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中文系副教授宋建元的专著《丁玲评传》,于1989年3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37万字,第1次印刷4千册。书中除有绪论:论丁玲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和后记外,分19章描述了丁玲坚毅奋斗、历劫磨难、始终不渝地忠于党和人民的战斗生涯。书的扉页,有五幅丁玲生活的珍贵照片,有简洁隽永的献辞:“笔喷火焰,胜过毛瑟三千。20年代的‘绝叫’;30年代左翼文学战壕里的还击;40年代战争峰火中的呐喊;50年代的蒙冤;60年代北大荒的沉思;70年代的囚禁;80年代的倾吐……理想如火,愈燃愈烈;信念不移,巍巍如山。激扬百万文字,启迪一代豪俊。”概括了本书叙述的丁玲艰难而悲壮的一生。著名作家杜鹏程阅读了《丁玲评传》校样后撰写了一篇情文并茂的《序》。他写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作家象丁玲那样如此关注妇女的命运,创作出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也从来没有一个作家象丁玲那样因为替妇女说几句话而备受责难,屡遭厄运。文章对丁玲创作中的女权思想的发生、发展和衰变的过程进行了反思,由此得出:中国妇女解放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3.
茅盾论丁玲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名作家与权威理论批评家中,对丁玲的观察了解为时最久、最完整者,当首推茅盾;在茅盾一生的许多“作家论”著述中,占重要地位、有一定“跟踪性”研究色彩的,丁玲是比较重要的一位。丁玲的文学道路及其革命生涯,坎坷很多,悲剧色彩极浓。除了时代的社会的特定环境原因外,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5,(7):109-111
1937-1949年的抗战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印迹。在抗战文学史上,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发挥了文学的宣传教育功能,成为动员人民投身民族抗战事业的有力武器,而且探索了一条适合抗日战争和中国读者审美习惯的战争文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共赴国难、救亡图存、个人荣辱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此时期的作品,可谓时代的产物、创作千载难遇的时机,成为丁玲创作的新基点,也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的一种体现。丁玲的九部抗战作品都是一种民族的记忆与沧桑,既是珍贵的也是最值得保留的文学遗产,为后人研究人类历史,民族史,文学史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笔者以丁玲的抗战小说为例,将民族学植入一种新的历史土壤和文化语境,从民族学的角度来探讨抗日作品中时代特色。抗战时代虽已过去,但是值得反复书写,不仅从国家、民族利益的价值体系,还是从人类自身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产生的作品中"生存""道德"与"民族"的观念来研究民族史,尊重生命、爱好和平对于当下,更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桂珍 《学术交流》2003,(8):150-153
丁玲的女性文学创作带有鲜明的复合性特点亦女性亦人性,亦个人亦社会,"女性文本"与"政治文本"相互交织、相互包容或并行不悖--这正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语境下女性文学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6.
汪树东 《学术交流》2012,(2):168-171
吴井泉的《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三大诗学研究》通过对延安现实主义诗学、浪漫主义倾向的"七月"派诗学和"九叶"派现代主义诗学的理论形态、内涵、价值,以及相互间并峙、互补关系的研究,系统而深入地把握上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三大诗学的观念、思想与精神,在断代诗学研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突破和重构之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延安整风运动之所以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命题,在于其正式宣告了革命知识分子立场的大众化转向.以"情感改造"为视角、以小说《丽萍的烦恼》为契机对这一过程进行爬梳,可以发现个体改造行为在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中呈现出的复杂张力与缝隙:当疾风骤雨般的革命现实到来之际,无论是尚余留着五四情感特质的知识分子,抑或是已树立起主体身份意识的先锋的革命女性,都需要在实际语境之中通过渗透于日常的"情感改造",以转换形成一套与延安建构性指向相符的新政治情感风格.  相似文献   

8.
刘军 《学术交流》2013,(2):187-190
歌颂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是文艺整风后延安作家书写土改的基本姿态。作家对变动世界的想象和叙述都严格地按照党的政策框架展开。但是,革命作家在构筑表征现实的虚拟世界时,"主义话语"阶段的左翼文学关于历史"新人"——新时代的历史主体的诞生却发生了某种变异,这一变异被左翼理论家冯雪峰注意到,变异的本质就是翻身做"主"(主体)内在性的缺乏,内在性的缺乏暗示了革命之于农民的外在性。周立波、丁玲和马加的作品都有这样的问题,尽管冯雪峰说丁玲的土改叙事克服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资产阶级的"趋同理论"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初,但这一理论的背景却可以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20年代初,两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和平共处的问题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当代首要的实践问题.列宁提出了两种社会政治制度有可能和平共处的思想,并本着这种思想,努力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关系.1922年4月,在热那亚召开了包括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到30年代,苏联在解决国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长.这一切,使当时最保守的人士都相信,苏联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强大国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放弃了不承认苏联的政策,于1933年11月16日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这种从政治、经济到外交的超意识形态合作本身显然孕育着"趋同理论"产生的可能性.但"趋同理论"毕竟在当时没有产生,原因在于资产阶级拒绝承认  相似文献   

