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关於中国“西部文化”问题的讨论1994年11月,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先后两次组织所内中、青年科研人员就“中国西部文化”(以下简称“西部文化”)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与会同志紧紧围绕主题,畅所欲言,从“西部文化”概念的提出、我国西部文化的内涵特点以及涵...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八五”期间,西部民族地区获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在进一步拉大,只有广西和新疆发展差距有所缩小。差距拉大的原因除西部自然条件差、基础弱、投资不足之外,关键是西部思想观念滞后和劳动力素质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九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西部的投入,强化东西部经济技术合作,加大扶贫力度。在加快西部发展过程中,大批汉族干部和知识分子做出了重要贡献,“两个离不开”越来越深入人心。随着西部地区的发展和进步,对东部和整个国家的贡献会越来越大,如青海的钾肥、新疆的棉花、内蒙的煤电等等,有力地支援了东部和全国的四化建设。“九五”期间,东西部发展速度相差的百分点可能缩小,但绝对差距仍将扩大,西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西部开发先立法是法治经济的必然 ,开发先立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西部开发立法应遵循法治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立法权合理配置原则。立法模式应采用基本法与“子法”相结合的方式 ,构建以“西部开发发展法”为基本法 ,以“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西部投资法”、“西部人才培养法”、“西部发展援助法”为“子法”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党中央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从其实质上看也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的重大实践。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2000年3月北京“两会”期间,最热门的话题是“西部开发”,最忧虑的话题是“环境保护”,有关环境保护的提案有175件,议案有52件。很多代表认为,环保的观点和措施应贯彻于西部开发的始末。 由于多年乱砍滥伐、盲目开垦、过度放牧以及历代战乱,西部生态环境遭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西部地区已成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带。 森林草原被破坏。森林是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大自然之肺”。它不仅能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还能净化水质、空气,为人类提供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超过它…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西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朝着“精准化”方向不断提质增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越发突出。同时,我国西部高校在培养区域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稳定区域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也表现出一些显著特点,面临着一些特殊情况,使得西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以打造“精准化”网络思政为目的,通过分析新时代多元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及西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从优化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实施“精准化”策略、采用“电子信息+”手段、提高思政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加强网络话语权等方面入手,对提升西部高校的自身可持续发展、地区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和全面发展的质量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族论坛》2012,(3):5-5
2012年,是西部大开发开展的第12个年头,2月2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比之前出台的两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主题主线,进一步明确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千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与资源配置的新热点,广袤的西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作为承东启西的中部地区,如何既当好“二传手”,为西部开发作贡献;又能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迅速提升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呢?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我们认为,中部地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打赢一场“狙击战”。 所谓打赢“狙击战”,就是指中部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顺应中央的宏观政策走向,立足现有的经济基础,扬长避短,强化优势,构筑起集聚物流、…  相似文献   

9.
本届新任全国政协委员郝文明这次上会不仅参加了《关于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联合提案,而且还提出了《关于加快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提案。上述提案都被选为大会发言。“两会”期间,郝文明委员与记者谈到培养民族人才这个问题时,再次强调了“三个切实”,即要“切实重视,切实行动,切实落实”。“西部大开发,干部是关键”,郝文明委员对西部地区存在的一些诸如人才总体数量不足、流失严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结构和分布不合理、闲置浪费现象严重等人才培养问题十分焦虑。他明确提出,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  相似文献   

10.
简讯     
“西部民族地区纪行”启步8月25日 ,由国家民委与香港大公报联合主办的“西部民族地区纪行”启步暨《中国西部专刊》创刊仪式 ,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隆重举行。“西部民族地区纪行”是贯彻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配合国家民委开展的“兴边富民行动”而进行的。大公报将特派9名记者 ,分3路到西部的12个省市自治区采访。同时创刊的大公报《中国西部专刊》 ,是香港特区首家以专刊形式 ,集中报道西部大开发最新进展等综合情况的周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特为此题词“认识西部介绍西部开发西部” ,并为参加“纪行”…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持续多年,是中央政府支持下的边缘地区扶贫项目,通过一系列政策倾斜和优惠,西部地区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西部大开发并未改善西部地区在区域发展的不利地位,反而出现“东西部失衡” “西部省份内部失衡” “西部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失衡”等多元区域失衡样态.说明过度依赖外部扶贫并无法改变西部地区的经济地理空间,反而固化了西部地区在国家社会一体发展中的边缘位置.“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了西部地区发展的经济地理空间,有效推进了西部地区的“去边缘化”过程,使其从国家经济社会格局的“边缘位置”变成“中心枢纽”.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地区有可能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开发政策应致力于西部自生发展,做好地方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动性、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双重匹配,抓住西部地区发展的共性问题并兼顾地方多样性,继而有效促进西部地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云川 湖南省省长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增加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投入胡彪 湖南省委副书记抓住历史机遇 加快自身发展 自治州经济发展的来势好,扶贫攻坚、西部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自治州要抓住西部开发、扶贫攻坚和退耕还林的历史机遇,加快自身发展。童名谦 中共湘西州委副书记与时俱进,应对“入世”“入西”挑战 要与时俱进,应对“入世”“入西”挑战:必须用“三个代表”加强对干部的理论武装,推动思想解放,以更宽视野,重新审视州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激发动力必须抓住密切联…  相似文献   

