁时,他父亲被国际法庭处决。他说:“我当时就感到这可恶的禽兽是罪有应得,我生在这家庭里感到羞耻。”他以后甚至对整个德国民族都产生了反感。为德国人在二战中干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无地自容。德国历届政府首脑对纳粹都深恶痛绝,有的政府首脑还亲自到奥斯维辛跪下忏悔。因为,整个民族有了这种新态度,德国民族走上了新岸,重新溶入欧洲,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敬。 与之成为鲜明对比的是日本。今年,有一位26岁的神道教女教士,在东京对3000名狂徒说:“我们大家毫无疑问地坚信:打那场大东亚圣战的目的是把亚洲  相似文献   

4.
四、如何划分大战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下同)应划分为几个阶段、又如何划分、才符合战争本身的发展?国内的传统说法是: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攻波兰,(英、法被迫宣战),二战开始,这是帝国主义战争,是二战的初期阶段。1941年6月22日苏联参战,战争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这标志着二战由初期的帝国土义战争转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新阶段,这是根据战争性质把二战分为两个阶段;也有把二战划分为三个阶段的,从德国进攻波兰到法国的失败为第一阶段,从“英国当时成了纳粹德国仅存的劲敌”到日本偷袭珍珠港为第二阶段,美国参战至日本投降为第三阶段,这是根据战争进  相似文献   

5.
正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他不仅治国有略,而且教子有方,四个儿子在二战时均浴血战火,建立功绩。二战后又都跻身于美国政坛。"对儿子,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罗斯福的这句话曾在美国人心灵中产  相似文献   

6.
日本与德国不仅都是二战的战败国,而且在战后都取得了经济上的惊人发展,两国都是以经济大国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但是,在这些表面的共同性之外,日本与德国之间还存在着价值观和政策方面的根本区别。弄清这些区别,不仅可以反省战后日本的发展道路,还可以提出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十分突出和物价不断上涨的今天,人们再次议论起我国人民的温饱生活是否基本解决了的问题。从谈论中看出,十分需要搞清什么是温饱生活?它的标准和界限是什么?客观上是否存在一条温饱线?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一从表面上看,温饱的含义是十分简单而明确的,它不过是吃饱了穿暖了的简化或缩写。但是,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简单。就吃饱了来说吧!那么吃的是什么东西,质量如何?是糠菜,还是土豆、红薯?是杂粮还是白米细面?付食又怎么样呢?再就穿暖了来说,是缝缝补补地穿暖的,还是光光堂堂穿暖的?是用质地低劣,粗糙的衣料取暖呢?还是选用毛呢绸缎穿暖了的?同时,人们不能只是吃穿,还有住、行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而这方面的需要也有品种、质量的问题。所有这些都说明温饱生活是有其具体规定性的。  相似文献   

8.
天缘 《可乐》2008,(4):62-62
现在,男人都学乖了,求爱的情话像水缸里金鱼的泡儿,不小心就冒出来。有个最经典的。男:"我可以向你问路吗?"女:"去哪里?"男:"去你心里。"这时的女人是什么表情?我没有试过,但是完全可以想象,绝对不会指着他的鼻子恼羞成怒。男人最精彩的求爱语并不是"我爱你"。虽然女人对这句话  相似文献   

9.
开怀一笑     
《老友》2002,(10)
稍等一个叫莱锡的吝啬鬼遇见了上帝。莱锡:我的上帝,请您告诉我,一亿元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上帝:一亿元?只不过是一分钱。莱锡:那么,一亿年对您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上帝:只是短短的一秒钟。  相似文献   

10.
小编信箱     
《21世纪》2006,(1)
询问德国互惠生的学生:小编你好,我一直都有出国留学的想法,但是巨额的费用和家里的条件却不可能实现我的这个想法。最近我知道有德国互惠生的这条路,但是又怕被那些中介给骗了,所以想得到你们的指导。我的问题如下:德国互惠生是真的如那些中介说的那么好?还是跟有人说的实际是  相似文献   

11.
反训刍议     
古代汉语书面语里有一种特殊的现象,按词语通常意义去理解不行,从与通常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角度去理解,文意才能通畅。例如《尚书·虞书·皋陶谟》:“愿而恭,乱而敬”,这句话里的“乱”,就不能理解为“混乱”,而应训为“治”。以治训乱,历来被当作反训的典型例子。什么叫反训?反训的实质是什么?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一、反训的定义什么是反训的定义?这不是一下子就能说清楚的问题。历来提到反训,都认为东晋郭璞是  相似文献   

