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母爱无极限     
闲暇无事,我在家喂了三只兔子,一公二母,兔下崽一月一窝,一年下来,已有百余只了。冬天本不是兔病流行的季节,兔子却不吃食了,整天微闭着眼,精神恹恹的。我一个月前给它们打过“三联“疫苗,也就没在意。有一天,一只兔子突然窜出兔笼,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儿,死了。随后的两三天,已死了九十来只,几乎全军覆没。余下的兔子情况也不乐观,卧在那儿  相似文献   

2.
记得鲁迅先生在一篇题名为《死》的杂文里说过,中国人过了五十岁,就会想到死的问题。大概那个时候鲁迅正在病中,“死”这个魔影开始侵袭他了。我们乡间又有句俗话:“人老三不贵,贪财怕死不瞌睡。”也说到了死的问题。可见中国人无论智愚贤不肖,在这个自然规律面前,都有其共识与同感。让我渐渐意识到自己临近老年的标志,是在我接受的信件里,喜庆帖子越来越少,而讣文却越来越多。这些讣文的主儿大多是我的同代人和比我年事稍长者,  相似文献   

3.
罗西 《老年人》2014,(3):34-34
正家里养了一只"蟀哥"(蟋蟀),这天,太太不小心把笼子碰掉在地上,把"蟀哥"摔得腹部破裂,生命垂危。女儿看见后哭得很伤心。我劝慰她,生老病死天注定,也许"蟀哥"这样的死更悲壮,可她仍然流着珍珠般的泪水,我也跟着心疼。三天后,奇迹出现了,"蟀哥"居然还活着!听儿子说,他妈妈半夜起床给它喂了食。  相似文献   

4.
一头猪死了。他是一只男猪,他是为一头女猪死的。男猪很爱这头女猪,女猪不相信。男猪就发誓:我真的爱你,没有你,我的生命就没有意义,我可以为你死……女猪说:你死给我看看……  相似文献   

5.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常说人死如睡,可睡的人是知道要睡去,睡在了床上,却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睡着的呀。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十四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6.
那天早上,当我触摸到母亲冰凉的脚时,我还不知道母亲已永远离我们而去.父亲喊我和弟弟赶快下炕,说你娘死了,我和弟弟才哇哇大哭.那时我才五岁.那是1954年的冬天.  相似文献   

7.
文舟 《现代交际》2007,(4):49-51
这个世界上的人一刀是捅不死的。解决的办法是两刀,一手拿一刀。但是高手两刀也捅不死,因为他们都很卑鄙。解决的办法是拿好刀,拿诗史武器,翡翠龙牙、熔火犬牙、无面者之牙。诗史武器很贵。我要杀的人两刀杀不死。所以我写信给翡翠龙、熔火犬和无面者,要求它们每人给我一  相似文献   

8.
湖南湘潭5年级小学生张智勇救同学却不被同学所救而死的事情已经过去一年了。“死者已长矣”。一年后的央视《今日说法》却让它再次成为了“新闻”。只是这一次,吸引我们注意的主角,是那个被救孩子的父亲——对张智勇的死,他对着镜头说:“我不存在表示感谢了,反正这个事我告诉你了,按我儿子的说法,是他们挑起来的,我儿子是附和……”记者说:“但是现在张智勇是去救他(而死的),而其他同学根本没有帮助他的意思, 这是没问题的。”那个父亲说:“这个问题很难说的,是不是?不好说的……”——他冷漠的脸和比脸还冷漠的说法让我们领教了什么叫六月寒雪,也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孩子为什么能在自己被救以后,可以眼睁睁看着救他的张智勇挣扎于生死之间而连一声救命的求助呼喊都不能发出的行为背后,可能蕴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策划人小语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死了都不卖不涨到心慌不痛快就算深套也不卖  相似文献   

10.
孔子也记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孔子似乎是一个道德的化身,他一生崇尚高尚的道德,追求完美的人格。也正是由于这种精神洁癖,使他在活着的时候面对功利的现实社会屡屡碰壁。如果把孔子仅仅理解成一个崇尚道德近乎迂腐的老夫子,或者理解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圣人,则大错特错了。再完美无瑕的人,  相似文献   

