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月的盛夏,车厢里挤得难以复加。买票的时候,小伍没能买到坐票,所以她只能老老实实挤在人群里。幸好两边的车窗都开了,风啪啪地打在她脸上。车厢的广播,在播着姜育恒的《再回首》再回首,背影已远走,再回首,泪眼蒙眬……  相似文献   

2.
在柏林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卡嚓切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叉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相似文献   

3.
唤醒花香     
《可乐》2008,(11)
刚上车时,我就注意到了这个捧着丁香花的小姑娘。她四五岁的样子,扎着两根顽皮的小辫子,十分可爱,像小天使一样被人簇拥着。她很活泼,满车厢的人都愿意和她聊天。小姑娘说话带着天真的童  相似文献   

4.
徐维星 《社区》2001,(5):39-42
在上海,有一个十分普通的女子,她的名字叫周琦思。15年前,这位当时仅有27岁的年轻女性即将要做母亲的时候,与所有的女性一样,她憧憬着为人之母的喜悦。她的心情呵,除了美好还是美好,除了欢快还是欢快。她没有意识到,灾难正悄悄地降临……  相似文献   

5.
存在的价值     
毕业晚会上,大家的心情都显得有些沉重,每个人都在说着离别与未知的未来。在晚会接近尾声的时候,班主任张老师走向讲台挥挥手示意我们安静,她说:  相似文献   

6.
岳冰  天抒 《新少年》2014,(9):4-5
1.这次考试的时候,小月就坐在我前面。2.小月是我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平时考试我们总是互相争第一名的位置。3.我答卷的时候就发现小月的举动有点不对劲儿,她经常写着写着,就打开文具盒看上一眼。文具盒里到底有什么呢?4.我留意起小月,她看文具盒的时候,我也停下笔,试图观察她究竟在看什么。  相似文献   

7.
依靠     
过年了,照例和母亲乘长途汽车去扬州看奶奶。车厢里的人很多,母亲一手拎着大包小包,一手拉着我往人群里挤,好不容易找到了座位,她安顿我坐下,自己把包裹一个一个往行李架上托。待她一切放妥当后,车也差不多要开了,她在我身边坐下——坐在过道的附加座位上。其实,后面是有空位的,可母亲执意不去,说怕我晕车,坐在我身边会比较放心。哎!母亲啊……新年的热闹早早地来到了这几十人的车厢里,人们叫着笑着,打牌的打牌,闲侃的闲侃,喧闹声一浪高过一浪。我的身边坐着一位年轻妇女,怀里抱着大约一两岁的孩子,那孩子显然被眼前陌生的嘈杂吓住了,不停地…  相似文献   

8.
她常常想,她的心里一定筑造着这么一所房子:藏着关于未来的所有期盼。而她所想要的未来,是当她老去的时候,没有迷茫和恐慌:当她美人迟暮时,发自内心地快乐着。  相似文献   

9.
坐公共汽车 在美国,我注意到,很多人上车时,会开心地对司机说声“你好”,下车时对司机说声“谢谢”,这是礼貌。因为他/她毕竟在一段短时间内为你工作。 坐地铁 说到地铁,我就想到20年前在日本第一次坐世界最高速的新干线的经历。这是一个非常不愉快的经历。当列车门开的时候,男人们就抢先往车厢  相似文献   

10.
管曦的故事     
嘉禾 《北京纪事》2015,(12):74-77
好莱坞电影圈里都知道有这么一位中国女孩,每次工作一定穿得漂漂亮亮,即使要扛着笨重的摄像机到处跑,这就是管曦。说到管曦,认识她的人都能给出同样的评价:她是一个既有天赋又极其努力的人,即便是在忙碌的情况下,每每见到她,都是非常优雅的样子。在别人眼中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传奇人物,她能唱高雅的歌剧,跳欢快的弗拉门戈舞。一个人的时候她又常常写诗,再自己谱曲悠悠地唱出来。在白人、犹太人遍布的好莱坞,毕业于世界排名第一的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的她,做着很少亚裔女性做的职业。于是她就被加上了很多定语:美女导演、亚洲女摄影师。而她现在所收获的一切都源于三年前的一个决定,让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女孩,因为一个梦想,横跨太平洋来到了洛杉矶,在这里追寻着她将一生执着的导演梦。  相似文献   

