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画像石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众多研究文章未曾于汉代文化整体结构与特定画像石语境的内在关联上进行通观,不仅使一些问题悬而未决,而且还演绎出新的误会,严重影响着汉画像石尤其东汉末期画像石这一不言灵石生命活力的解放.若从汉代早期道教文献视角去探询、观照和梳理画像石的宗教内涵和文化价值,以前许多误会及悬置的问题便可得到合理解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各地汉画像石的风格因制作材料的制约和地域文化的影响而多有不同,南阳"二桃杀三士"画像石以楚文化绚丽多姿的浪漫主义直抒胸臆,以高超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技巧在诸多同题材画像石中独树一帜,堪称精品。  相似文献   

3.
汉画像石具有古朴庄重、拙雅自然,方圆互用、静穆深沉,柔中含刚、气势磅礴等三方面的"气韵"之美。  相似文献   

4.
周子强 《南都学坛》2009,29(4):18-19
汉画像石是南阳汉代重要的物质文化遗存,独特的造型元素在南阳城市雕塑设计中,通过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以及应用的策略,能够清晰地表达与南阳本土文化相适应的城市雕塑特色,反映南阳城市文化的历史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南阳汉画像石中"建木"、"蜥蜴"是常见的形象,"嫦娥会玄武"是特有的题材,然而有关它们的文化解读却存在着一些谬误。"女娲伏羲图"中既有代表长生的"灵芝",但是也有代表升仙的"直茎伞盖"的"建木"。虽有许多"人面蛇身"的女娲像,但这决不能代表"人面鲵身"像的文化内涵。"嫦娥会玄武"画像主要是表现祈求生活风调雨顺的意思。究其原因,是研究者对于楚地神话以及楚地的民俗、民间信仰在汉代文化兼容背景下所发生的变化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魂与身"的故事。细加区分,可以将这些故事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人死后灵魂脱体的故事;二是生魂离开活体的故事。文章对这两类有原型结构模式的故事的发展作出简要概括,并试图从文化学批评中的宗教批评和原型批评两种视角对其形成背景作不同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魂与身"的故事.细加区分,可以将这些故事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人死后灵魂脱体的故事;二是生魂离开活体的故事.文章对这两类有原型结构模式的故事的发展作出简要概括,并试图从文化学批评中的宗教批评和原型批评两种视角对其形成背景作不同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从“合力论”的角度看,秦末农民战争是在生产力、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和地理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由社会内部诸力量、集团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合力,并通过阶级斗争、军事斗争的方式解决矛盾,最终建立融合了各方意志的汉王朝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画像石(砖)墓作为一个完整的建筑形式,“墓门”相当于建筑形式的“大门”,“车马出行”画面出现在墓门画像之中,其由“行为趋向”而展示的构图意义,必然与“墓门”及“墓葬”所象征的“彼岸世界”的“快乐家园”联系在一起。墓门画像中的“车马出行”画面表达了墓葬主人向着生命“彼岸世界”的“快乐家园”而“回归”的愿望和企盼,同时也昭示着这种“回归”的完成和实现。如果将画像石(砖)墓视为一个完整的“叙述结构”的话,那么,墓门画像则可以看做这个“叙述结构”的“开篇”或“序言”,而门楣画像或具有“点题”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奥格伯爵的葬礼》和汉"T"形帛画是中西方美术史上各自时代的重要标志,虽在创作时间上相隔甚远,但在画面内容上却颇为相似。《奥格伯爵的葬礼》是16世纪西班牙贵族世界精神危机下的产物,汉"T"帛画是汉代黄老思想、楚巫盛行下的产物,二者同为描绘逝去人的埋葬与"羽化升仙"的幻想,在画面构思与中心主题上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1.
画像石(砖)墓作为一个完整的建筑形式,"墓门"相当于建筑形式的"大门","车马出行"画面出现在墓门画像之中,其由"行为趋向"而展示的构图意义,必然与"墓门"及"墓葬"所象征的"彼岸世界"的"快乐家园"联系在一起。墓门画像中的"车马出行"画面表达了墓葬主人向着生命"彼岸世界"的"快乐家园"而"回归"的愿望和企盼,同时也昭示着这种"回归"的完成和实现。如果将画像石(砖)墓视为一个完整的"叙述结构"的话,那么,墓门画像则可以看做这个"叙述结构"的"开篇"或"序言",而门楣画像或具有"点题"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祭祀圈理论是人类学区域社会研究的重要理论范式,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中渡作为西南边陲的小镇,每年城隍巡街吸引了周边民众参与其中。一方面,运用历史资料和传说,以国家与社会为视角,说明帝国为了教化边疆把城隍带入中渡,而中渡由于其移民社会的特质,接纳并广泛祭祀城隍。另一方面,结合民族志,当下中渡民众由于不同的诉求对城隍有不同的理解,在地方社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意义图式。在此基础上,进而说明祭祀圈理论不仅要关注"地"对"人"的影响,也要研究"人"对"地"的作用,才会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阴德阳报”说是一种宣扬现世行善即可造福自身乃至后世子孙的福报理论,是汉代以来糅合了传统儒家“德报”理论、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释教“报应”思想以及民间流传的道教“承负”学说的产物,体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在汉代的交互影响与融合。先秦汉传世文献中涉及“阴德阳报”说的时间上限,最早不会早于汉武帝天汉元年;在此之前,凡是关于“阴德阳报”说的文字,可能都是出自后人的增入或改写。  相似文献   

