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琼 《城市》2010,(11):62-66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及其在建设领域的应用 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之一,就有“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话语模式下的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我们党深谋远虑、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既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又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方式,已经演变为一场深刻的变革,不可否认地成为发展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只有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才会有相应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后危机时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最好途径,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短缺,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循环经济作为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已成为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近年来,宜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协调运行为目标,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积极转变磷矿资源发展方式,在实施科学管理、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走在全省前列,并为宜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习借鉴宜昌绿色发展之路,可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牛桂敏 《城市》2007,(3):12-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循环经济从先进的理念转化为国家战略和政策,这预示着循环经济模式将成为今后我国的主导经济发展模式.城市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综合载体,是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密集区,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人口消费全球75%的自然资源,并产生全球75%的垃圾.城市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因此,城市应该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行地区和重点地区.积极地探索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措施,对于全面推进城市循环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后,发展循环经济被认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推动廊坊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慧玲 《职业时空》2008,4(6):133-134
近年来,廊坊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综合实力和经济总量迅速壮大,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但是资源、人口、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显现。而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与环境矛盾问题的最有效的方式,只有发展循环经济廊坊才可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与推动,而生产和消费之间是互动的,企业行为的转变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消费者的积极参与是企业行为转变的动力。三者将共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亚敏 《城市》2018,(2):28-35
我国城市人均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状决定了未来城市发展必须以循环经济模式为导向,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废弃物高效再利用,最终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零排放的总量控制目标.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国许多城市因地制宜发展出了别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循环经济模式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模式,为我国城市迈向可持续发展提供学理基础和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1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正式颁布,这一决定是我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决定》中提到,“矿产资源勘查滞后,重要资源可采储量下降,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地质工作,是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上整治的重要基础,是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蓬勃、快速发展时期,必须在加强矿产资源生产的同时,以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比较完善的国家主要是德国和日本,相比而言,我国循环经济相关法律在环境资源产权、环境保护法、GDP核算方法、税收法制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要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主要包括法律体系、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绿色GDP核算体系、政府职能转变等.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月1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正式颁布,这一决定是我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决定>中提到,"矿产资源勘查滞后,重要资源可采储量下降,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地质工作,是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的重要基础,是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蓬勃、快速发展时期,必须在加强矿产资源生产的同时,以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一、推进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当前我国正处在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我们为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付出了相当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从资源消耗的增幅看,近年来,我国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主要原材料消耗弹性系数(原材料增速与GDP增速之比)正呈扩大之势;从资源利用效率看,我国资源产出效率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  相似文献   

14.
《职业时空》2008,4(11):179-180
循环经济是一种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河北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该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实施发展战略构想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和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贻超  姬亚芹 《城市》2003,(2):40-42
近年来,人们正逐渐改变传统思维,抛弃传统经济模式,在实践中逐步研究并提出了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循环经济”理念和模式。发达国家正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矛盾亦非常尖锐,更需要重视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以期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在环境方面表现为节约环境资源、降低污染物排放甚至是污染物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  相似文献   

16.
郑向阳 《城市》2005,(4):18-20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近年来人们针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在实践中探索并提出的,其主旨是实现经济发展由"资源-产品-污染"的流程方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方式转变,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扬弃.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指物质闭路循环流动型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但是,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的掠夺性发展,机器  相似文献   

18.
<正>2005年,对于从事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同行们来说可谓是喜讯不断。首先,我党前不久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到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等新理念,对指导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更好更健康发展密切相关。其次,最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本法所称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相似文献   

20.
针对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将其定位于循环经济示范带,既符合国内外流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保护长江水资源的要求,又为推进长江流域的区域合作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对于湖北“两型社会”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