13.
《西部新闻》力求在第一时间内报道国家有关西部大开发的各种宏观政策,西部12省、市、自治区党政领导的重要活动和工作思路,西部大开发中最活跃的先锋人物和重要经济现象,西部的突发性重大事件,西部的各类社会新闻等,目标取向上要成为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喉舌,成为国内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舆论中心,成为西部12省、市、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各类社会新闻的汇聚平台,成为中国西部对外展示自己的窗口和让西部走向世界的信息“集散地”。《12/12》将用富有亲和力的平民风格,对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报道和追踪,…  相似文献   

14.
西部开发作为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滚滚而来的开发浪潮,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如何应对?本刊特推出这组政府领导和专家学者谈西部开发的文章,并以此表达我们新世纪里对“国富民强”的心愿。根据国家确定的西部开发要抓好建设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教育四个重点,我州西部开发应突出以下项目。一是交通、电力、水利和城市扩容等基础设施项目。交通建设以争取319国道州内高速和209国道高等级公路为重点,319国道争取明年初开工,“十五”建成。209国道争取“…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把“开发西部”这个话题谈论得热而又热时,我们似乎只意识到了西部开发就是对西部的能源、森林、矿藏这些物质资源的开发,我们显然忘记了西部还蕴藏着另一种更加重要的资源,那就是文化。来自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副所长、正在攻读博士后的白庚胜在这里这样提醒我们。“西部资源不仅仅是森林、矿藏这些物质资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文化资源。如藏区有许许多多的寺庙,每一座寺庙都可以说是一座博物馆。再如东巴文化、毕摩文化等等‘绝学’,在西部的蕴藏量、品味、质量都非常高,所以西部开发中必须加入对文化的开发,而…  相似文献   

16.
桂西“三林”壮族“殴凯”婚俗樊正强,梁耀积(百色供销学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的西林县、田林县和隆林各族自治县(简称“三林”,下同)的壮族中,盛行着“殴凯”婚俗,这种婚俗尤以三县境内驮娘江流域最为流行。“殴凯”为壮语娶姑爷、女婿的意思,“殴”直译为“...  相似文献   

1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性进展,西部开发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西部开发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一批交通、水利、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 ,如何认识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 ,把握好 2 1世纪西部开发带来的发展机遇 ,是西部地区各级领导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西部地区的发展应该立足于自力更生 ,而不是等中央、靠中央、要中央。要充分理解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本意 ,即国家在西部地区对重点项目进行投资 ,起到“纲举”的作用 ,以此带动西部地区的“目张” ,使西部地区在中央“纲”的带动下获得全面发展 ,而不是将有限的开发资金平均分配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以东部沿海地区的崛起发展为重心,以牺牲西部民族地区的加速发展为代价。无论在资金、物力和人力上,还是在政策上,国家都对东部沿海地区给予了巨大的倾斜,而对西部民族地区,依然是注重“输血”的扶贫,忽略了“造血”机制的培养,导致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日趋明显。九十年代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三大任务:一是依据自身客观条件,继续发展原材料行业,支持东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力争缩小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到本世纪末有一部分民族地区达到全国中等发展水平;三…  相似文献   

20.
据《北京青年报》2001年4月18日转《中国人口报》报道,“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地区分布数据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分别为452.3人/平方公里、262.2人/平方公里和51.3人/平方公里,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西部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地广人稀,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西部的国土面积虽大,可耕作的土地却很少,基本上是沙漠、山脉、高寒草甸、温带草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