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企业标识中多模态隐喻的运用是由图形、文字和色彩等模态的组合来传达概念隐喻的意义,以荷兰语言学家Forceville提出的多模态隐喻理论探讨美国三大电信企业标识中的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标识中三种模态交互作用,使标识动静结合,个性彰显,文化和企业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为企业标识的综合研究提供了参考,折射美国文化;另一方面扩展了多模态隐喻理论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多模态隐喻理论对多媒体课堂教学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总结前人对多模态隐喻分类基础上,提出课堂教学应该从三方面进行多模态隐喻设计:知识概念的多模态隐喻设计、课堂环境的多模态隐喻设计和"寓教于乐"的多模态隐喻设计。  相似文献   

3.
基于关联理论,认为电影是一种非交互式交际,涉及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前者指电影人物之间的交际,后者指电影制作者和观众之间的交际。在前人基础上,构筑了一个电影隐含多模态分析框架,运用该框架对电影《非诚勿扰》中的两个隐含情节进行研究。情节1涉及“多模态花园路径”,隐含在纵向层面对观众起到了制造悬念的叙事效果。情节2涉及多模态隐喻,隐含在横向层面起到了攻击对方积极面子的讽刺效果,而在纵向层面则对观众产生了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4.
多模态隐喻是指源域和目标域全部或部分由不同符号模式来表示的隐喻。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学校徽的语类特点,可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论述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识别与解读中源域的选择及语境对解读所起的作用,并进一步说明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多模态视角对文学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隐喻进行分析,从颜色、人物、房屋三个角度挖掘蕴藏在作品中的隐喻含义,展现了作者杰茨菲拉德精湛的写作技巧及其鞭笞的美国"爵士时代"的精神生态危机。运用多模态隐喻剖析文学作品,能够增加读者的观赏情趣,提升艺术品味。  相似文献   

6.
多模态隐喻与多模态话语分析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多模态的语篇分析。有必要通过理论溯源和对实际语篇进行分析对比,加强这两种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的相互借鉴,促进多模态语篇分析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苏萍 《兰州学刊》2012,(12):208-210
村上春树的新作《1Q84》一经问世,即引起学者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除了作品中构思巧妙的故事外,村上将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各种模态的隐喻整合于小说中,使小说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文章运用多模态隐喻的相关理论,通过对《1Q84》的文本分析,对作品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了分析。表明了在涉及大胆奔放的性爱以及家庭暴力、校园虐待、不伦、离家出走、背叛、同性恋、失踪等各种繁复复杂的离奇情节时,村上在文学技巧的运用上变得更加的细腻和成熟。同时,多模态隐喻分析在理论方面也为解读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五大戏曲之一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黄梅戏集语言、演唱、音乐、表演、布景等于一体,体现了中国及地方的传统文化特色。顺应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翻译是黄梅戏戏曲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在功能语言学、视觉语法和听觉语法构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下,从中国文化及黄梅戏地域文化探讨文化层面的翻译;从黄梅戏的语言、视觉和听觉模态分析内容层面的翻译,以实现源文本和译文本的意义对等。研究表明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黄梅戏翻译不仅有助于把握整体意义,也有助于提高黄梅戏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前,隐喻研究的对象已从单模态走向多模态,学科领域从单学科走向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从定性走向定量。特别是借助语料库(Corpus)、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眼动(Eye Tracking)等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的科学研究方法或神经成像的实验手段,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突破性地研究隐喻成为可能。隐喻的多维视角研究推动了认知隐喻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并将我们对于隐喻核心问题的研究不断地推向纵深。  相似文献   

10.
多模态视频语篇是近年来多模态语篇研究的热点。认知参照点原则不限于分析语言符号系统的静态语篇,同样也可运用于分析动态多模态语篇(以电视广告为例)的连贯性及其内在连贯机制,而且,语篇的整体意义与连贯也能够依靠各模态和符号相互之间的共同作用来体现。  相似文献   

11.
多模态隐喻研究的重点之一是隐喻相似性表征方式研究,而此类研究需结合语类进行,道路交通标志是图像时代不可忽视的重要符号。从隐喻映射入手可发现,交通标志隐喻表征可分为五类,模态实现和配置颇具理据性,并有独特的语类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以视觉模态为切面,对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的多模态进行微观层面的探析。分别从视觉模态中的目光接触、距离、视角、情态几个方面对大学英语大班课堂进行了梳理,初步提出如何合理调整以上侧面的因素,以提高大学英语大班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动态语篇的多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语篇是一种集音、画、时、空、动、变于一体的语篇形式,是一个用光、影、声、色合成的叙事形式,是将文学语言转换成动态影像语言的艺术形式.从语言学的角度运用多模态分析法对动态语篇进行解读,分析动态语篇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探讨多模态在动态语篇中的协同作用.就多模态分析的案例语篇《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展有关动态语篇理论性研究,不仅为大众提供动态语篇解读的新视角,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多模态语篇研究拓宽了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语言研究并非仅是语言层面问题,还反映不同的语言观和世界观.论文从认知角度,探讨<周易>书中的"象"与"隐喻",并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三个方面进一步论证书中隐喻结构的使用,为<周易>的语言研究及运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隐喻既是一个语言意义上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范畴里的概念。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通过在语言与文化两个层面上分析探讨隐喻翻译的方法及翻译策略,可以得出在语言层面上隐喻翻译可适度归化,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在文化层面上隐喻翻译异化的尺度可稍大一些,以尽可能保留源语文化的异质成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6.
隐喻的语篇功能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隐喻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语言层次的修辞手段。同样,在语言层面,小列字、词、句,大到篇章结构,无不闪耀着隐喻的光辉。但目前国内对隐喻语篇层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拟取此方面,略谈隐喻在篇章构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文化唇齿相依.语言是文化的镜像折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可以窥视到这个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领略该民族文化的多模态.南非英语折射出南非白人对有色人种的偏见和种族隔离政策的阴影.  相似文献   

18.
政治演讲中手势语是除了言语模态以外的重要模态形式。手势模态以其独特的意义建构方式反映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是意识形态在感官模态层的体现。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届就职演说中的手势语为个案,通过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政治演说中隐喻性手势多模态意义建构的类型、特点和功能。研究政治演讲中手势模态的认知机制对拓展概念隐喻理论以及概念隐喻的语篇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大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要求上升到了新的层次。多模态素养成为现代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发展的目标。为了满足新时代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针对大学英语读写课程,利用多模态的课程设计理念,构建并实施新型教学模式,以提升大学英语读写教育水平,培养学生英语多模态素养。  相似文献   

20.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将积极话语分析和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相整合,构建一种新的话语分析视角——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在此视角下,以考察语言和图像二者的评价功能为例,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并通过案例分析来验证该理论框架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