14.
老子道家以其对宇宙人生的独特思考和富有魅力的人生哲学而得以绵延不绝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效法自然以实现人生超越的思想是道教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哲学基础及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事实上,魏晋玄学以后,道家之学主要地就是通过道教而得以延续并发展的。道教利用并神化老子和老子之道,其渲染的“老子化胡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道教与佛教关系的复杂性及其对道教发展的影响,也表现出了中外文化交流中传统文化的一种心态,它的最早提出,具有将外来佛教纳入华夏文化系统之中的意义,这与华夏民族历史地形成的自我中心论和大一统观及其在文化观上的表现——华夏文化正统论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从唐朝诗人白居易诗歌中可知:他早年好道,中年曾亲自践行道教炼丹术,至晚年仍在炼丹。著名学者陈寅恪认为白居易中晚年涉道诗中也有不少否定道教丹药的内容,所以其言语行为有明显矛盾;部分学者还因此认为白居易对道教并未深信,不如信佛教虔诚。其实,白居易中晚年追求的是《周易参同契》所描述的能使人长生成仙的"还丹",否定的则是"资嗜欲"的其他丹药,其中晚年的涉道诗并不存在矛盾;白居易虽一直未炼出"还丹",但他并未彻底否定相关道教炼丹术的真实性。白居易也曾信仰佛教禅宗,但修道服丹直接使肉体成仙才是其"第一志愿",学佛禅求心灵解脱不过是其求仙不成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其佛禅修为始终停留在较肤浅的层面。白居易虽自号佛教"香山居士",然其崇道程度更胜于崇佛,明确这一点,对于准确认识白居易生平思想和相关作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汉末道教的产生与道教知识人生逢乱世重建治世的企图有关,他们希望以"老子"的神学政治代替儒教谶纬神学,重建政教之基以立太平。其应对乱世而作的"治道"方案根源于神性世界本然和谐的神学信仰,人世太平靠每个人守善尊道,通天地之和气达成。这与儒家选贤任能和复三代之制的"有为"政治形成极大分野。儒、道在神学视域下的"治道"差异,在天师道圣经《老子想尔注》对"中贤之君"与"上圣之君"的评判中清晰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分别使用情态动词、副词、形容词、名词等方式,推测了行为发生或状态存在的外显形式;同时还运用不定代词、动词、从属连词、-ing形式等方式间接而含蓄地表示和推测了行为或状态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受楚巫文化影响,湘中古梅山地区巫鬼信仰盛行并延续至今。梅山文化圈清代以来的梅山图、大道桥、神像画、牌位画、巫衣画等多种祭祀画中均发现“四界功曹”图像,与道教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的“四值功曹”有别,梅山文化圈“四界功曹”的职责是依梅山师公之令,前往天界、地界、水界、阳界延请四界神灵亲临坛场。从图像、功用、人物身份等方面考察,梅山“四界功曹”乃是楚地战国《人物御龙帛画》《人物龙凤帛画》信仰与祭祀传统的余绪。  相似文献   

19.
借助对“=”数学含义的分析,发现在哲学中“=”一般具有相等与不相等的双重含义,它是两种关系的复合体;而在传统含义上,“=”仅仅表达了一致性(或无差别)这样一种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早期电影因为长时期游离于“五四”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而被严厉批评,所以,追求现代意识和文学深度,也就成为中国早期电影努力探索的方向。受好莱坞影响而兴起的早期言情片,正是中国电影在这一方面最初开始的艺术探索,具有重要的电影史价值和意义。在此借鉴和探索过程中,早期言情片透过哀情、爱情、艳情描写社会人生,注重人物的性格描写和情感表现,促使中国电影趋向“现代”、内涵“文学”,逐渐与“五四”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发生关联;而言情片强调“影戏之要素为美也”,使导演、表演和摄影注重影像画面的审美创造,又加强了早期电影趋向“现代”、内涵“文学”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