11.
正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请了7天丧假一位留守老人病危,临死前,想见儿子一面。儿子听闻后,请了一周丧假,回了老家。本以为父亲不久于人世,不料两三天过去,父亲迟迟没断气的迹象。儿子不悦地说道:"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请了7天假,还是把丧假算进来的。你这样让我怎么跟老板交待?"老人心一寒,拿出一瓶农药,一口闷了下去,没一会儿就死了。儿子如愿以偿,在假期内办完了丧事,然后带上行李,离开了家。这不是杜撰的网络段子,而是武汉大学刘燕  相似文献   

12.
正父亲:我为革命死了,你媳复苏应承继我的一切财产,使她教养爱生,以继予志。二儿步文上五月三十一日死前一小时书复苏爱妻:我为革命而死了,你不要悲哀,不要难过,应抚养爱生,以继予志,我的财产由你继承。夫步文上五月三十一日  相似文献   

13.
天水放馬灘秦簡《志怪故事》"丹所以得復生者,吾犀武舍人"之"吾"字,理解爲第一人稱代詞"我",或者讀作"語",意爲告訴,皆不確,該字當讀作"悟"或者"牾",意爲遭逢、遇到。這句話的意思是"丹之所以能够死而復生,是因爲遇到了犀武的舍人"。与此相应,接下来的一段简文即是要詳細說明丹死而復生爲什麼與遇到犀武的舍人有關。故後文"犀武論其舍人尚命者,以丹未當死"應改讀作"犀武論,其舍人尚命者以丹未當死"。可見,在丹死而復生的事件中,犀武屬下的一位舍人即"其舍人尚命者"認爲"丹罪不當死"的意見,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主要研究人的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晚期包括三个部分,人的两类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人格构成三结构:本我、自我、超我;文明和道德对人性的压抑,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读苏童的小说《米》,探究小说当中深层次的内蕴.  相似文献   

15.
身外之物     
视金钱为“身外之物”,大抵是高人雅士的观念,那般冰清玉洁、凌空蹈虚,该是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了。可我也想,即使是具有仙风道骨者,所食的风与露也是身外之物,看来,在生存的意义上,神仙也是不能免俗的吧。其实,人由生到死,百年之内的成长、壮大,支撑生命的骨骼、容纳灵魂的血肉之躯,都是由“身外之物”来维饲的。不必说空气、水和阳光这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了。人食用的谷物、蔬菜、鸡鱼肉蛋,抑或山珍野味、生猛海鲜之类,哪一项不是身外之物呢?如果没有金钱来保证人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人是活不下去的。  相似文献   

16.
写给母亲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离世三周年了. 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常说人死如睡,可睡的人是知道要睡去的,睡在了床上,却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睡着的呀. 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十四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了,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  相似文献   

17.
君子不独乐     
如今已很少为世人所知的范仲淹名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八个字,可谓是争取言论自由的宣言书,比之亨利·柏得烈的惊世之语:“不自由、毋宁死”,竟然还早700多年。  相似文献   

18.
莫贪怀中酒     
廖茂文 《老年人》2003,(11):56-56
丧偶对谁都是悲伤的事,对老年人更是沉重的打击。几十年相依为命、休戚与共的老伴,突然间撒手人寰,永别而去,这无论如何都让人难以接受。失伴的老年人,陷入悲伤、烦躁、沮丧之中,睡而无眠,不思饮食,精神萎靡,甚而病倒,卧床不起……怎样才能摆脱丧偶后因过度悲伤所造成的心理障碍?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是必须正确面对丧偶后的客观现实。要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活一生,草木一春”,人死如冬草的枯萎,天使其然。有来才有去,有死才有生,生是死的起点,死乃生的归宿……做人要想得开,看得远,只有节哀顺变,才能保…  相似文献   

19.
看看人家     
天增岁月人增寿,又过了一年。酒桌上,一个朋友感叹道,我都39九岁了,还一事无成,岳飞这个岁数时已经死了。旁边有人答言,是啊,李自成也是39岁死的,郑成功和格瓦拉都是。一个老哥说,我54岁了。我这个岁数,李世民已经死了两年,诸葛亮死了-一年,列宁刚死,鲁迅第二年就死了。我说,我没法跟他们比啦,我跟季羡林比,他98岁去世,我还早着呢。  相似文献   

20.
竹叶 《现代妇女》2007,(2):38-40
2006年9月26日,合肥市清溪路康居时代家园小区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女孩因药物流产大出血而死。11月29日,死者的男友先后在网易论坛和新浪论坛上贴出“道德通缉令”,通缉一位名叫成刚的广告公司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