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浒》一书 ,积淀和储存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历史文化意识 ,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的伦理观念。概而要之 ,主要有 :(一 )“官崇拜”的民族文化观念 ;(二 )以“和”为特征的群体文化观念 ;(三 )以“孝”、“忠”为核心的向心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2.
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孝经》,紧紧围绕“以孝治天下”这一思想,将孝分为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和庶人之孝五等,强调“以孝事君则忠”,“移孝作忠”成为统治者“以孝治天下”的基本策略。今天对其孝道观在价值和内容上应作批判性继承,一是在价值上已经不具有首孝和泛孝的地位,二是在内容上“以孝治天下”的观念已然被摒弃。对于现代家庭伦理建设,其孝道观仍具有一定合理的可继承的内容,如养亲敬亲、耀祖显亲和谏亲。  相似文献   

3.
先哲对孝观念多实践上的具体要求 ,理论上的阐述缺乏系统性 ,且往往相互抵牾。孔、孟、荀所倡导的道德自觉与自律、修身与立人 ,是以孝为起点 ,以仁为核心的。经董仲舒“三纲”的规范和宋明理学的改造 ,先秦儒家的孝观念逐渐失却本来面目 ;“五四”以来批判、否定的正是“三纲”、“天理”统御下的、异化了的孝道。本文对孝观念产生的历史过程及其内涵进行了甄别和梳理。  相似文献   

4.
《东周列国志》充满着忠、孝、节、义等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观念,其中“忠义”道德是作者决定人格价值取向、区分善恶标准的核心和规范。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忠义”的内涵和外延是发展变化而又丰富多彩的。《东周列国志》,从先秦史料到宋元平话,再到明代冯梦龙辑...  相似文献   

5.
"忠"、"孝"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不仅是史学家编著史传的一个重要内容,还涉及到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占据统治地位,故而这一时期史家在有关"忠"、"孝"的评论上,一方面继承并淡化汉代"忠"的观念,另一方面极力提倡家族间的"孝",逐渐形成以孝为首的名教观念。这些史论中所包含的史家忠孝观虽未超出儒家之范围,却反映出浓厚的门阀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儒家经典《孝经》中,“孝”第一次被明确将分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五个等级的孝。“五等之孝”是对封建君主集权制度的肯定,显露了伦理孝道与皇权政治的结合,也体现了作者的一种“以德治国”的思维理念。  相似文献   

7.
一、何谓经学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作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是以十三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作为封建文化主体的,是儒家经学。 凡研究经学的,首先碰到的是什么叫“经”?对此,有种种说法。“经”字最早见于周代铜器铭文,其意义是“经维”,也就是经营的意思,最初字形亦作“王”(何耿镛:《经学概说》,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经”作为书名,最早见于《国语·吴语》:“挟经秉桴”,韦昭注说:“经,兵书也。”(转引自杨伯峻主编:《经书浅谈》,中华书局,1989年版)把儒家书籍说成经的,始见于《庄子·天运篇》:“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自此以后,“经”就往往专指儒家的典籍。但是,儒家的典籍为什么叫“经”?班固的《白虎通义》把经称为“常”,即不可改变的常道,表示它是永远不变的真理。许慎《说文解字》谓“经,织也,从  相似文献   

8.
《易经》是卜筮书,但孔子在其中理解到“刚健中正”的思想内容,于是以此精神改造儒家,使之从相礼的小人儒发展成刚毅木讷的君子儒。孔门提倡杀身以成仁,这仁诚的理论与《易经》生生不息的思想相结合,为后来仁学的发挥打下基础。儒家的道德哲学是实践哲学,当代的新儒家如果脱离儒家道德哲学的实践性,会失去儒家的根本精神,他们的学说也只能作为哲学教师课堂上的教材,很难称之为“新儒家”。  相似文献   

9.
何谓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孝?我个人认为.关于孝的内涵,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鼻祖孔子已为我们总结并确定了它的基本范畴,这在《论语》一书中,有很多的记述.《论语》中涉及到孝的记述,共有29条,分析其内容,可以看出,孔子关于孝的基本观点是:“事父母,能竭其力.”(侍奉爹娘,能够竭尽自己的能力.——译文用杨伯峻先生的.下同.)《论语·学而》所谓“竭其力”?具体说来,应是一养、二敬、三顺,四放心,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在这里,我们得感谢聪明的前贤.他们受儒家经典《论语》的影响,已经深深地领悟到了孔子关于孝的论述的核心,创造出孝养、孝敬、孝顺这三个概括了孝的最主要的内容的双音词,从而使之成为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黄道周在晚明时期学术声望极高,堪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经学研究尤其是礼学研究,成为晚明经学思潮狂飙的重要助推者.他对于《孝经》研究的重视颇为引人注目.黄道周认为,《孝经》对于饱受深重社会危机的晚明的儒家道德教化实践有着正本清源的作用.因此,他重拾汉儒重“孝”的思想资源来诠释儒家礼学以导民化俗.故而他侧重从宇宙本体论、形上学等层面去阐释“孝”之于拯救晚明社会的学术合理性.基于对晚明宗法政治伦理的反思,黄道周在政治伦理问题上,主张“孝”、“忠”合一,以“孝道”陈说君臣伦理的应然状态.黄道周对于《孝经》的阐释,实际上是对儒家理想的道德与政治秩序进行追本溯源式的学术搜讨,体现出独特的论孝理路.  相似文献   