12.
文学来源于生活这句话是文学创作者的座右铭,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更是至理名言。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作文写什么呢?要写出自己的经验,经验又必须深切,必须正确。这要从整个生活  相似文献   

13.
两次世界大战,中国都是战胜国,但一战后的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了日本;二战后,被日本侵占的旅大又转入苏联手中。中国外交上的两次失败,从本质上说是大国强国对弱国的欺凌与掠夺,是当时国际关系中强权政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李秋生 《中华魂》2008,(5):33-33
多年来,稳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敏感问题。"稳定压倒一切"这句话,就其强调稳定的重要性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既然"压倒一切"了,似乎就没有什么思考与解释的余地了,其实不然。"稳定压倒一切",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这是  相似文献   

15.
浅议二战后日本与德国所处国际环境之差异──兼析日本朝野泛起否认二战罪行逆流的原因林凤升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五十年了。半个世纪以来,日本和德国在对其二战罪行的态度上截然不同。对此,世界公正舆论作了广泛的比较和评论。本文试比较二战后日本与德国所处国际环...  相似文献   

16.
王娅 《成才与就业》2008,(Z2):94-96
[案例]"我被开除了""老师,我被某某单位开除了。"A同学给我打电话,第一句话就这么说。我有点意外,就问他:"单位怎么和你说的?""单位什么也没说。他们只是  相似文献   

17.
统一化教育的弊端——日本近代学校教育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人们经常说,在亚洲国家中,日本是最成功地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在20世纪初,日本就完成了产业革命,在亚洲国家中,这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在二战以后,日本迅速恢复了曾经瘫痪了的工业。到了60年代,日本在经济方面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因此,亚州各国在制定现代化政策时,经常以日本为样板。但是,亚州各国对日本的这种看法确实正确吗?笔者认为,这是夸张的评价——是因为只看到现代化成功的一面而产生的过高评价。  相似文献   

18.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幼儿病,是“人类的麻疹”。任何认同此观点的人都应该为日本国的健康担忧。民族主义对日本而言不是新鲜事物,东京对其在二战中所担当角色毫无悔意的描绘一直被拿来与德国战后痛心的追悔作对比。然而,现在人们看到日本民族主义再度抬头,它跨步之大足以令日本的邻国担心。越来越多的日本政客都  相似文献   

19.
传统岁时节日冬至很早便从中国传入日本,成书于892年的《类聚国史》的岁时部分,已经为冬至设了专条。但从日本古代的《内里式》、《仪式》到日本南北朝时期的《建武年中行事》都没有收入冬至。从平安后期到江户时代,除了有关19年才有一次的“朔旦冬至”,在日本朝廷的年中岁时中,已经见不到冬至节的踪影。即或“朔旦冬至”是否应当进入年中岁时序列,也成为讨论的问题。冬至一度成为日本岁时节日的重要部分,但为什么会被从日本朝廷的年中行事中排除出去?掩藏在这一历史事实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古代的冬至节对日本影响渐趋衰弱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古代天命思想对日本影响过程中有哪些规律性问题,这都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一方面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及其序列,另一方面也是他人的不断建构和改写。中国历史人物郑成功在日本历代文人的笔下便经历了一个其身份不断被建构和改写的过程:江户时代,日本文人将郑成功界定为"吾大东日本之人",体现了郑成功身份的日本文化属性;近代日本,郑成功的身份被认定为具有日本人特征的"日本种子发出的芽",体现了郑成功身份的中日文化交融属性;现代日本,日本文人从郑成功身份的中国文化属性出发,认定郑成功为"东亚大英雄"。与此相参照,中国对郑成功的身份认定也是随时代而变迁:南明时期,郑成功被封为"延平郡王";清朝时期则实现了从认定郑成功为"乱臣贼子"到"明季遗臣"再到承认其"延平郡王"身份的转变;抗战时期,郑成功被尊为"民族英雄";"二战"以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郑成功又被赋予"海洋英雄""东亚英雄"的称号。研究郑成功身份的书写史,不仅是深入认识郑成功本人的关键,也是揭示自江户时代至今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拒斥等复杂民族心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