11.
王教授是在会诊的时候认识这个女人的,妇科病历上记录着她的病情诊断:月经不调。最近一次的病历记录上这样写着:会阴部淤血,左侧乳房软组织损伤。已经给她看了一年多病的妇科主任说:“我问了情况才知道,她在家里老是挨她爱人的打,她爱人的性功能有毛病,拿她出气。”  相似文献   

12.
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着电脑。有时母亲睡着,但更多的时候醒着。她醒着,除了偶尔起床到阳台上活动一下外,就只好睁着眼睛躺在床上。母亲大多数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有时候她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  相似文献   

13.
耳朵     
巫凉 《社区》2013,(23):23-23
早上在站台上,遇到一位老人,拉着我絮絮地说话:她80岁了,是北京人,年轻的时候在北京上大学,后来参加文工团,被部队的领导看上了。儿子和她一起住,儿媳每周三来看她。老人的逻辑不是很清晰,反复地讲,有时候自己意识到,会抱歉地说一声:“年纪大了,脑子不好用。”有时候,她把我当成一个熟人,看着我的眼睛说:“这样的话,我也只能和你说说啊。”  相似文献   

14.
一寸抵抗     
面对痛苦,只需一寸抵抗足矣。J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朋友的下半身被烧伤。这是一个骄傲的女人,也是一件脆弱得一碰即碎的瓷器。厄运来临的时候,她几乎疯了。下半身溃烂,散发着恶臭。身上绑着绷带,这个爱美的女人的头脑清醒,最残忍的是,她得面对着这一切。男友找了个借口走了。那个人在走的时候,她突然变得冷漠而强  相似文献   

15.
夕阳争晖     
<正>出差离开长安,坐在火车上,夕阳斜斜的透过玻璃照在卧铺包厢里,一寸寸跳动着,将卧铺车厢照亮。这个时候,忽然就想起了董颖夫老师,他就像是一束光,一束散发着文化气息的光源,照进长安的文人间。2023年11月19日上午,已经是下半年第二次参加董颖夫老师主持,有一定深度的长安作者的作品研讨会了。  相似文献   

16.
陈亦权 《社区》2012,(27):60-60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参加了一个同学小聚会,聚会上,大伙儿都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各自的事业发展,只有一个同学,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拿着手机阅读着什么。 我好奇地凑过去问她,她告诉我说她的手机里安装着一个唐诗宋词的软件,空闲的时候,她就会拿出来读读,像现在她感觉自己插不上什么话,就独自坐到一边读起了唐诗宋词,此刻正读着一首李白的《蜀道难》呢。我也非常爱好唐诗宋词,就坐了下来和她聊起了。正聊着,几个同学摇摇晃晃地过来叫我们去喝酒,听到我们正在谈唐诗宋词,他们一个个都不屑地说:“切,那是小孩子的玩意儿!”  相似文献   

17.
她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厌恶他的,或者是上小学的时候吧。 学校离家远,每天,他都骑自行车送她,但就在那么一天,她对他说,你不用送我了。他很诧异,她却抬起固执的小脑袋,是的,你也不用接我了,我一个人能回家。他的眼神突然暗淡下来,点点头,骑着自行车走了。  相似文献   

18.
图说万象     
《山西老年》2013,(4):14-14
《歧视》——汉口宗关一个50多岁的妇女,为争抢座位,将民工骂了一路。"就是这些乡里的老想着往城里跑……"顿时,车厢安静下来,只有她的声音在上空飘扬。  相似文献   

19.
刚认识她的时候,他俩喜欢在网上卿卿我我地聊天。可他发现,无论俩人聊得多欢,到晚上十点半的时候,她都会准时下线,有的时候还说句晚安,有的时候话题戛然而止,有的时候干脆直接隐身。他问她为什么,她说她要保养,不能让脸老得很快。他说:“我喜欢的是你的人,不是你的脸。”她说:“我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我把握不住你的人,也只能把握好我的脸。”  相似文献   

20.
九月菊香     
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叫“麦儿”的小姑娘,她一岁的时候,失去了爱她的爸爸妈妈,年老的爷爷奶奶艰难地把她抚养长大。在这个山峦叠翠、幽静然而原始的地方,有一个叫刘恋的女老师,用她那美丽的眼睛关注着野菊花般的山里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