10.
冯望岳 《唐都学刊》2005,21(1):141-145
丁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最具有现代品格的"真的人"和文学大师.她辉煌而独异的创作历程,表明她不仅平生始终犹如"飞蛾扑火,不死不止"般地执著追求光明与自由世界,而且以非凡的直觉感应力和理性透析力,审视与摒弃一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丁玲早期作品的主要创作特色,这就是深刻的心理描写、强烈的情感色彩和以紧统散的结构方法,并点明了这种创作特色所带来的某种潜在缺憾。文章指出,丁玲早期作品的创作特色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独特艺术光彩,内在地显示了作者与当时文学变革思潮相一致的主体精神和探索性格。  相似文献   

12.
李蓉 《浙江学刊》2023,(5):195-202
丁玲在《杜晚香》中传达的是对革命理想人格和自我精神终点的一种预设——一种更高的自我,但杜晚香并非完全现实中丁玲的反映,相对于杜晚香的平静,丁玲的世界仍是不安的,她内在的意志仍一如既往的强劲。如果说早期丁玲的创作表达了个人主义式的欲望,那么随着转型后与社会的联结,她心理化的欲望就转换为了身体的行动,革命使她的主体得到了有力的锻造。然而,从其后半生的文学创作来看,实践的意义并没有在其文学创作中发挥出来,创作主体处在凝固而非流动的状态,《杜晚香》就是这样一个主体静止的文本。尽管丁玲将“情感”看作是文学创作的法宝,但她深入生活获得的情感主要是人伦层面的,将这一感性的情感与革命的理性对接、融合对她而言却存在着困难。  相似文献   

13.
丁玲的小说创作以情感人,在文艺界早有定评。善于写情,有感而发,缘情而作,以及充分发挥情的美感作用和艺术功能,是她创作中的一个主要艺术特色。1.带有“五四”狂潮的歌吟——自我灵魂的呐喊丁玲是个感情深沉的人,她重感情,也会写情。她的作品,不论是直接抒写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还是客观陈述主人公的命运,都回荡着一股感情的激流,使人不禁为之感慨,为之动心。就艺术气质和风格个性而言,她是一位富于激情的抒情作家。尽管她的不少作品包含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文学,从本世纪初的“五四”文化革命运动发轫,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鲁迅先生是它的伟大旗手,起了劈荆斩棘的开创作用;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在推动新文学使之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中,起了开拓作用,这是大家公认的。而丁玲呢? 丁玲从一九二七年进入文坛,到她一九八六年辍笔逝世,一直论说纷纭,毁誉不一。直到今天的某些新文学史和一些评论文章、对她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还是不愿给以充分的,应有的评价,整个说来是在贬低。这并不一定是出于偏见,有意为之,更多的是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新文学运动中,丁玲在女作家叫,不是起步最早的小说家,却是前进最快、成就最大的小说家。在1927年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小说月报》上刊出而一举成名之前,冰心早在1921年已由文学研究会出版了她的小说集《超人》;庐隐已在192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她的《海滨故人》,1927年北平文化学社又出版了她的《曼丽》;陈哲衡发表作品则更早,她的,第一篇小说《老夫妻》,1918年10月登在《新青年》5卷4期上,她的短篇小说集《小雨点》早在1924年便由北大新潮社出版;冯沅君用淦女士的笔名,自1923年起就在《创造周刊》上发表短篇小说,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了她的小说集《卷葹》和《春痕》……。丁玲起步虽较迟,但她进步之快,成就之大,却是同辈女作家中难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16.
<正> 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淡会上的讲话》发表至今整整半个世纪了,这是一部在中国新文化史上具有伟大历史功绩和现实指导意义的重要文献.这个著名讲话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我国文学艺术的具体实践,特别是"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实践结合  相似文献   

17.
钟海波 《唐都学刊》2013,29(4):73-76
20世纪40年代,延安文艺领域出现了学习借鉴俗文学资源的思潮。延安解放区的作家、艺术家对俗文学资源进行了利用与改造,学习借鉴了民间性艺术,从而创作出一大批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时代感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延安文艺对俗文学资源的利用改造是20世纪30—40年代关于民族化大众化理论探讨在延安解放区的具体实践,这种实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岱 《浙江学刊》2002,5(2):125-131
对于女作家丁玲在百年中国小说史上的重要性虽无人怀疑 ,但究竟如何来具体地评估其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仍见智见仁。本文从边缘诗学的视野出发 ,以文本 /个案分析的方法入手重审丁玲的小说实践 ,剖析其作品中内在地存在着的革命的“大视野”与女性的“小格局”的冲突。认为虽说其作为一代名作家的声誉主要来自于“大视野” ,但事过境迁来看 ,丁玲作为一位优秀小说家的特色却在于独具女性特色的“小格局”。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至20世纪下半叶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但这些变化长期以来在民间说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映。只有到了20世纪40年代,在陕甘宁解放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延安,才开展起收集整理新说书的运动。陕北民间艺人韩起祥就是这次说书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李福清院士的这篇文章试图以韩起祥的说书创作为例,力图阐释说书传统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龚自珍政论杂文的独创性杨昌江龚自珍是近现代政论杂文运动的开路人,政论杂文的创作几乎和他战斗的一生相始终。他的社会批判论和社会改良论思想,就主要是通过政论杂文表达出来的。龚自珍极其注重政论杂文的写作这一现象,说明中国近代文学新观念已开始萌生。龚自珍的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