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是自治权中的重要内容,是民族自治法规立法的灵魂。本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基本理论,阐述了其基本性质、价值、原则和主要内容。最后就进一步用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力,推进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陈希 《民族论坛》2009,(5):34-36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的理论基础在于地方自治与民族平等的政治法律理念。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是一项宪法权利,由经济机制自治权、财政税收自治权、金融管理自治权、贸易管理自治权等构成。它在行使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因此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多个环节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3.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法享有制定自治条例的自治权,但经数十年努力,五大自治区的自治条例至今尚未出台。自治区自治条例遭遇的立法困局,受到政界与学界的关注。自治区自治条例“出台难”,根本原因在于此项自治权设定本身不具可操作性。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由宪法和法律所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机关只能依法制定实施的办法,而不应也不能各自制定自治条例。在地方立法扩权的背景下,建议按照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机关制定自治条例的自治权设定,修改为依法制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办法,并继续保留其依法制定单行条例的自治权。通过协调行使地方立法权和自治立法权,破解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困局。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自治权及其行使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自治权是其核心的内容,对自治权从内容、范围到实施都应由法律明确地加以设定.自治权的确定和行使直接关系到民族自治地方的建设,关系到各民族的切身利益和权利的实现,因此<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作了专章的规定,从各方面明确了自治权的内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包括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权,经济权,教育、科学、文化的建设权,治安权等多项内容.在这些自治权中,经济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进行各项建设的物质保障,对其加以界定、予以行使并给予法律保障,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意图通过对民族经济自治权的定义、内容及其行使的法律保障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我国民族法理论的完善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有立法权。地方民族立法的核心是保证民族自治权的行使,使之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完善区域自治制度的有效途径和法律保障。文章分析了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问:《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处理国家统一领导和行使自治权方面,是怎样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 答:《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处理国家统一领导和行使自治权方面,作了许多原则规定,如“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和本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7.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管理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情况和特点,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事务的一种特定的行政权力.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生态环境管理自治权的内容较为广泛,经全面实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时俱进,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应针对其生态环境管理自治权的不足之处积极加以改进,以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管理职能,推进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良性、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及其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及其法律问题戴小明财政自治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自治权,它对推进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建设,正确处理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不断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自治地方管理体系,转变政府理财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还没有引...  相似文献   

9.
<正>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自治机关要全面有效地行使自治权,就要有充分的保障。应当肯定,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已有一定的保障。一是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机关有权管理地方财政;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  相似文献   

10.
司法救济是保障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发展自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行使能力或程序的集中体现,司法救济缺位制约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自主权的落实.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自主权需要司法救济,这既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入WTO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自治权和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吴斌 《民族研究》2007,(3):1-10
宪政是研究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的逻辑起点、理论基石和价值准则,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制度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应在宪政原则指导下建构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体系.文章从监督主体、监督对象及内容、监督形式等方面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制度存在的疏漏及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实证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监督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论述宪法和自治法规定的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认为自治权的实现尚遇到不少的困难,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争取自治权的实现,必须树立新的自治思想,民族自治地方的振兴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3.
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是民族自治地方振兴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民主进步,完善法制建设,实现两个文明的基础性工程,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如何才能使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法制工程落在实处,笔者认为,一要明确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指导思想;二要坚持立法原则;三要充分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和立法功能,健全立法组织机构,改革立法运行机制,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工作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一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指导思想任何一种立法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  相似文献   

14.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变通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重要表现形式。法律变通是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特殊保护,是民族平等权的有效保障。法律变通能够巩固民族认同基础上的国家认同,有效推动政治发展,促进政治文明和法治建设,实现差异性的统一,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政治文明”、“人权保障”等新的宪政思想及执政理念逐步确立,民族自治地方依法执政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实践中民族自治地方的依法执政的能力还相对较低。依法执政是民主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宪政制度的核心内涵。民族地区自治机关应善用自治权,通过完善的立法,优良的法制环境,来激励市场投资者,从而在西部开发中以发挥其应有的主导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类必须尊重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一些基本定律。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它关系着民族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根据法律规定,确定本地方内草场和森林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管理和保护本地方自然资源的自治权,优先合理开发利用本地方自然资源的自治权。法律同时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方面的义务与上级国家机关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杨芳 《民族论坛》2013,(6):69-72
根据我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立法法》的相关规定,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中的民族自治区既享有作为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立法权,也享有制定自治法规的立法权。因此,民族自治地方在立法实践中,由于所行使的立法权性质不同,所创制的立法成果形式在立法权限、立法内容、立法程序及立法作用等方面均有所区别。本文拟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成果形式进行法律分析,以期对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法制建设进行一些有益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制定“未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势在必行刘大友“未实行区域自治少数民族”指的是不具备条件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享受到宪法赋予的自治权的那一部分少数民族,包括:(1)不具备条件没有能够建立自治地方的11个少数民族;(2)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  相似文献   

1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自治权”的性质决定了城市化过程中,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根据民族自治地方公民的意志,按照法定程序,撤销自治县(州)改设市具有无可争议的正当性;而那种主张增设“自治市”的主张,是奠立在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自治权”性质误读基础上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民族自治地方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当下,民族自治县作为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层行政区域,结合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用好、用活、用足自治权,将自治权的运行纳入制度和法律的轨道,是增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