11.
《孝经》是专门论述儒家孝道、孝治思想的典籍,在儒家思想形成及发展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所塑造的“孝”文化是儒家道德教化思想史上崭新的一页。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孝经》中所阐述的孝道观,我们需要结合现实,提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以更好地发挥传统孝文化的道德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孔子在弟子问“孝”时,提出了“无违”谓之“孝”的思想;在回答如何做到“孝”时提出了“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的论断。有人由此认为,孔子提倡的“愚孝”,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压制了子女的开拓创新精神、阻碍了子女的发展。本文试图诠释《论语》中孔子有关“孝”的思想,消除人们对其中“孝”的误解。  相似文献   

13.
向晋卫 《南都学坛》2004,24(6):21-25
作为东汉的一部官方经学著作,《白虎通义》一书的主要内容充满了极其浓厚的道德意识。《白虎通义》全书主要运用了“文字训诂”和“象征”两种手段,对诸如“姓氏”、“爵号”、“谥号”等儒家的礼制名号和诸如“瑞贽”、“衣裳”、“冠冕”等儒家的礼制器物进行了极为浓重的道德化解释.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方面从道德上加强了儒家所提倡的“礼乐制度”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具有浓厚道德意蕴的“名号”、“器物”对现实中的社会政治秩序也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篇对儒家《弟子规》一文的概要。《弟子规》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由山西新绛县人李毓秀跟山西浮山县人贾存仁舍力而成,把儒家圣贤的行谊概括为七种品质: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又把这七种品质具体化为113件事,使得”读书志在圣贤”的儒家教育目的具有了可操作性。本文用佛家天台宗”五重玄义”的方法演义《弟子规》1...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封建宗法制度长期延续,形成了国家机构与家庭组织的高度一体化。国家机构中,君为上天之子,大地万民之父,实行着民从、臣忠、君仁的君权统治;家庭组织实行子孝、妇从、弟恭、父慈的族权统治。在这一体化的组织中,儒家的礼教被奉为经典,形成一套“敦教化、厚风俗”的政治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思想行为的准则,长期渗透,并积淀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要素,自然也渗透到作家的审美意识和文学观念之中,因而使文学主题长期局限在政治伦理道德领域。一部《水浒传》便是最好的证明。一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十分频繁,据历史记…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由于限定在特定的君臣伦常中理解“忠”,不顾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的特殊意义而否定“孝”,因而儒家的“忠”、“孝”观念受诟病颇多。孔子说“礼有损益”,如果在损益的原则下重新诠释忠孝观念,用“尽己之谓忠”并从“敬”的角度来解读“忠”,用“亲亲之仁”的人性观来看待“孝”,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来面对孝文化的困难,那么,建立在新的内涵基础上的忠孝或可两全。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国传统法律的儒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提倡的“礼治”、“德治”、“人治”包含着丰富的法律思想。西汉中期,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正统法律思想得以形成。此后,在官方的认同和儒学大师们的推动之下,儒家法律思想全面贯注到了古代立法与司法领域。这个过程便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过程,它可分为三个阶段:《春秋》决狱是其开端,以经注律是其深入,以经立法是其完成。《唐律疏议》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法律儒家化过程的终结。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正步人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生存和生活境遇日益成为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基于改善老年人生存境遇的追求,“孝”文化建设就成为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议题。“孝”文化建设乃老龄社会中和谐文化建设的题中之意,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仍然需要“孝”文化作为维系情感的精神纽带,“以人为本”的代际和谐也需要“孝”文化的支撑。“孝”文化建设的不要误解或曲解或简单地肯定传统“孝”文化,用科学的态度和思维理解传统“孝”文化。在和谐文化背景下建设“孝”文化,要以“孝道派”与“孝治派”作为解读传统“孝”文化的一个落脚点.摈弃政治价值的专制和愚孝,抛弃迂腐陈旧的理念和繁文缛节,用西方“博爱”思想启发人们,“孝”文化不仅仅存在家庭伦理文化中,还可延伸至社会公德层面,从而在提倡平等、提倡正义的社会中扩展孝的影响范围,并使其得以可持续地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与妇女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儒家的礼教观念即“法律的儒家化”。中国妇女的地位,尤其是在法律上的地位,决不能简单地、笼统地以“男尊女卑”的公式化的概念来理解。“男尊女卑”的确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大格局和基本原则,但要真正了解中国妇女的社会与法律上的地位,还需进一步把握儒家“孝”的文化逻辑以及“长幼有序”的礼教观。在刑法的构成原理中,“孝”与“长幼有序”的“例外条规”冲淡甚至排除了“男尊女卑”原则的适用。因此,中国社会和法律上出现了一种可以名之为“母权”的现象,而妇女的地位就不能一概以“卑下”视之了。此为中国文化造成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20.
对于儒家的‘幸”历来是众说纷法,歧义颇劣,既有人领之为众善之始,也有人斥之为万恶之源。笔者认为,儒家的“孝”,内容庞杂,良分杂读,优劣并存,由运用辩证否定视具体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丰富充实其内涵,使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广大,成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孝”,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道德规范之一,也是儒家思想中最基本的范畴。孔子是儒家倡导“孝”的第一人,在(论语冷有许多关于‘哮”的论述,他把“孝”看作是“为仁之本”,孟子则把“孝”看作是人伦之本,并把“父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